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踏杠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709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踏杠及汽车。该侧踏杠安装在汽车主体上,该侧踏杠至少包括:踏杠主体,踏杠主体包括拼接的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且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均为多段折弯结构;踏板,固定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上;且踏板的踩踏面低于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的上端面。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加侧踏杠的强度,而且能够提高侧踏杠使用的便捷性,提高用户体验。

A side pedal and an automobi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ide pedal bar and a vehicle. The side pedal bar is installed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automobile, and the side pedal bar comprises at least the main body of the pedal bar, the main body of the pedal bar includes the first tube body and the second tube body joined together, and the first tube body and the second tube body are all multi-section bending structures; the pedal is fixed on the first tube body and the second tube body; and the pedal tread surface is lower than the first tube body and the second tube body; The upper end of the body. In this way, not only can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the side pedal bar,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of using the side pedal bar, and improve the user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踏杠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侧踏杠及汽车。
技术介绍
侧踏杠为安装在汽车侧边的配件。一方面,侧踏杠为使用者创造出一个登车台阶,辅助使用者顺利上下车;另一方面,侧踏杠在日常中可以保护汽车两侧裙边不受直接碰撞,从而保护汽车的车身。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长期的研发中发现,现有的侧踏杠大多为一条直管作为主体(如图1所示),一方面,侧踏杠的踩踏面偏高,踩踏不舒适;另一方面,侧踏杠的防护力度不足,且管壁较薄,碰撞时容易凹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侧踏杠及汽车,以增加侧踏杠的整体的强度,提高侧踏杠使用的便捷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踏杠,该侧踏杠安装在汽车主体上,该侧踏杠至少包括:踏杠主体,踏杠主体包括拼接的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且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均为多段折弯结构;踏板,固定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上,且踏板的踩踏面低于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的上端面。其中,踏板由钣金折弯成型。其中,踏板包括踩踏区及非踩踏区,第一管体包括第一水平段及第一倾斜段,第二管体包括与第一水平段对应设置的第二水平段及与第一倾斜段对应设置的第三水平段;踩踏区与第一水平段及第二水平段对应设置,非踩踏区与第一倾斜段及第三水平段对应设置,且踩踏区低于非踩踏区。其中,踩踏区设置有多个长条形翻孔。其中,踩踏区为半封闭结构。其中,侧踏杠进一步包括照明件,设置于非踩踏区。其中,第一管体靠近汽车主体设置,且第二管体两端嵌入第一管体。其中,侧踏杠进一步包括多个车码,用于将踏杠主体安装于汽车主体上。其中,踏板厚度为3mm;第一管体的外径和第二管体的外径均为51mm,第一管体的厚度和第二管体的厚度均为2.5mm。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汽车主体及上述侧踏杠,侧踏杠安装于汽车主体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侧踏杠,安装在汽车主体上,该侧踏杠至少包括:踏杠主体及踏板,其中,踏杠主体包括拼接的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且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均为多段折弯结构;踏板固定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上;且踏板的踩踏面低于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的上端面。本实施例的踏杠主体由折弯的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拼接而成,其整体强度大,能够提高侧踏杠的强度;且本实施例的踏板的踩踏面低于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的上端面,能够降低使用者的踩踏高度,以提高侧踏杠使用的便捷性,提高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一种侧踏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侧踏杠的3D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实施例侧踏杠的仰视图;图4是图2实施例侧踏杠的俯视图;图5是图2实施例侧踏杠的正视图;图6是图2实施例侧踏杠的左视图;图7是图2实施例侧踏杠的右视图;图8是图2实施例侧踏杠的一部分结构图;图9是图2实施例侧踏杠的另一部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侧踏杠,如图2-图7所示,本实施例侧踏杠101安装在汽车主体(图未示)上,侧踏杠101至少包括:踏杠主体102及踏板103,其中,踏杠主体102包括拼接的第一管体104及第二管体105,且第一管体104及第二管体105均为多段折弯结构;踏板103固定在第一管体104和第二管体上105上,且踏板103的踩踏面低于第一管体104及第二管体105的上端面。