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胜文专利>正文

染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7140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染布机。它在一主染缸内沿布匹移动方向设置至少一条输送带,可以由布料出口的位置承载布匹,并利用输送带的运行使布匹在主染缸中循环移动过程中得以均匀伸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防止布匹在主染缸内产生堆积推挤而造成皱折,提高染布的品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染布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染布机。
技术介绍
利用气流混和染液并带动布料循环浸染的染布机产品有许多种结构形态,如中国台湾公告第576444号的“气雾式染色机喷嘴结构”技术专利,它主要包括:上部染液出口、上部出风口、下部染液出口、下部出风口、二圆柱条,利用该上、下部出风口导入鼓风机的强大风量而将由上、下部染液出口流出的染液快速且均匀雾化,并牵引布匹于染色机内循环流动,形成染布流程。在实际应用上,由于该上、下部出风口(喷嘴)的气流能量有限,布匹通过该喷嘴出口后,大多数时间都是折叠堆积在染缸内,并通过推挤方式使布匹缓缓向喷嘴的入口移动,形成循环移动。布匹在染缸内堆积推挤的过程会使布匹形成皱折,此种皱折不但会破坏布匹的平整性,也会影响染布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染布机,它可以使布匹在主染缸内以接近自然伸展状态输送循环,可以有效防止布匹在主染缸内待料阶段产生堆积推挤现象而造成皱折,提高染布品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染布机,至少包括一主染缸,缸内设有染布作业所需的容置空间,主染缸的至少一侧设有导引待染的布匹-->通过预设位置的导布轮;至少一喷嘴,设于主染缸内导布轮的导出侧,该喷嘴通过风管与鼓风机相连通,同时,所述喷嘴通过一染液管与染液筒相连通,至少一输送带,设于主染缸内,它的输出端延伸到导布轮的导入侧,而输入端可以承载由喷嘴喷染后输出的布匹。本技术的输送带,可以使布匹在主染缸的染布过程中均匀传送,避免堆积或推挤而产生压痕。本技术主染缸输送带与导布轮之间所设的侦测布匹输送和堆积情况的感测器,有助于控制鼓风机将空气注入喷嘴的速度和输送带、导布轮运转的速度,以调整各分段布匹的输送速度。本技术各输送带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设有喷嘴,多次喷嘴的雾化染液及高速气流提高喷染效率及流速,使染色作业更快更流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染布机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染布机第一实施例结构图,主要包括主染缸1、喷嘴2及输送带3等部分。其中主染缸1的两端之间以外部导布管12形成衔接,主染缸1的一侧设有可供开启以便取出或放入布匹4的染缸盖11,该侧内还设有导布轮13。喷嘴2设置在该侧的导布轮13与导布管12的近端之间,并且喷嘴2通过风管21及染液管23分别和设于主染缸1外侧的鼓-->风机22及染液筒24相连通。输送带3设于主染缸1内,它的一近端延伸至导布轮13的导入侧附近,并在该端设有感测器31,输送带3的另一远端延伸至导布管12另一远端衔接进入主染缸部位的内部。布匹4一端由导布轮13引导进入并通过喷嘴2染液喷染后再由导布管12导向主染缸1的另一侧,再由输送带3顺序反向送回导布轮13的导入侧,循环送入喷嘴中进行染色。染布时,鼓风机22将高速空气经风管21注入喷嘴2,利用虹吸原理将染液由染液筒24通过染液管23吸入喷嘴2形成雾化染液,该雾化染液伴随高速空气将布匹4从一端推送入导布管12中,当布匹4由导布管12中的高速染液气流引送从另一端流出时,落在输送带3的远端上,输送带3保持常态朝导布轮12方向移动,使布匹4均匀分布在输送带3上并移向导布轮13,形成无堆积、无推挤的布料输送,防止布匹4在回送过程中产生挤压皱折。感测器31可以感测布匹4的流动速度,有助于控制鼓风机22将空气注入喷嘴2的速度,同时有助于控制输送带3对布匹4的运送速度以调整布匹4的整体流动速度,避免布匹4在输送带上产生堆积、推挤的情形。图2为本技术染布机第二实施例结构图,主要包括主染缸1、喷嘴2及输送带3等部分。