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庆祥专利>正文

染色机的导布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7231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染色机的导布管装置,包括机身、染槽、带布轮、带布马达、喷嘴及导布管,导布管传动由带布轮及喷嘴带动的布匹由尾部出口端送入染槽内,导布管设制成状似烟斗的*型体,管体中形成能充注染液的凹陷部,导布管进口端为不与喷嘴出口处固定连接,导布管前缘底面凸设有枢转体,出口端不和机身或染槽直接连接,设有马达带动一驱动装置,驱动导布管做左右摆动。利用凹陷部充注染液可浸染布匹,及利用导布管摆动产生水流震动使折痕位移松开,可达到消除布匹直线折痕的功效。(*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染色机的导布管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织织物等的处理领域纺织品印染的染色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消除布匹直线折痕创新结构的染色机的导布管装置。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一般现有染色机的染布旋环方式,无论是图1所示的机型或是图2所示的机型,皆为借由机头的带布轮A,把布匹B从染槽C内拉起,经过喷嘴D所喷出的染液进行染色,再经由导布管E进入染槽C的尾部,并借着喷嘴D所喷出的水流把布匹B从机尾推送到机头;再经由带布轮A把布匹B从染槽C内拉起,经由上述如此不断的工作循环,而达到染色的目的。再者,布匹B在染色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折痕现象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一种为鸡爪痕,另一种为直线折痕,又可称为水痕。产生上述的鸡爪痕的主要原因有:降温速度太快,或是布匹B放入染槽C内的布量超过其容量,以及操作不当,例如在染槽C内水放置太少,致使布匹B无法顺利地往前移动,而堆积在机尾,造成布匹B相互挤压在一起从而形成鸡爪痕。产生上述直线折痕的主要原因有:(1)、喷嘴D驱动布匹B的速度和带布轮A带动布匹B的速度没有配合好,即喷嘴D的压力开得较大,驱动布匹B的速度较快,而带布马达(图中未示)转速较慢,致使带布轮A带动布匹B的速度较慢,因而使布匹B紧压在带布轮A上产生直线折痕;(2)、产生压布现象,即布匹B在染槽C内排列不顺畅,致使布匹B压在机头前面的弯头底下,而带布轮A及喷嘴D的拉力硬把布匹B拉起,造成直线折痕;(3)、布匹B的宽度(或厚度)和喷嘴D的大小(或直径)没有相互配合好,即较宽、厚的布匹B,用直径较小的喷嘴D染色,致使布匹B通过喷嘴D时紧缩在一起而造成直线折痕。由于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消除在染色过程中所产生的直线折痕,故在此对于如何消除鸡爪痕则不再赘述。因此,当布匹B因上述第1、2、3项等因素产生直线折痕后,其折-->痕的地方因顺着导布管E直接流入染槽C内,致使其折痕的部位,在流经导布管E这一段距离时,因是顺着导布管E直接流入染槽C中,所以折痕仍然存在,或是如图3所示,该布匹B为压在导布管E下,或是如图4所示,该折痕处露出在染液上,没有浸染而上色,其中折到的部位颜色会较浅,形成直线折痕,从而造成布匹B的暇疵。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染色机的导布管装置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测试修正,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染色机的导布管装置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染色机的导布管装置,使其主要将在喷嘴出口处后方的导布管设计成状似烟斗的型体,使其底面形成一凹陷部,使染液充注在该凹陷部,使布匹流经此处时该折痕可以被充分浸染,而可达到消除折痕的功效。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染色机的导布管装置,使其烟斗型的导布管可借由一马达的驱动做左右摆动,使浸染在凹陷部的布匹利用导布管摆动的水流震动而产生位移,使折痕部位不会压死,进而可达到消除直线折痕的功效。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改良结构的染色机的导布管装置,其大体上包括:机身,其可依机型不同而设制成所需相适应的形状;染槽,设置于机身内;带布轮,设置于机身的前上方,并设有一驱动该带布轮的带布马达;喷嘴,设置于带布轮下方;导布管,接续在喷嘴的出口处,该导布管传动由带布轮及喷嘴所带动的布匹由尾部出口端送入染槽内;其特征是该导布管,其设制成状似烟斗的型体,其管体中形成一能充注染液的凹陷部,且该导布管的进口端为不与喷嘴的出口处固定连接,而在导布管前缘底面凸伸设有枢转体,出口端不和机身或染槽直接连接,而设有一马达带动一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驱动导布管做左右摆动运动。借由上述结构构成,利用凹陷部充注染液可浸染布匹,及利用导布管摆动所产生的水流震动使折痕位移松开,可达到消除布匹直线折痕的功效。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染色机的导布管装置,其中所述的导布管其凹陷部的弯弧曲度为可依需求设制成相应的弯弧曲度,以染液充注在该凹陷部处2/3以上的-->高度为最佳。