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一次性绕制长线圈的绕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6668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一次性绕制长线圈的绕制设备,包括外壳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绕线箱体、料架座、线圈壳、散热架和扎线位,所述绕线箱体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料架座,所述料架座与所述绕线箱体固定连接,所述料架座的上方设有所述线圈壳,所述线圈壳与所述料架座通过横杆转动连接,所述绕线箱体的前表面右侧设有所述扎线位,所述扎线位与所述绕线箱体固定连接;在绞线盘的前方设置了绞线杆,可以直接将线放在绞线盘上自动绕线,自动将绕好的线放在扎线口处,能够绕制较长的线,在绕线箱体的左侧设置了散热架,内部产生的机械热可以通过散热架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并且绕线箱体的下方支脚设置了橡胶垫片,减小与地面产生的震动。

Winding device capable of winding a long coil at one ti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one-time winding device for long coils,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ssembly and a driving assembly. The shell assembly comprises a winding box body, a material rack seat, a coil shell, a radiator rack and a wire binding position. A material rack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winding box body, and the material rack seat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winding box body. Next, the coil shell is arranged above the material rack seat, and the coil shell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material rack seat through a transverse bar. The wire binding position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wire winding box body, and the wire binding position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wire winding box body; and a wire strand bar is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wire winding plate, so that the wire can be placed directly on the wire strand. The coil is automatically wound, and the wound wire is placed at the tie-in opening to make longer wires. A heat sink is arrang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winding box. The mechanical heat generated in the coil box can be released into the air through the heat sink, and a rubber gasket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foot of the winding box to reduce the vibration with the gr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一次性绕制长线圈的绕制设备
本技术属于绕线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一次性绕制长线圈的绕制设备。
技术介绍
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铜线缠绕,凡是电器产品大多需要用漆包铜线绕制成电感线圈,可以使用绕线机完成这一道或多道加工。原有的绕线机存在一定的不足,它主要是由绕线箱体内部的驱动零件一步步完成绕线,但是设备在工作时容易产生机械热量,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原有的绕线机容易产生振动,有些绕线长度比较短,限制了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一次性绕制长线圈的绕制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原有的绕线机存在一定的不足,它主要是由绕线箱体内部的驱动零件一步步完成绕线,但是设备在工作时容易产生机械热量,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原有的绕线机容易产生振动,有些绕线长度比较短,限制了使用范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一次性绕制长线圈的绕制设备,包括外壳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绕线箱体、料架座、线圈壳、散热架和扎线位,所述绕线箱体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料架座,所述料架座与所述绕线箱体固定连接,所述料架座的上方设有所述线圈壳,所述线圈壳与所述料架座通过横杆转动连接,所述绕线箱体的前表面右侧设有所述扎线位,所述扎线位与所述绕线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绕线箱体的左侧设有所述散热架,所述散热架与所述绕线箱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绞线盘、绞线杆、电机、变速器、联轴器、转动主轮、转动次轮和轴轮,所述绕线箱体的内部设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绕线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上方设有所述转动主轮,所述转动主轮与所述电机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主轮的右侧设有所述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与所述转动主轮转动连接,所述联轴器的右侧设有所述轴轮,所述轴轮与所述联轴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主轮的上方设有所述转动次轮,所述转动次轮与所述转动主轮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次轮的右侧设有所述变速器,所述变速器与所述转动次轮转动连接,所述绕线箱体的前表面左侧设有所述绞线盘,所述绞线盘与所述绕线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绞线盘的前方设有所述绞线杆,所述绞线杆与所述绞线盘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绞线盘位于所述绕线箱体的前表面左侧,且与所述绕线箱体转动连接,所述扎线位位于所述绕线箱体的前表面右侧,且与所述绕线箱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绕线箱体的左侧设有所述散热架,所述散热架与所述绕线箱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绕线箱体的底部设有支脚,所述支脚与所述绕线箱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料架座位于所述绕线箱体的上表面后方,且与所述绕线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绕线箱体的上表面后方为水平桌面,所述绕线箱体的上表面前方向下斜坡。