一种隧道防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2659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防水方法,第一步:裂缝宽度在0.4mm以下的:利用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自身特性可自动修复0.4mm以下的裂缝,第二步:裂缝宽度在0.4mm至0.6mm之间的:利用超早强微膨胀水泥进行手孔填充,第三步:裂缝下端先扩缝清理后用DPS+或FH配合堵漏水泥对裂缝的出口进行封闭,下端封闭后再对上端的裂缝进行处理;用堵漏水泥粉刮进裂缝之内,然后喷水对裂缝内的堵漏水泥进行固化。CM‑DPS具有很强的纳米配筋的性能,能提供混凝土表层的抗变形和抗拉伸性能,补强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不因受高温、碾压、低温、霜冻等作用降低粘结性、抗剪能力和防水性能。

A waterproof method for tunne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unnel waterproofing method. The first step is: crack width is less than 0.4mm: cracks below 0.4mm can be repaired automatically by utilizing the self-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rmeable crystalline waterproofing material; the second step is: crack width is between 0.4mm and 0.6mm: hand hole is filled by ultra-early strength micro-expansion cement; and the third step is under the crack. The outlet of the crack is sealed by DPS + or FH combined with plugging cement, and the crack at the upper end is treated after the lower end is closed. The plugging cement powder is scraped into the crack, and then the plugging cement in the crack is solidified by spraying water. CM_DPS has a strong nano-reinforcement performance, can provide the surface of concrete deformation and tensile properties, reinforcing materials at the same time have good anti-aging performance, not due to high temperature, rolling, low temperature, frost and other effects to reduce the cohesion, shear resistance and waterproof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防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防水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隧道是专供运输使用的地下工程结构物,是陆路运输、铁路线路上的大型永久性建筑物,它包括衬砌、明洞、洞门等主体结构和避车洞、防排水设施等附属结构。随着道路运输的现代化和铁路提速的高标准要求,隧道工程在交通工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重要。由于隧道贯通山体,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和受力情况极为复杂,加之修建年代不同采用的技术标准不统一,以及在设计、施工上的某些局限性,既有隧道结构存在着多种病害,目前防水板和防水卷材为人工铺设,效率低,铺设质量不能保证,且采用铆钉铺设或无钉焊接工艺,会对防水板造成一定的伤害,易出现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防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裂缝宽度在0.4mm以下的:利用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自身特性可自动修复0.4mm以下的裂缝,在基面清理到位的情况下,直接喷涂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CM-DPS即可实现0.4mm以下裂缝的修复;第二步:裂缝宽度在0.4mm至0.6mm之间的:利用超早强微膨胀水泥进行手孔填充,于大手孔内架设镀锌锚筋;所述管片嵌缝包括一般管片的环缝、纵缝以及变形缝,在进行嵌缝填充时在隧道衬砌拼缝内垫聚乙烯泡沫条,然后嵌填高模量聚氨酯密封胶;第三步:裂缝下端先扩缝清理后用DPS+或FH配合堵漏水泥对裂缝的出口进行封闭,下端封闭后再对上端的裂缝进行处理;上端裂缝处理基本同0.3-0.5mm裂缝处理方法,只是在施工渗透结晶型涂料进行填缝之前多一道工序,用堵漏水泥粉刮进裂缝之内,然后喷水对裂缝内的堵漏水泥进行固化。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CM-DPS具有很强的纳米配筋的性能,能提供混凝土表层的抗变形和抗拉伸性能,具有绝对的技术领先优势,这种“渗透结晶保护层”不仅起到结构补强作用,而且能起到粘结等承上启下作用,施工简便,造价合理,另外,补强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不因受高温、碾压、低温、霜冻等作用降低粘结性、抗剪能力和防水性能。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步:裂缝宽度在0.4mm以下的:利用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自身特性可自动修复0.4mm以下的裂缝,在基面清理到位的情况下,直接喷涂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CM-DPS即可实现0.4mm以下裂缝的修复;第二步:裂缝宽度在0.4mm至0.6mm之间的:利用超早强微膨胀水泥进行手孔填充,于大手孔内架设镀锌锚筋;所述管片嵌缝包括一般管片的环缝、纵缝以及变形缝,在进行嵌缝填充时在隧道衬砌拼缝内垫聚乙烯泡沫条,然后嵌填高模量聚氨酯密封胶;第三步:裂缝下端先扩缝清理后用DPS+或FH配合堵漏水泥对裂缝的出口进行封闭,下端封闭后再对上端的裂缝进行处理;上端裂缝处理基本同0.3-0.5mm裂缝处理方法,只是在施工渗透结晶型涂料进行填缝之前多一道工序,用堵漏水泥粉刮进裂缝之内,然后喷水对裂缝内的堵漏水泥进行固化。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CM-DPS具有很强的纳米配筋的性能,能提供混凝土表层的抗变形和抗拉伸性能,具有绝对的技术领先优势,这种“渗透结晶保护层”不仅起到结构补强作用,而且能起到粘结等承上启下作用,施工简便,造价合理,另外,补强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不因受高温、碾压、低温、霜冻等作用降低粘结性、抗剪能力和防水性能。以上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裂缝宽度在0.4mm以下的:利用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自身特性可自动修复0.4mm以下的裂缝,在基面清理到位的情况下,直接喷涂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CM‑DPS即可实现0.4mm以下裂缝的修复;第二步:裂缝宽度在0.4mm至0.6mm之间的:利用超早强微膨胀水泥进行手孔填充,于大手孔内架设镀锌锚筋;所述管片嵌缝包括一般管片的环缝、纵缝以及变形缝,在进行嵌缝填充时在隧道衬砌拼缝内垫聚乙烯泡沫条,然后嵌填高模量聚氨酯密封胶;第三步:裂缝下端先扩缝清理后用DPS+或FH配合堵漏水泥对裂缝的出口进行封闭,下端封闭后再对上端的裂缝进行处理;上端裂缝处理基本同0.3‑0.5mm裂缝处理方法,只是在施工渗透结晶型涂料进行填缝之前多一道工序,用堵漏水泥粉刮进裂缝之内,然后喷水对裂缝内的堵漏水泥进行固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裂缝宽度在0.4mm以下的:利用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自身特性可自动修复0.4mm以下的裂缝,在基面清理到位的情况下,直接喷涂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CM-DPS即可实现0.4mm以下裂缝的修复;第二步:裂缝宽度在0.4mm至0.6mm之间的:利用超早强微膨胀水泥进行手孔填充,于大手孔内架设镀锌锚筋;所述管片嵌缝包括一般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楠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迈斯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