本实施例的踏杠主体102由多段折弯的第一管体104和第二管体上105折弯、焊接而成,使整个踏杠主体102结构紧凑、强度大。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拼接方式连接第一管体104和第二管体上105。其中,第一管体104和第二管体上105可采用铁质材质,或者其它材质,如钢材质等。为提高汽车与踏杠主体102的紧凑性,踏杠主体102的上端面往往需要贴近汽车主体设置,而传统的踏板103的踩踏面设置于踏杠主体102的上端面,踩踏时,使用者的脚往往会触碰到汽车主体,导致使用者踩踏不舒适。而本实施例的踏板103的踩踏面低于第一管体104及第二管体105的上端面,使得踏板103较踏杠主体102有所下降,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更为舒适的踩踏高度,防止使用者的脚触碰汽车主体。本实施例可以将踏板103的两侧固定于第一管体104及第二管体105的相对侧之间,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具体设置方式。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踏杠主体102整体强度大,防护力度大,且能够降低使用者的踩踏高度,提高侧踏杠101使用的便捷性,提高用户体验。其中,本实施例的踏板103由钣金折弯成型。踏板103的大小不受第一管体104及第二管体105直径大小的约束,为使用者提供更大的踩踏面积。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可以采用其它材料代替钣金,例如,碳钢、合金或碳纤材料等。可选地,本实例的踏板103的厚度可以是3mm,也可以是其它数值,如2.5mm、3.5mm等。其中,本实施例的踏板103包括踩踏区106及非踩踏区107,第一管体104包括第一水平段108及第一倾斜段109,第二管体105包括与第一水平段108对应设置的第二水平段110及与第一倾斜段109对应设置的第三水平段111;踩踏区106与第一水平段108及第二水平段110对应设置,非踩踏区107与第一倾斜段109及第三水平段111对应设置,且踩踏区106低于非踩踏区107。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倾斜结构代替本实施例的第三水平段111。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踩踏区106,两个踩踏区106间设置有一个非踩踏区107。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置一个或多个踩踏区106。其中,本实例的第一管体104的外径和第二管体105的外径均为51mm,第一管体104的厚度和第二管体105的厚度均为2.5mm。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两个其它尺寸大小的管体代替本实施例的第一管体104及第二管体105,且该两个管体的尺寸可以不同。可选地,本实施例的踩踏区106为半封闭结构,该半封闭结构是指踩踏区106并未被第一管体104、第二管体105及非踩踏区107完全包围,其间存在间隙(图未标),该间隙可以排泄踏板102上的积水及尘土。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踩踏区106也可以是全封闭结构。其中,本实施例的踩踏区106设置有多个长条形翻孔112,翻孔112不仅可以增加踩踏区106的防滑系数,而且还能排泄踏板103上的积水及尘土。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翻孔代替本实施例的长条形翻孔112,例如,圆形等。本实施例的踏杠主体102通过第一管体104及第二管体105拼接而成,拼接方式可以按照不同的车型、车门位置、车身两端具体情况而不同,能使踏杠主体102设计更人性化,汽车更美观。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管体104靠近汽车主体设置,且第二管体105两端嵌入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踏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踏杠安装在汽车主体上,所述侧踏杠至少包括:踏杠主体,所述踏杠主体包括拼接的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且所述第一管体及所述第二管体均为多段折弯结构;踏板,固定在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上,且所述踏板的踩踏面低于所述第一管体及所述第二管体的上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踏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踏杠安装在汽车主体上,所述侧踏杠至少包括:踏杠主体,所述踏杠主体包括拼接的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且所述第一管体及所述第二管体均为多段折弯结构;踏板,固定在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上,且所述踏板的踩踏面低于所述第一管体及所述第二管体的上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踏杠,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由钣金折弯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踏杠,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包括踩踏区及非踩踏区,所述第一管体包括第一水平段及第一倾斜段,所述第二管体包括与所述第一水平段对应设置的第二水平段及与所述第一倾斜段对应设置的第三水平段;所述踩踏区与所述第一水平段及所述第二水平段对应设置,所述非踩踏区与所述第一倾斜段及所述第三水平段对应设置,且所述踩踏区低于所述非踩踏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踏杠,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廷陈宙贤杨杰陈勇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