前述的染色机的导布管装置,其中所述的导布管设计为凹陷部的弯弧曲度为染液充注在该凹陷部处2/3的高度,亦可设计为染液充满整个凹陷部处,还可设计为染液足足充满该凹陷部处的结构形状。前述的染色机的导布管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装置其包括有一与马达的输出轴相连接的驱动盘,以及一偏心枢设于驱动盘上的曲柄,该曲柄在相对于驱动盘的另一端,设计为与导布管呈枢接连动的结构;借由偏心运转结构的传动动作关系,使得曲柄得以带动导布管的出口端,以导布管前缘底面凸伸的枢转体为转动中心,而呈现左右往复摆动的功能。前述的染色机的导布管装置,其中所述的导布管其前缘底面凸伸设有枢转体,其为一套管状,并套设于一固定在机身内的支撑座的定位体上,该导布管以枢转体为摆动支点,形成出口端作左右摆动的结构。前述的染色机的导布管装置,其中所述的枢转体其底面与支撑座之间套设有一利于转动顺畅性的止推轴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改良结构的染色机的导布管装置,其主要特征是导布管设制成状似烟斗的型体,其管体中可形成一能充注染液的凹陷部,且该导布管的进口端为不与喷嘴的出口处固定连接,而出口端不和机身或染槽直接连接,并借助一马达带动一驱动装置,使其可做左右摆动。借由上述结构相组合,利用凹陷部充注染液可浸染布匹,及利用导布管摆动所产生的水流震动使折痕位移松开,可达到消除布匹直线折痕的功效。综上所述,本技术染色机的导布管装置,主要是将在喷嘴出口处后方的导布管设计成状似烟斗的型体,使其底面形成一凹陷部,使染液充注在该凹陷部,使布匹流经此处时折痕可以被充分浸染,而可达到消除折痕的功效;导布管可借由一马达的驱动做左右摆动,使浸染在凹陷部的布匹利用导布管摆动的水流震动而产生位移,使折痕部位不会压死,进而可达到消除直线折痕的功效。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图1是现有染色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另一种染色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导布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导布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枢转体局部放大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8是图7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导布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0是本技术导布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1是本技术导布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改良结构的染色机的导布管装置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首先,请参阅图5、图6、图7、图8所示,本技术改良结构的染色机的导布管装置,其大体上包括:机身1,其可依机型不同而设制成所需相适应的形状;染槽2,设置于机身1内;带布轮3,设置于机身1的前上方,并设有一驱动该带布轮3的带布马达(图中未示);喷嘴4,设置于带布轮3的下方;导布管5,接续在喷嘴4的出口处,该导布管5传动由带布轮3及喷嘴4所带动的布匹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染色机的导布管装置,其主要包括:机身,其设制成与机型相适应的形状;染槽,设置于机身内;带布轮,设置于机身的前上方,并设有一驱动该带布轮的带布马达;喷嘴,设置于带布轮的下方;导布管,接续在喷嘴的出口处;其特征在于: 该导布管,其设制成状似烟斗的*型体,其管体中形成一充注染液的凹陷部,且在导布管前缘底面凸伸设有枢转体,其为一套管状,并套设于一固定在机身内的支撑座的定位体上,该导布管以枢转体为摆动支点,形成出口端左右摆动的结构;该导布管的出口端设有 一马达带动一驱动导布管左右摆动运动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有一与马达的输出轴相连接的驱动盘,以及一偏心枢设于驱动盘上的曲柄,该曲柄在相对于驱动盘的另一端,设计为与导布管呈枢接连动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染色机的导布管装置,其主要包括:机身,其设制成与机型相适应的形状;染槽,设置于机身内;带布轮,设置于机身的前上方,并设有一驱动该带布轮的带布马达;喷嘴,设置于带布轮的下方;导布管,接续在喷嘴的出口处;其特征在于:该导布管,其设制成状似烟斗的型体,其管体中形成一充注染液的凹陷部,且在导布管前缘底面凸伸设有枢转体,其为一套管状,并套设于一固定在机身内的支撑座的定位体上,该导布管以枢转体为摆动支点,形成出口端左右摆动的结构;该导布管的出口端设有一马达带动一驱动导布管左右摆动运动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有一与马达的输出轴相连接的驱动盘,以及一偏心枢设于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祥
申请(专利权)人:陈庆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