优选的,绕线箱体的上表面前方左侧设有液晶操作面板,所述液晶操作面板与所述绕线箱体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可一次性绕制长线圈的绕制设备,通过设置外壳组件和驱动组件,在绞线盘的前方设置了绞线杆,可以直接将线放在绞线盘上自动绕线,自动将绕好的线放在扎线口处,能够绕制较长的线,在绕线箱体的左侧设置了散热架,内部产生的机械热可以通过散热架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并且绕线箱体的下方设置了支脚,支脚的下方设置橡胶垫片,减小与地面产生的震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0-外壳组件、11-绕线箱体、12-料架座、13-线圈壳、14-散热架、15-扎线位、20-驱动组件、21-绞线盘、22-绞线杆、23-电机、24-变速器、25-联轴器、26-转动主轮、27-转动次轮、28-轴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一次性绕制长线圈的绕制设备,包括外壳组件10和驱动组件20,外壳组件10包括绕线箱体11、料架座12、线圈壳13、散热架14和扎线位15,绕线箱体11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料架座12,料架座12与绕线箱体11固定连接,料架座12的上方设有线圈壳13,线圈壳13与料架座12通过横杆转动连接,绕线箱体11的前表面右侧设有扎线位15,扎线位15与绕线箱体11固定连接,绕线箱体11的左侧设有散热架14,散热架14与绕线箱体11固定连接,驱动组件20包括绞线盘21、绞线杆22、电机23、变速器24、联轴器25、转动主轮26、转动次轮27和轴轮28,绕线箱体11的内部设有电机23,电机23与绕线箱体11固定连接,电机23的上方设有转动主轮26,转动主轮26与电机23转动连接,转动主轮26的右侧设有联轴器25,联轴器25与转动主轮26转动连接,联轴器25的右侧设有轴轮28,轴轮28与联轴器25转动连接,转动主轮26的上方设有转动次轮27,转动次轮27与转动主轮26转动连接,转动次轮27的右侧设有变速器24,变速器24与转动次轮27转动连接,绕线箱体11的前表面左侧设有绞线盘21,绞线盘21与绕线箱体11转动连接,绞线盘21的前方设有绞线杆22,绞线杆22与绞线盘21固定连接,电机2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电机23的型号为Y2-100L-2极三相异步电动机。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可一次性绕制长线圈的绕制设备,包括外壳组件10和驱动组件20,绕线箱体11的左侧设有散热架14,当机器工作时产生热量,散热架14与外部相连通,能够将产生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进一步的,绞线盘21位于绕线箱体11的前表面左侧,且与绕线箱体11转动连接,扎线位15位于绕线箱体11的前表面右侧,且与绕线箱体1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扎线位15上设有扎线口,绕好的线放在扎线口,机器自动扎带。进一步的,绕线箱体11的左侧设有散热架14,散热架14与绕线箱体1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散热架14呈环状圆形,有四个长柱与绕线箱体11通过螺母固定,散热架14内部设有散热口,散热口与散热架14一体成型。进一步的,绕线箱体11的底部设有支脚,支脚与绕线箱体1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绕线箱体11底部有四个支脚,支脚的下方设有橡胶垫片,橡胶垫片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减小机器震动。进一步的,料架座12位于绕线箱体11的上表面后方,且与绕线箱体11固定连接,绕线箱体11的上表面后方为水平桌面,绕线箱体11的上表面前方向下斜坡。本实施例中,绕线箱体11的整个上表面呈水平和斜坡向下的状态,绕线箱体11的上表面前方向下倾斜30°,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工作。进一步的,绕线箱体11的上表面前方左侧设有液晶操作面板,液晶操作面板与绕线箱体1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液晶操作面板在绕线箱体11的上表面前方左侧,可以直观的操作和查看。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将线放在绞线盘21上,在计算机的程序控制下,绕线箱体11内部的电机23转动,电机23输出端皮带带动转动主轮26和转动次轮27旋转,轴轮28迫使绞线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一次性绕制长线圈的绕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10)和驱动组件(20),所述外壳组件(10)包括绕线箱体(11)、料架座(12)、线圈壳(13)、散热架(14)和扎线位(15),所述绕线箱体(11)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料架座(12),所述料架座(12)与所述绕线箱体(11)固定连接,所述料架座(12)的上方设有所述线圈壳(13),所述线圈壳(13)与所述料架座(12)通过横杆转动连接,所述绕线箱体(11)的前表面右侧设有所述扎线位(15),所述扎线位(15)与所述绕线箱体(11)固定连接,所述绕线箱体(11)的左侧设有所述散热架(14),所述散热架(14)与所述绕线箱体(1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20)包括绞线盘(21)、绞线杆(22)、电机(23)、变速器(24)、联轴器(25)、转动主轮(26)、转动次轮(27)和轴轮(28),所述绕线箱体(11)的内部设有所述电机(23),所述电机(23)与所述绕线箱体(1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3)的上方设有所述转动主轮(26),所述转动主轮(26)与所述电机(2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主轮(26)的右侧设有所述联轴器(25),所述联轴器(25)与所述转动主轮(26)转动连接,所述联轴器(25)的右侧设有所述轴轮(28),所述轴轮(28)与所述联轴器(25)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主轮(26)的上方设有所述转动次轮(27),所述转动次轮(27)与所述转动主轮(26)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次轮(27)的右侧设有所述变速器(24),所述变速器(24)与所述转动次轮(27)转动连接,所述绕线箱体(11)的前表面左侧设有所述绞线盘(21),所述绞线盘(21)与所述绕线箱体(11)转动连接,所述绞线盘(21)的前方设有所述绞线杆(22),所述绞线杆(22)与所述绞线盘(2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一次性绕制长线圈的绕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10)和驱动组件(20),所述外壳组件(10)包括绕线箱体(11)、料架座(12)、线圈壳(13)、散热架(14)和扎线位(15),所述绕线箱体(11)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料架座(12),所述料架座(12)与所述绕线箱体(11)固定连接,所述料架座(12)的上方设有所述线圈壳(13),所述线圈壳(13)与所述料架座(12)通过横杆转动连接,所述绕线箱体(11)的前表面右侧设有所述扎线位(15),所述扎线位(15)与所述绕线箱体(11)固定连接,所述绕线箱体(11)的左侧设有所述散热架(14),所述散热架(14)与所述绕线箱体(1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20)包括绞线盘(21)、绞线杆(22)、电机(23)、变速器(24)、联轴器(25)、转动主轮(26)、转动次轮(27)和轴轮(28),所述绕线箱体(11)的内部设有所述电机(23),所述电机(23)与所述绕线箱体(1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3)的上方设有所述转动主轮(26),所述转动主轮(26)与所述电机(2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主轮(26)的右侧设有所述联轴器(25),所述联轴器(25)与所述转动主轮(26)转动连接,所述联轴器(25)的右侧设有所述轴轮(28),所述轴轮(28)与所述联轴器(25)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主轮(26)的上方设有所述转动次轮(27),所述转动次轮(27)与所述转动主轮(26)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次轮(27)的右侧设有所述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根锋彭进军张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雷宝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