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国良专利>正文

一种低回跳磁保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23549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9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回跳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线圈组件、操纵杆组件、操纵板和触头组件,所述触头组件包括分别设置有触点的主触动件和次触动件,所述次触动件具有彼此叠合设置的前动片和后动片,进而形成双层结构,所述后动片的其中一端形成延伸部,该延伸部以顺延的方式至少部分的超出所述前动片的端部,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次触动件适配的插槽,该插槽内、与所述延伸部相应的位置形成侧槽,所述侧槽的前后两侧分别形成凸台和限位壁,所述前动片与所述限位壁形成贴邻配合,所述后动片的延伸部与所述凸台形成贴邻配合,并且所述后动片的延伸部与所述限位壁之间形成回弹缓冲区。该继电器能满足对回跳有高要求的应用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压电气领域的继电器,尤其涉及一种低回跳磁保持继电器
技术介绍
磁保持继电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继电器,通常称之为自动开关器件,由于磁保持继电器的触点状态由永久磁钢的磁力所保持,因此,控制触点转换时,只需在线圈两端输入一定宽度的正向或者反向直流脉冲就可以实现磁保持继电器的接通与切断。现有技术中,磁保持继电器主要包括线圈组件、操纵杆组件、操纵板、动触点组件和静触点组件,由施加在线圈组件上的直流脉冲促使具有永久磁钢的操纵杆组件转动,并由操纵杆组件带动操纵板移动,进而使得操纵板推动动触点组件动作并使其上的动触点与静触点组件上的静触点闭合,反之则断开。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静触点组件固定在壳体内,当动触点组件上的动触点与静触点组件上的静触点碰触的一瞬间,由于动触点组件的冲击力太大,与静触点组件之间形成刚性碰触,同时静触点组件又不能有效的稀释这一瞬间的冲击力,往往导致动触点组件回跳,现有技术中的这种磁保持继电器对其触点回跳有高要求的应用场合是不适用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触点回跳小的低回跳磁保持继电器,该磁保持继电器能满足多数对触点的回跳有高要求的应用场合,并且理论上可以实现没有回跳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低回跳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线圈组件、操纵杆组件、操纵板和触头组件,所述线圈组件由施加于其上的正、反向脉冲信号而促使操纵杆组件做运动,所述操纵杆组件与所述操纵板形成联动,所述触头组件包括分别设置有触点的主触动件和次触动件,所述触头组件通过操纵板与所述主触动件的联动作用而形成闭合或断开,其特征在于:所述次触动件具有彼此叠合设置的前动片和后动片,进而形成双层结构,所述后动片的其中一端形成延伸部,该延伸部以顺延的方式至少部分的超出所述前动片的端部,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次触动件适配的插槽,该插槽内、与所述延伸部相应的位置形成侧槽,所述侧槽的前后两侧分别形成凸台和限位壁,所述前动片与所述限位壁形成贴邻配合,所述后动片的延伸部与所述凸台形成贴邻配合,并且所述后动片的延伸部与所述限位壁之间形成回弹缓冲区。通过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改进,本专利技术的低回跳磁保持继电器达到了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次触动件只有前动片和后动片叠合而成,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三片叠合而成的次触动件(实质上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次触动件刚性较强,能承受极大的冲击力而不变形,因此行业中也将这种性质的次触动件称之为静触动件)而言,由于其整体厚度变薄,当主触动件上的触点与次触动件上的触点碰触的一瞬间,次触动件受到主触动件的冲击,使得其触点位置向冲击方向变形(即凹进去),同时由于后动片的延伸部与限位壁之间回弹缓冲区的存在,使得次触动件在变形的过程中,延伸部受到凸台的反作用力而向回弹缓冲区变形,进而实现次触动件在承受主触动件时的冲击力得到有效的变形吸收并释放,因此,磁保持继电器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之后,经过多次检测试验,主触动件和次触动件的回弹时间达到了100微秒之内,满足了对触点回跳有高要求的应用场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低回跳磁保持继电器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图1中次触动件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底座的示意图。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低回跳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线圈组件2、操纵杆组件3、操纵板4和触头组件,所述壳体包括上盖10与底座1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所述线圈组件2由施加于其上的正、反向脉冲信号而促使操纵杆组件3做运动,所述操纵杆组件3与所述操纵板4形成联动,图1中显示,所述触头组件包括分别设置有触点530的主触动件50和次触动件51,所述触头组件通过操纵板4与所述主触动件的联动作用而形成闭合或断开,结合图1明显可知,具体的,所述操纵板4与所述主触动件50联动,所述主触动件50上的触点530与所述次触动件51上的触点530对应设置,并且主触动件50上的触点530通过操纵板4的联动作用而实现与次触动件51上的触点530的闭合或者分断,进一步结合图2可知,所述次触动件51具有彼此叠合设置的前动片510和后动片511,进而形成双层结构,所述后动片511的其中一端形成延伸部5110,该延伸部5110以顺延的方式至少部分的超出所述前动片510的端部,图1结合图3和图4可知,所述壳体的底座11上具有与所述次触动件51适配的插槽110,该插槽110内、与所述延伸部5110相应的位置形成侧槽1100,所述侧槽1100的前后两侧分别形成凸台111和限位壁112,所述前动片510与所述限位壁112形成贴邻配合,所述后动片511的延伸部5110与所述凸台111形成贴邻配合,并且所述后动片511的延伸部5110与所述限位壁112之间形成回弹缓冲区1101,当主触动件50上的触点530与次触动件51上的触点530碰触时,次触动件51在碰触的瞬间往所承受的冲击力方向变形(即凹进去),同时处于触点530边上的延伸部受到凸台111的反作用力而向回弹缓冲区1101方向翘起,显而易见,在次触动件51承受主触动件50的碰触时,通过变形并回弹的过程实现冲击力的吸收与稀释,使得触点530在碰撞时更加柔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都大为提高,这种柔性吸收与释放甚至可以实现触点无回跳的性能,至少能将回跳时间控制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一般在100微秒之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至少需要200微秒以上的回跳时间的磁保持继电器而言,本实施例的低回跳磁保持继电器达到了显著的实质性进步与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依据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低回跳磁保持继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回跳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线圈组件、操纵杆组件、操纵板和触头组件,所述线圈组件由施加于其上的正、反向脉冲信号而促使操纵杆组件做运动,所述操纵杆组件与所述操纵板形成联动,所述触头组件包括分别设置有触点的主触动件和次触动件,所述触头组件通过操纵板与所述主触动件的联动作用而形成闭合或断开,其特征在于:所述次触动件具有彼此叠合设置的前动片和后动片,进而形成双层结构,所述后动片的其中一端形成延伸部,该延伸部以顺延的方式至少部分的超出所述前动片的端部,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次触动件适配的插槽,该插槽内、与所述延伸部相应的位置形成侧槽,所述侧槽的前后两侧分别形成凸台和限位壁,所述前动片与所述限位壁形成贴邻配合,所述后动片的延伸部与所述凸台形成贴邻配合,并且所述后动片的延伸部与所述限位壁之间形成回弹缓冲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回跳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线圈组件、操纵杆组件、操纵板和触头组件,所述线圈组件由施加于其上的正、反向脉冲信号而促使操纵杆组件做运动,所述操纵杆组件与所述操纵板形成联动,所述触头组件包括分别设置有触点的主触动件和次触动件,所述触头组件通过操纵板与所述主触动件的联动作用而形成闭合或断开,其特征在于:所述次触动件具有彼此叠合设置的前动片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任国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