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675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16:37
本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包括外壳,在外壳内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固定端子且固定端子的外端延长至外壳的两侧外,在外壳内两侧还分别设有若干与所述的固定端子一一对应的动簧片,设置在外壳一侧的动簧片与设置在外壳另一侧的动簧片一一对应,在所述一一对应的两块动簧片的内端之间设有串联导电块且所述的串联导电块固定在外壳内,在外壳内两侧还分别设有推动板,设置在外壳内一侧的动簧片外端分别与其中一块推动板连接,设置在外壳内另一侧的动簧片分别与另一块推动板连接,推动板各自与能驱动推动板移动的磁路驱动机构连接,在外壳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与外壳可拆卸连接且能够防止所述的推动板移动的保险锁止机构。

Multi group bidirectional control relay

The multiple sets of bidirectional control relays include a housing, in which a number of fixed terminal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and the outer ends of the fixed terminals are extended to both sides of the housing. In the housing, a number of movable reeds corresponding to the fixed terminal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housing, which are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housing an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housing. A series conductive block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inner ends of the two movable reeds corresponding to each other, and the series conductive block is fixed in the outer shell, and a push plate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outer shell, and the outer end of the movable reed on one side of the outer shell is connected with one push plate respectively, and the outer end of the movable reed is arranged in the outer shell and is arranged in the outer shell. The movable reeds on one sid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nother driving plate, and the driving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magnetic circuit driving mechanism which can drive the moving of the driving plate. The two sides of the outer shell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safety locking mechanism which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shell and can prevent the moving of the driving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
本技术属于继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现有的继电器,其一般为单侧输出(即,单排引脚)的结构,当需要多个继电器时,通过继电器数量的增加从而满足使用要求,该方式其成本较高,另外,每个继电器的控制为单独控制,其安全性还是无法保证。其次,现有的继电器组装完成且在运输等等状态下时,其固定引脚和动簧片之间容易发生接触的现象,导致安全性还是较差。因此,急需设计一款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继电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且能够提高安全性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本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方法简单且能够提高组装效率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的组装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包括外壳,在外壳内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固定端子且固定端子的外端延长至外壳的两侧外,在外壳内两侧还分别设有若干与所述的固定端子一一对应的动簧片,设置在外壳一侧的动簧片与设置在外壳另一侧的动簧片一一对应,在所述一一对应的两块动簧片的内端之间设有串联导电块且所述的串联导电块固定在外壳内,在外壳内两侧还分别设有推动板,设置在外壳内一侧的动簧片外端分别与其中一块推动板连接,设置在外壳内另一侧的动簧片分别与另一块推动板连接,所述的推动板各自与能驱动推动板移动的磁路驱动机构连接且推动板的移动从而带动动簧片外端与固定端子接触或者取消接触,在外壳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与外壳可拆卸连接且能够防止所述的推动板移动的保险锁止机构。通过设计串联导电块,其不仅能够节省材料成本,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即,两侧的动簧片要分别与固定端子接触后继电器才能实现通电工作。也就是说,当任意一个未接触时,继电器则不通电工作。通过设计了保险锁止机构,其可以实现在未被使用状态时的推动板锁止,避免了动簧片靠近固定端子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在上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中,所述的保险锁止机构包括连接在每块推动板外表面上的悬臂,在每块悬臂上分别连接有与悬臂垂直连接的行程限位块,本保险锁止机构还包括可拆卸插销,所述的可拆卸插销内端插于外壳外壁的固定孔内且可拆卸插销内端侧部与行程限位块接触从而将所述的推动板锁止。当然,保险锁止机构还可以是一根锁止销,锁止销插于推动板的固定孔中从而实现锁止。在上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中,所述的外壳两侧分别设有供所述的悬臂插入的通槽,在每个通槽的外端分别设有具有导向槽的U形壳,行程限位块位于所述的导向槽中且行程限位块的长度短于导向槽的长度,在U形壳上设有与所述的导向槽连通的固定孔,所述的可拆卸插销内端插于所述的固定孔中且可拆卸插销内端端部伸入至导向槽内并与行程限位块一端接触。通槽起到让位的作用。设置的U形壳协同导向槽,其可以实现导向和限位,可以进一步提高推动板移动的平顺性和稳定性。在上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中,所述的可拆卸插销为U形弹性插销,在U形壳外侧设有固定孔,所述可拆卸插销两端插于所述的固定孔中且在可拆卸插销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的可拆卸插销向外脱离固定孔的限位凸扣。