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亚伦专利>正文

染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737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染布机,是由一成循环状的浸染管路,与至少一喷嘴装置及至少一夹套所组成;该浸染管路是由具有相同管径的管体连接组成;该喷嘴装置则设置于该浸染管路的过程中,可向内喷出高温染液,以推动布料行进;该夹套设于该浸染管路上设有多数穿孔的壁体外,承接自该等穿孔流出的染液,汇于一集液口导出,再由泵浦送出,经过加热而进入该喷嘴装置内;该浸染管路上更可连设一立式通道,有一盖体可加以密封,该通道的作用乃可供布料置入及取出用,以及可供因高压而膨胀的染液及气体进入停留,因此在该通道的侧面更可连设一膨胀管,以增加此作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染布机,涉及染布机的构造及组成,特别是适合染少量布料使用,属于染布机。
技术介绍
染布机的构造形形色色,大都为适合特定用途而设计的。但是,不管任何习知的染布机都会具有一染布缸及一导布管,且共同组装形成一循环路径,供布料于其内通过以对布料进行染色。如图3所示的第一种习知染布机60中即有染布缸筒61及导布管62,共同组成循环状路径,供布料于其内通过;其中,该染布缸筒61的管径及容积相对较大,而导布管62的管径较小。再如图4所示的第二种习知染布机70,其具有一染布缸71及二道导布管72、73,其中,该染布缸筒71的管径及容积相对较大,而导布管72、73(可视需要择一使用)则亦为管径较小。又如图5所示的第三种习知染布机80,亦具有管径及容积相对较大的染布缸筒81及管径较小的导布管82。再如图6所示的第四种习知染布机90,同样有管径及容积相对较大的染布缸筒91及管径较小的导布管92。由图3、4、5、6的举例可知,习知染布机是设计供大量布料同时浸染用为主,故都会设计有较大管径及容积的染布缸筒,再以较小管径的导布管连接该染布缸筒的二端,以形成一循环路径。习知的染布机适合注入大量染液以利大量布料同时浸染用,但倘若遇到只需要浸染少量布料时,则习知的染布机即马上变成无用武之地。再者,目前的布料越来越精良,且人们对染色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故在制作或订作大批布料之前,常会有少量试染的要求,甚至有时会少量试染多次或多样化,故少量试染的染布需求日显重要。但目前所采用的试染方法,只能利用习知的染布机,尽量调整其各种操作进行的条件,使其尽量符合少量布料试染色的进程。虽然已尽量降低各种条件,但利用习知的染布机进行少量试染的操作,尚存在如下缺失一、浪费能源进而浪费成本。因习知染布机一启动,总有其最少会消耗的能源标准(马达动力、染液量、加热热量等),故以此只进行少量布料的试染,即变成严重浪费能源(尤其高浴比)进而产生浪费成本的情形。二、无法掌握品质要求。以基本多量的染液只求试染少量的布料,其过程相对较难掌控,所以品质的要求也会相对较难掌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一种染布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少量布料进行染色用的染布机,该染布机可以节省能源,节约成本,并能保证布料的染色的质量。本技术一种染布机具有一成循环状的布料浸染管路,是由具有相同管径的管体连接所组成,浸染管路的过程中配置有一喷嘴装置,可向内喷出高温染液,以推动布料行进;一夹套,设于该浸染管路上设有多数穿孔的壁体外,该夹套承接自该等穿孔流出的染液,而汇入集液口通过管路导出经泵浦送出,该泵浦通过一管路连接一加热器,由集液口导出的染液经加热而进入该喷嘴装置;及一通道,该通道供布料置入及取出,以及在染色过程中因加热而产生增压膨胀的染液及空气进入该通道中停留。在上述构造中,该浸染管路的过程中所配置的喷嘴装置为至少一个以上。在上述构造中,该浸染管路的过程中所配置的夹套为至少一个以上。在上述构造中,该管道更可连设一膨胀管,以供染液进入。其中,该浸染管路上更可设置一连通的通道,乃可藉盖体予以密封及开启而供布料置入及取出,以及可供因高温膨胀的染液及气体进入停留。其中,该通道的侧面更可连设一膨胀管,供高温气体进入停留。其中,自该泵浦送出的染液可先经一加热器加热再导入该喷嘴装置。本使用新型一种染布机,以相同管径组成浸染管路的构造特征,其具有如下使用优点一、因布料循环行程相对较短,故特别适合少量布料染色用。二、节省能源,节省成本;尤其以少量染液即可进行染布其低浴比特色,在成本上即能相对减省许多。