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投掷式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667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投掷式灭火装置,包括密闭且套装在一起的第一瓶体和第二瓶体,所述第一瓶体设于第二瓶体内部,所述第一瓶体与第二瓶体之间为灭火剂填充室,第一瓶体自上而下被分隔为相对独立的引爆室、激发室、底火和主爆炸室,所述激发室内设有撞针,所述撞针的下端与底火保持间隙。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投掷式灭火装置,可适用于平地、垂直结构及坡地灭火,能避免手持式灭火器操作人员近距离作业的高危险性,又能解决引线式灭火装置对垂直结构及坡地火灾灭火时,因触发延时而伴随的滚落问题,且操作简单,极易使用。

A throwing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hrowing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ealed and sleeved first bottle body and a second bottle body. The first bottle body is locat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second bottle body, the first bottle body and the second bottle body are filled with fire extinguishing agent, and the first bottle body is separated from top to bottom into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detonation chamber, an excitation chamber and a primer fire. The fir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ing pin,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ing pin keeps clearance with the primer. The throwing type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can be used for fire extinguishing on flat land, vertical structure and slope land, can avoid the high danger of close operation of hand-held fire extinguisher operators, and can solve the rolling problem accompanied by triggering delay when the lead type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extinguishes fire on vertical structure and slope land. It is very easy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投掷式灭火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灭火器材
,尤其是涉及一种投掷式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每逢秋、冬干燥季节,全国范围内常发生楼、堂、场、馆,甚至森林火灾,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当前楼堂场馆配置的消防器材主要是泡沫灭火器,需要人员手持灭火器近距离对准起火点进行灭火喷射,或是通过消防栓将水喷向着火点,以实施消防。其中手持泡沫灭火器的消防措施,对操作人员而言,近距离处于烟火环境中,危险性较大;而用水消防常造成次生损失,不利于电气设施、图书档案资料等内部财物的保护。特别是对于纵向火灾,如楼房外立面、山林坡地等,非专业人员几乎无能为力,而待消防员赶到后又常错过了最佳灭火时机。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基于含能材料的发射性能,开发一种投掷式瞬发灭火装置,在本装置触及目标瞬间,填充其中心位置的含能材料被引爆,将外壳炸碎的同时,灭火剂被喷出,实现对目标的消防灭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消防器材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投掷式灭火装置。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含能材料的点火、爆炸行为及相应的做功能力,设计一种被投掷触及目标物瞬间,碰撞机械能引爆瞬发剂,其释放能量触发底火,进而引爆主装药,将外壳炸碎,同时灭火剂被抛出的投掷式灭火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投掷式灭火装置包括密闭且套装在一起的第一瓶体和第二瓶体,所述第一瓶体设于第二瓶体内部,所述第一瓶体与第二瓶体之间为灭火剂填充室,第一瓶体自上而下被分隔为相对独立的引爆室、激发室、底火和主爆炸室,所述激发室内设有撞针,所述撞针的下端与底火保持间隙。优选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投掷式灭火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撞针与底火,所述撞针的下端插入弹簧中。优选的,所述撞针包括第一针帽、第二针帽和针杆,所述针杆连接第一针帽和第二针帽并朝第二针帽的方向延伸至弹簧中。优选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投掷式灭火装置还包括保险栓和套装于激发室内壁的支撑筒,所述保险栓包括横贯所述支撑筒径向的隔离部和自隔离部外缘延伸至所述第一瓶体外的延伸部,所述隔离部的一端设有凹槽且凹槽由第一针帽和第二针帽之间插入。优选的,所述延伸部设有拉环,所述保险栓由柔性材料制成,更优选的,所述保险栓为金属薄片。优选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投掷式灭火装置还包括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包括定位环本体、定位孔和卡槽,所述第一针帽的厚度与定位环本体厚度相同,所述第一针帽与定位孔相配合;所述底火的上表面设有凸缘,所述针杆底部的针尖对准凸缘。优选的,所述底火的底部设有凸部,所述凸部朝底火的上表面方向凸出。优选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投掷式灭火装置的第一瓶体和第二瓶体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更优选的,由隔燃、阻燃类塑料或树脂等制成。