其中主染缸1的一侧设有染缸盖11,可供开启便于取出或放入布匹4,染缸盖11内旁侧设有导布轮13,喷嘴2设置在主染缸1内导布轮13的导出侧,该喷嘴2通过风管21及染液管23分布连通到设于主染缸1外侧的鼓风机22及染液筒24。输送带3则由并列设置于主染缸1内的导出输送带3A和导回输送带3B构成,导出输送带3A的近端延-->伸到喷嘴2的出口端,而导回输送带3B的近端延伸到导布轮13的导入侧,并在导回输送带3B的近端附近设有感测器31。布匹4经由导布轮13引导进入喷嘴2进行喷染后,送入输送带3A向主染缸1的远端延伸送出,再由导回输送带3B反向输送到导布轮13的导入侧,形成无堆积、无挤压防止布匹4产生皱折的染布循环过程。感测器31可感测布匹4的输送速度,有助于控制鼓风机22将空气注入喷嘴2的速度和上下两输送带3A、3B的输送速度,以调整布匹4的循环速度,避免布匹4在输送带3上产生堆积、推挤。图2A为本技术染布机第三实施例构造图,前述两个实施例的输送带3是由设于主染缸1外侧的驱动马达32驱动而运行,在不影响输送带3的运转前提下,可以用分隔板52将主染缸1内部分隔成至少两个空间,配合导布轮13及喷嘴2的设置,可以同时处理两组以上独立布匹的循环染布作业。图3为本技术染布机第四实施例构造图,该实施例主要以第三实施例的结构为基础。主染缸内设有上下并列的输送带3A、3B,并在输送带3A、3B两个端部间各设有导布轮13及喷嘴2,使该布匹4经过其中一导布轮13通过较上位的喷嘴2的喷染,由导出输送带3A的一端输往主染缸1的另一端,再由另一导布轮13导入另一喷嘴2喷染后再落入导回输送带3B上,反向送回到初始导布轮13的导入侧而形成回圈形态。输送带3A、3B的输出端,可以分别设有感测器31感测布匹输送堆积情况。染布时,鼓风机22将高速空气经过风管21分别注入两个喷嘴2,并利用虹吸原理将染液由染液筒24经过染液管23吸入喷嘴2形成雾化染液,-->该雾化染液伴随高速空气将布匹4推送,使布匹4可由喷嘴2的出口端落在输送带3A、3B上方一端,利用输送带3A、3B的输送,可使布匹4均匀伸展循环,并向另一侧移动,再由导布轮13导引进入另一喷嘴2,利用喷嘴2内雾化染液伴随高速空气将布匹4推送到输送带3上,由输送带3循环输送并配合导布轮13导引回各喷嘴2,形成无堆积无挤压可防止布匹4产生皱折的染布循环。感测器31可以有效感测布匹4在各分段的输送速度,有助于控制鼓风机22将空气注入喷嘴2的速度以及输送带3或导布轮13的转速,以便控制布匹4的输送速度,避免布匹在输送带3上产生堆积、推挤。在主染缸内设置输送带,使输送带在布料出口延伸位置均匀承载该布匹,利用输送带的移动,使布匹于主染缸内以接近自然状态输送循环,可以有效防止布匹在主染缸内待料的阶段产生堆积推挤现象造成皱折,使用多个主染缸相互衔接,均匀承载运送布匹,防止堆积推挤,降低导布轮引导布料进入喷嘴的负荷,可以加快染布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染布机,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括一主染缸,缸内设有染布作业所需的容置空间,主染缸的至少一侧设有导引待染的布匹通过预设位置的导布轮;至少一喷嘴,设于主染缸内导布轮的导出侧,该喷嘴通过风管与鼓风机相连通,同时,所述喷嘴通过一染液管与染液筒相连通,至少一输送带,设于主染缸内,它的输出端延伸到导布轮的导入侧,而输入端可以承载由喷嘴喷染后输出的布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染布机,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括一主染缸,缸内设有染布作业所需的容置空间,主染缸的至少一侧设有导引待染的布匹通过预设位置的导布轮;至少一喷嘴,设于主染缸内导布轮的导出侧,该喷嘴通过风管与鼓风机相连通,同时,所述喷嘴通过一染液管与染液筒相连通,至少一输送带,设于主染缸内,它的输出端延伸到导布轮的导入侧,而输入端可以承载由喷嘴喷染后输出的布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布机,其特征在于:主染缸的两端之间设有导布管,该导布管一端接续在喷嘴的输出口,另一端连通到输送带的输入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布机,其特征在于:主染缸中输送带与导布轮之间设有感测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胜文
申请(专利权)人:邓胜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