三、因布料循环行程较短,故染布过程较易掌控,所以染布品质可掌握,特别适合精良布料的染色使用。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图2 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图3 第一种习知例染布机的构造示意图。图4 第二种习知例染布机的构造示意图。图5 第三种习知例染布机的构造示意图。图6 第四种习知例染布机的构造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60、70、80、90染布机 61、71、81、91染布缸筒62、72、82、92导布管10、20染布机 11、21浸染管路12、22喷嘴装置13、23夹套131、231集液口14、24泵浦15、25加热器 16、26通道161、261盖体 17、27膨胀管171压力表 172安全阀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整体为一染布机10,构造上具有一形成循环状排列的浸染管路11,其以排列状成类似运动场跑道的椭圆形为宜,在浸染管路11设置的过程中配置有一喷嘴装置12,藉管路连接而可导入高温染液,并朝单一方向喷入浸染管路11内,以喷冲染液而推动布料在浸染管路11内循该方向移动;浸染管路11的一壁体上开设有多数穿孔111,其外部则间隔一小距离后焊固一夹套13,而完全罩住该等穿孔111,该夹套13可承接来自该等穿孔111流出的染液,再经一集液口131连接一管路导至一泵浦(即泵)14处,而即由该泵浦14加压送出使沿着一管路流经一加热器15(或热交换器),受其加热而即成为高温染液,然后如前所述藉管路连接而导入该喷嘴装置12内;该浸染管路11是由相同管径的管体所组成,亦即不如同习知般明显区分染布缸筒及导布管的构造,而全部由相同管径的管体排列组成。在该浸染管路11内因是密封的并接受高温染液以高压喷嘴模式进入,故浸染管路11内的染液本身及其内的空气会因高温高压而膨胀,因此在浸染管路11上适当位置处会连设一立式通道16,其顶上有一盖体161可加以盖闭密封,或开启而通至外面,其主要作用是供布料置入及取出用,亦可供倒入染液用,另有一作用是提供一空间,供体积膨胀的染液及空气溢流后进入其内停留,因此在该通道16的侧面则连设一膨胀管17,其作用主要供膨胀的气体进入,在该膨胀管17的外部上连设有压力表171及安全阀172,供过高压力适当泄出,以保安全性。该浸染管路11与通道16接合处的壁体是先作略为外凸处理再与通道16焊固,此是为确保接合处的强度,以免该处受高压而易破裂。而其略为外凸的处理并不影响整体浸染管路11是由相同管径的管体组成的特点。根据上述构造组成,使用时,将该通道16的盖体161开启,即可将要染色的布料摆入浸染管路11内及倒入染液,该染液的多少可根据本次染色程序的需要而设定(可满筒或半筒或更少皆可),并不受局限。因此,以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以相同管径的管体组成浸染管路11,配合至少一处推动布料行进的喷嘴装置12、及供染液流出再加热的夹套13、与泵浦14及热交换器15的组成,即已提供一种最简便的染布机10,足可方便随时进行少量布料的染布操作,不管是因为布料精良,故必须少量分批染色,或是为正式大量染色前的少量试染,本技术皆能提供极方便的染布机10供使用。当然,本技术在构造组成上并不局限一定要如同图1所示般排列,其组成排列上可因应需要而调换,譬如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染布机20,同样由具有相同管径的管体组成浸染管路21,而喷嘴装置22可设于侧边,然后将壁体上的穿孔211及夹套23设于上方的管体上,故自其下方的集液口231将染液导出后同样经过泵浦24加压送出,使染液经过加热器25的加热后再进入该喷嘴装置22内作喷出染液的动作,以推动布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染布机,其特征在于:该染布机是由一成循环状的浸染管路、与至少一喷嘴装置及至少一夹套所组成;该浸染管路是由具有相同管径的管体连接组成;该可向内喷出染液的喷嘴装置,则设置于该浸染管路中;该承接来自穿孔流出染液的夹套,设置于该浸染管路设有穿孔的壁体外,该夹套具有一集液口,该集液口通过一管路连接一泵浦,该泵浦通过一管路连接一可将染液加热的加热器,该加热器通过管路连接该喷嘴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亚伦
申请(专利权)人:亚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