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投掷式灭火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操作人员无需近距离灭火,降低危险性;2)操作步骤简单,只需操作人员进行抓取、投掷动作,极易使用;3)适用于平地、垂直结构及坡地等各类火灾现场的灭火。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投掷式灭火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二实施例的投掷式灭火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撞针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保险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定位环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支撑筒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瓶体;2.第二瓶体;3灭火剂填充室;4.引爆室;5.激发室;6.底火;601.凸缘;602:凸部;7.主爆炸室;8:撞针;8201:第一针帽;8202:第二针帽;8203:针杆;9.保险栓;901:隔离部;902:凹槽;903.延伸部;904:拉环;10.定位环;1001:定位环本体;1002:定位孔;1003:卡槽;11.弹簧;12.支撑筒。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投掷式灭火装置包括密闭且套装在一起的第一瓶体1和第二瓶体2,第一瓶体1设于第二瓶体2内部,第一瓶体1与第二瓶体2之间为灭火剂填充室3,第一瓶体1自上而下被分隔为相对独立的引爆室4、激发室5、底火6和主爆炸室7,底火6的上表面设有凸缘601,下表面设有凸部602,所述激发室5内设有撞针8,撞针8的下端正对凸缘601并且与凸缘601保持间隙。引爆室4内装有火工品,所述火工品具有瞬发特征,即在被投掷后,本装置与目标物碰撞机械能能将该火工品起爆,该火工品可以为氯酸钾和赤磷的混合物,也可以掺杂少量干砂。底火6内装有引药,所述引药可以为雷汞、氯酸钾和稳定剂的混合物。主爆炸室7内填充主装药。根据灭火对象的不同,灭火剂填充室3可以装填相应的灭火剂,例如气熔胶、泡沫等。下面将参照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投掷式灭火装置,撞针81与激发室5内壁过盈配合。在投入使用时,将本实施例的投掷式灭火装置投至着火点,引爆室4内的火工品受到撞击后爆炸,驱动撞针81向下运动并敲击凸缘601,底火内6的引药受到撞击后触发主爆炸室7内的主装药爆炸。凸部602有利于聚集底火6的能量以触发主装药。所述主装药起爆后瞬间生成高压气体,炸裂第二瓶体2,灭火剂填充室3内的灭火剂随即喷至消防目标物。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投掷式灭火装置还包括撞针82、保险栓9、定位环10、弹簧11和支撑筒12。如图3所示,所述撞针82包括第一针帽8201、第二针帽8202和针杆8203。所述针杆8203连接第一针帽8201和第二针帽8202并朝第二针帽8202的方向延伸至弹簧11中。如图4所示,所述保险栓9包括隔离部901、凹槽902、延伸部903和拉环904。所述凹槽902的宽度与所述针杆8203外径相配合,所述凹槽902由第一针帽8201和第二针帽8202之间插入。所述延伸部903穿过卡槽1003并沿着第一瓶体1内壁朝瓶体顶部延伸至第一瓶体1外部(图中未示出)。如图5所示,所述定位环10包括定位环本体1001、定位孔1002和卡槽1003。所述第一针帽8201的厚度与定位环本体1001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针帽8201与定位孔1002相配合。定位环10用于对撞针82进行定位,使其针杆8203的针尖能正对凸缘601。图6为支撑筒12的结构示意图,支撑筒12用于支撑保险栓9,同时隔离引爆室4、保险栓9和撞针82落在弹簧11上的压力,避免弹簧11在正常状态下被压缩,进而避免撞针82敲击凸缘601。在正常状态下,所述保险栓9的作用是卡住撞针82,当引爆室4内的火工品在储运过程中因振动、跌落等意外而发生爆炸时,其爆炸能被保险栓9隔离,进而避免撞针82压缩弹簧11并敲击凸缘601,从而避免底火6内的引药及主爆炸室7内的主装药被引爆。如果引爆室4内的火工品意外爆炸,则更换引爆室4即可。在投入使用时,操作人员将保险栓9抽出,并将本实施例的投掷式灭火装置投掷出去,碰到目标物时,引爆室4内的火工品受碰撞机械能触发爆炸,驱动撞针82压缩弹簧11,针杆8203敲击凸部601,底火6内的引药受到撞击后爆炸,触发主爆炸室7内的主装药爆炸。所述主装药起爆后瞬间生成高压气体,炸裂第二瓶体2,灭火剂填充室3内的灭火剂随即喷至消防目标物。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投掷式灭火装置,消防操作步骤简单,并且无需消防员近距离灭火,降低了消防员的危险程度,适用于平地、垂直结构及坡地等各类火灾现场的灭火。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不以附图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思想所做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投掷式灭火装置,包括密闭且套装在一起的第一瓶体和第二瓶体,所述第一瓶体设于第二瓶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瓶体与第二瓶体之间为灭火剂填充室,第一瓶体自上而下被分隔为相对独立的引爆室、激发室、底火和主爆炸室,所述激发室内设有撞针,所述撞针的下端与底火保持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掷式灭火装置,包括密闭且套装在一起的第一瓶体和第二瓶体,所述第一瓶体设于第二瓶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瓶体与第二瓶体之间为灭火剂填充室,第一瓶体自上而下被分隔为相对独立的引爆室、激发室、底火和主爆炸室,所述激发室内设有撞针,所述撞针的下端与底火保持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掷式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撞针与底火,所述撞针的下端插入弹簧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掷式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撞针包括第一针帽、第二针帽和针杆,所述针杆连接第一针帽和第二针帽并朝第二针帽的方向延伸至弹簧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掷式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险栓和套装于激发室内壁的支撑筒,所述保险栓包括横贯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艳恕江满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