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磁保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675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电磁组件、固定卡钩、活动块、动触点、活动卡钩、弹簧、通孔、静触点、接线端一、接线端二、导体、动簧片、操纵杆、挡片、固定架、磁铁、线圈、接线端、导线、快接端子和侧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设置的操纵杆,能够对本继电器的通断进行操控,也就保证了本继电器除具有继电器功能外还可以作为单个空气开关使用,从而提高了本继电器实用性,另外设置的通孔,能够将多个本继电器组合在一起代替单相空气开关或代替三相空气开关进行使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继电器实用性,另外这里的线圈为单双两种线圈,从而满足了不同电路驱动的需要。

An energy saving magnetic latching rela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nergy-saving magnetic retaining relay,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 electromagnetic component, a fixed clasp, a movable block, a movable contact, a movable clasp, a spring, a through hole, a static contact, a wiring terminal, a wiring terminal, a conductor, a movable spring, a joystick, a shield, a fixing frame, a magnet, a coil, a wiring terminal, a conductor, a quick-acting wire, etc.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and simple structure, low production cost,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complete functions, and the control rod set here can control the switching of the relay, thus ensuring that the relay can be used as a single air switch in addition to relay function, thereby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elay. The utility of the relay, in addition to the through hole, can be combined to replace a single-phase air switch or three-phase air switch to use, thereby further improving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relay, where the coil is a single double two coils, thus meeting the needs of different circuit driv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磁保持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是一种节能磁保持继电器。
技术介绍
随着继电器用途的越来越广泛,其种类也越来越多,功能和结构也各不相同,其中磁保持继电器就是继电器中较常用的一种。磁保持继电器是一种采用脉冲驱动,且在线圈去激励(脉冲消失)后可自保持的继电器;而现有的磁保持继电器功能比较单一,从而给实际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节能磁保持继电器,解决了现有的磁保持继电器功能比较单一,从而给实际使用带来了很大不便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和电磁组件,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固定卡钩、活动块、动触点、活动卡钩、弹簧、通孔、静触点、接线端一、接线端二、导体、动簧片、操纵杆、挡片、固定架、磁铁、线圈、接线端、导线、快接端子和侧盖壳;所述固定卡钩固定连接在壳体下侧卡槽右侧;所述活动块横向活动连接在壳体下侧内部;所述活动卡钩通过弹簧横向活动连接在壳体下侧卡槽左侧;所述通孔为两个,所述通孔分别设而在壳体和侧盖壳的左下侧和右上侧位置;所述静触点固定连接在壳体内部左下侧,所述静触点与接线端一相连接;所述接线端一设在壳体左下侧后侧内部;所述接线端二设在壳体左下侧前侧内部,所述接线端二右侧与导体固定连接;所述导体固定连接在壳体内部左上侧,所述导体右上侧与动簧片上侧固定连接;所述动簧片底部位于活动块左侧卡槽中,所述动簧片下侧固定连接有动触点;所述电磁组件固定连接在壳体内部右侧,所述电磁组件中设有线圈;所述线圈下侧设有三个接线端;所述接线端均通过导线与快接端子相连接;所述固定架位于电磁组件左侧,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在壳体内部,所述固定架内侧活动连接有操纵杆;所述操纵杆上侧固定连接有挡片,所述操纵杆中央右侧固定连接有磁铁,所述操纵杆下侧与活动块上侧中央相连接;所述挡片活动连接在壳体上侧内部;所述侧盖壳固定连接在壳体侧面。作为优选,所述活动块由绝缘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所述接线端一和接线端二的外侧右侧均设有绝缘隔板。作为优选,所述接线端一和接线端二中均设有锁紧螺丝。作为优选,所述操纵杆上侧外部设有防滑纹。作为优选,所述线圈为单双两种线圈。作为优选,所述动触点位于静触点正右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设置的操纵杆,能够对本继电器的通断进行操控,也就保证了本继电器除具有继电器功能外还可以作为单个空气开关使用,从而提高了本继电器实用性,另外设置的通孔,能够将多个本继电器组合在一起代替单相空气开关或代替三相空气开关进行使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继电器实用性,另外这里的线圈为单双两种线圈,从而满足了不同电路驱动的需要,而设置的磁铁只需要给线圈脉冲,磁铁就会锁定输出,线圈不发热能节能安全,设置的快接端子,便于线圈用插拔式端子进行快速连接安装,从而提高了使用环境的适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代替单个空气开关使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代替单相空气开关使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代替三相空气开关使用示意图。