U形弹性插销开口处的口径小于U形弹性插销内侧的内径。可拆卸插销由塑料制成,当然,还可以是非金属材料,只要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即可。在上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中,所述的悬臂设置在推动板外表面一端。磁路驱动机构连接在推动板另一端。在上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中,所述的外壳内中部设有若干离散排列的方形框且相邻的两个方形框之间形成定位空间,所述的定位空间数量与串联导电块的数量相等且串联导电块一一卡于所述的定位空间内。外壳包括相互配合的底壳和盖板,底壳和盖板之间通过卡扣和扣孔实现连接。方形框设置在底壳的内底部,在底壳上设有若干处栅格式通风孔,栅格式通风孔内端与所述的方形框一一连通,外端与外界连通。在上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中,动簧片的内端通过若干紧固件固定在串联导电块上,在相邻的两个方形框的任意一个方形框外壁设有供所述的紧固件卡入的卡槽;在相邻的两个方形框中的另外一个方形框外壁设有散热槽。散热槽的槽底设有倾斜面。通过设计卡槽协同散热槽,其可以实现定位和散热。在上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中,设有卡槽的该方形框外壁还设有与动簧片接触的散热筋。在上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中,所述的外壳内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矩形框,其中两块固定端子的内端分别固定在外壳内壁的定位槽一中,剩下的固定端子内端一一固定在矩形框外壁的定位槽二中。每个矩形框分别与一个方形框连接。本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备料:准备外壳、磁路驱动机构、若干固定端子、数量与固定端子相等的动簧片和数量与固定端子相等的串联导电块,以及两块推动板;B、推动板组装,将两块推动板分别安装在外壳内两侧并各自与外壳内的磁路驱动机构连接;C、闭合机构组装,在每块串联导电块的一面两端分别连接有两块呈对称设置的动簧片,制得串联动簧片组件,然后将串联动簧片组件的串联导电块固定于卡于外壳内的相邻两个方形框之间,动簧片的外端分别伸入至推动板的定位孔中;固定端子组装,在每块动簧片的一表面分别安装固定端子;D、可拆卸插销组装,可拆卸插销内端插于外壳外壁的固定孔内且可拆卸插销内端侧部与推动板一端的行程限位块接触从而将所述的推动板锁止。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及其方法优点在于:1、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2、通过设计串联导电块,其不仅能够节省材料成本,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即,两侧的动簧片要分别与固定端子接触后继电器才能实现通电工作。3、通过设计了保险锁止机构,其可以实现在未被使用状态时的推动板锁止,避免了动簧片靠近固定端子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4、方法简单且提高了组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推动板分解后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闭合机构分解后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外壳1、隔板10、固定端子11、动簧片12、串联导电块13、通槽14、方形框15、卡槽16、散热槽17、散热筋18、矩形框19、推动板2、保险锁止机构3、悬臂31、行程限位块32、可拆卸插销33、U形壳34、导向槽341、固定孔35、磁路驱动机构4、线圈41、磁钢42、摆动器4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本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包括外壳1,具体地,该外壳包括相互配合的底壳和盖板,底壳和盖板之间通过卡扣和扣孔实现连接。在外壳的中心区域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通孔。通孔的设计,其可以实现定位和散热多个功能。在外壳1内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固定端子11且固定端子11的外端延长至外壳的两侧外,本实施例的固定端子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内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固定端子(11)且固定端子(11)的外端延长至外壳的两侧外,在外壳(1)内两侧还分别设有若干与所述的固定端子(11)一一对应的动簧片(12),设置在外壳(1)一侧的动簧片(12)与设置在外壳(1)另一侧的动簧片(12)一一对应,在所述一一对应的两块动簧片(12)的内端之间设有串联导电块(13)且所述的串联导电块(13)固定在外壳(1)内,在外壳(1)内两侧还分别设有推动板(2),设置在外壳(1)内一侧的动簧片(12)外端分别与其中一块推动板(2)连接,设置在外壳(1)内另一侧的动簧片(12)分别与另一块推动板(2)连接,所述的推动板(2)各自与能驱动推动板(2)移动的磁路驱动机构(4)连接且推动板(2)的移动从而带动动簧片(12)外端与固定端子(11)接触或者取消接触,在外壳(1)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与外壳(1)可拆卸连接且能够防止所述的推动板(2)移动的保险锁止机构(3)。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内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固定端子(11)且固定端子(11)的外端延长至外壳的两侧外,在外壳(1)内两侧还分别设有若干与所述的固定端子(11)一一对应的动簧片(12),设置在外壳(1)一侧的动簧片(12)与设置在外壳(1)另一侧的动簧片(12)一一对应,在所述一一对应的两块动簧片(12)的内端之间设有串联导电块(13)且所述的串联导电块(13)固定在外壳(1)内,在外壳(1)内两侧还分别设有推动板(2),设置在外壳(1)内一侧的动簧片(12)外端分别与其中一块推动板(2)连接,设置在外壳(1)内另一侧的动簧片(12)分别与另一块推动板(2)连接,所述的推动板(2)各自与能驱动推动板(2)移动的磁路驱动机构(4)连接且推动板(2)的移动从而带动动簧片(12)外端与固定端子(11)接触或者取消接触,在外壳(1)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与外壳(1)可拆卸连接且能够防止所述的推动板(2)移动的保险锁止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险锁止机构(3)包括连接在每块推动板(2)外表面上的悬臂(31),在每块悬臂(31)上分别连接有与悬臂(31)垂直连接的行程限位块(32),本保险锁止机构还包括可拆卸插销(33),所述的可拆卸插销(33)内端插于外壳(1)外壁的固定孔(35)内且可拆卸插销(33)内端侧部与行程限位块(32)接触从而将所述的推动板(2)锁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组双向控制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两侧分别设有供所述的悬臂(31)插入的通槽(14),在每个通槽(14)的外端分别设有具有导向槽(341)的U形壳(34),行程限位块(32)位于所述的导向槽(341)中且行程限位块(32)的长度短于导向槽的长度,在U形壳(34)上设有与所述的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旭斌肖文信彭南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格蕾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