1-壳体;2-固定卡钩;3-活动块;4-动触点;5-活动卡钩;6-弹簧;7-通孔;8-静触点;9-接线端一;10-接线端二;11-导体;12-动簧片;13-操纵杆;14-挡片;15-固定架;16-磁铁;17-电磁组件;18-线圈;19-接线端;20-导线;21-快接端子;22-侧盖壳。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1和电磁组件17,还包括固定卡钩2、活动块3、动触点4、活动卡钩5、弹簧6、通孔7、静触点8、接线端一9、接线端二10、导体11、动簧片12、操纵杆13、挡片14、固定架15、磁铁16、线圈18、接线端19、导线20、快接端子21和侧盖壳22;所述固定卡钩2固定连接在壳体1下侧卡槽右侧;所述活动块3横向活动连接在壳体1下侧内部;所述活动卡钩5通过弹簧6横向活动连接在壳体1下侧卡槽左侧;所述通孔7为两个,所述通孔7分别设而在壳体1和侧盖壳22的左下侧和右上侧位置;所述静触点8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部左下侧,所述静触点8与接线端一9相连接;所述接线端一9设在壳体1左下侧后侧内部;所述接线端二10设在壳体1左下侧前侧内部,所述接线端二10右侧与导体11固定连接;所述导体11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部左上侧,所述导体11右上侧与动簧片12上侧固定连接;所述动簧片12底部位于活动块3左侧卡槽中,所述动簧片12下侧固定连接有动触点4;所述电磁组件17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部右侧,所述电磁组件17中设有线圈18;所述线圈18下侧设有三个接线端19;所述接线端19均通过导线20与快接端子21相连接;所述固定架15位于电磁组件17左侧,所述固定架15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部,所述固定架15内侧活动连接有操纵杆13;所述操纵杆13上侧固定连接有挡片14,所述操纵杆13中央右侧固定连接有磁铁16,所述操纵杆13下侧与活动块3上侧中央相连接;所述挡片14活动连接在壳体1上侧内部;所述侧盖壳22固定连接在壳体1侧面。其中,所述活动块3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接线端一9和接线端二10的外侧右侧均设有绝缘隔板;所述接线端一9和接线端二10中均设有锁紧螺丝;所述操纵杆13上侧外部设有防滑纹;所述线圈18为单双两种线圈;所述动触点4位于静触点8正右侧。本技术的使用状态为: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设置的操纵杆13,能够对本继电器的通断进行操控,也就保证了本继电器除具有继电器功能外还可以作为单个空气开关使用,从而提高了本继电器实用性,另外设置的通孔7,能够将多个本继电器组合在一起代替单相空气开关或代替三相空气开关进行使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继电器实用性,另外这里的线圈18为单双两种线圈,从而满足了不同电路驱动的需要,而设置的磁铁16只需要给线圈18脉冲,磁铁就会锁定输出,线圈18不发热能节能安全,设置的快接端子21,便于线圈用插拔式端子进行快速连接安装,从而提高了使用环境的适用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1)和电磁组件(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卡钩(2)、活动块(3)、动触点(4)、活动卡钩(5)、弹簧(6)、通孔(7)、静触点(8)、接线端一(9)、接线端二(10)、导体(11)、动簧片(12)、操纵杆(13)、挡片(14)、固定架(15)、磁铁(16)、线圈(18)、接线端(19)、导线(20)、快接端子(21)和侧盖壳(22);所述固定卡钩(2)固定连接在壳体(1)下侧卡槽右侧;所述活动块(3)横向活动连接在壳体(1)下侧内部;所述活动卡钩(5)通过弹簧(6)横向活动连接在壳体(1)下侧卡槽左侧;所述通孔(7)为两个,所述通孔(7)分别设而在壳体(1)和侧盖壳(22)的左下侧和右上侧位置;所述静触点(8)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部左下侧,所述静触点(8)与接线端一(9)相连接;所述接线端一(9)设在壳体(1)左下侧后侧内部;所述接线端二(10)设在壳体(1)左下侧前侧内部,所述接线端二(10)右侧与导体(11)固定连接;所述导体(11)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部左上侧,所述导体(11)右上侧与动簧片(12)上侧固定连接;所述动簧片(12)底部位于活动块(3)左侧卡槽中,所述动簧片(12)下侧固定连接有动触点(4);所述电磁组件(17)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部右侧,所述电磁组件(17)中设有线圈(18);所述线圈(18)下侧设有三个接线端(19);所述接线端(19)均通过导线(20)与快接端子(21)相连接;所述固定架(15)位于电磁组件(17)左侧,所述固定架(15)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部,所述固定架(15)内侧活动连接有操纵杆(13);所述操纵杆(13)上侧固定连接有挡片(14),所述操纵杆(13)中央右侧固定连接有磁铁(16),所述操纵杆(13)下侧与活动块(3)上侧中央相连接;所述挡片(14)活动连接在壳体(1)上侧内部;所述侧盖壳(22)固定连接在壳体(1)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1)和电磁组件(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卡钩(2)、活动块(3)、动触点(4)、活动卡钩(5)、弹簧(6)、通孔(7)、静触点(8)、接线端一(9)、接线端二(10)、导体(11)、动簧片(12)、操纵杆(13)、挡片(14)、固定架(15)、磁铁(16)、线圈(18)、接线端(19)、导线(20)、快接端子(21)和侧盖壳(22);所述固定卡钩(2)固定连接在壳体(1)下侧卡槽右侧;所述活动块(3)横向活动连接在壳体(1)下侧内部;所述活动卡钩(5)通过弹簧(6)横向活动连接在壳体(1)下侧卡槽左侧;所述通孔(7)为两个,所述通孔(7)分别设而在壳体(1)和侧盖壳(22)的左下侧和右上侧位置;所述静触点(8)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部左下侧,所述静触点(8)与接线端一(9)相连接;所述接线端一(9)设在壳体(1)左下侧后侧内部;所述接线端二(10)设在壳体(1)左下侧前侧内部,所述接线端二(10)右侧与导体(11)固定连接;所述导体(11)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部左上侧,所述导体(11)右上侧与动簧片(12)上侧固定连接;所述动簧片(12)底部位于活动块(3)左侧卡槽中,所述动簧片(12)下侧固定连接有动触点(4);所述电磁组件(17)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部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元则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