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石渊专利>正文

缝纫机传动结构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4802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缝纫机传动结构的改良,系将传动的驱动马达直接配置在缝纫机的机体上,主要包括:一机体主轴,其后方直接串设一驱动马达,并于该驱动马达与机体主轴之间设有散热叶轮,又该机体主轴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一针杆驱动轴,其一端设有第二皮带轮;一底纱驱动轴,其一端设置第三皮带轮,以及;一传动皮带,圈绕配置在第一、二、三皮带轮上;通过上述组成构件,让驱动马达可直接相连配置在机体上成一体以缩小组合空间,且机体主轴又可以单一传动皮带同时连动底纱驱动轴及针杆驱动轴,整体结构较为精简组装更为容易,而可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噪音及故障的目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缝纫机传动结构的改良,系以精简的传动构件配置,使得 组装容易维修方便,而可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噪音及故障的目的。
技术介绍
按,缝纫机为制衣工业不可或缺的主要设备,早期传统的缝纫机需通过人力踩 踏方能维持机器的正常运转,随时代进步目前无论工业用或家用小型的缝紉机皆已 采用自动马达为其动力,不但制造操作上更为方便,且机器行进也更趋顺畅稳定, 使车缝,品质明显大幅提升。另外,为能符合各种制衣车缝上的需求,传统缝纫机也由原先单纯结构设计,而衍生出各式不同特殊功能的加工机具,其相关产品在业界不断积极研发下,历来已有许多改良,并申请获准取得专利。虽然其各部功能结构一直改良进步,但现有习式的缝纫机其传动马达仍旧是配置在机台面下居多,致使其传动机构连结配置较为复杂,如图1所示,其在设计上 存在有下列的缺点-1 .因为其马达配置在机台面下方,所以机台面上必须加设剖孔,方可供皮带 上穿与传动主轴相连,结构走距长较占空间。2.其传动主轴上至少配置有二个皮带轮及二皮带,方能分别带动使底纱驱动 轴及针杆驱动轴跟着运转,由于零件过多组装较为麻烦,马达运转时零件与零件间 不但容易产生震动噪音及发生故障,其马达同样也容易因受力不当产生高温而发生 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传动结构的改良,以改善上述习用缝 纫机所存在的缺失,通过精简的传动构件,除可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并可让 缝纫机组装更为容易,产品不但耐用又可方便操作与维修。为达到前述目的,本技术一种缝纫机传动结构的改良,系将传动的驱动马 达直接配置在缝纫机的机体上,主要包括 一机体主轴,其后方直接串设一驱动马 达,并于该驱动马达与机体主轴之间设有散热叶轮,又该机体主轴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 一针杆驱动轴,其一端设有第二皮带轮; 一底纱驱动轴,其一端设置第三皮 带轮,以及; 一传动皮带,圈绕配置在第一、二、三皮带轮上;其中,该机体的下机体后方设有一以供马达前段及散热叶轮伸入组装的隔间, 马达轴与机体主轴间通过一轴套串接固定。其中,该机体主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及固定件串组于机体上;该针杆驱动轴 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轴承及固定件,其中该针杆驱动轴一边并外接设有手动轮;而 该底纱驱动轴的另一端设有轴承及固定件,终端并结合一凸轮。本技术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组成构件,让驱动马达可直接相连配置在机体 上成一体以縮小组合空间,且机体主轴又可以单一传动皮带同时连动底纱驱动轴及 针杆驱动轴,整体结构较为精简组装更为容易,而可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噪音 及故障。为使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构成内容及其他特点,兹举本技术较具体 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以下所述。附图说明图l:为习用缝纫机的内部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外观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2 图4所示,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缝纫机传动结构的改良,系 将传动的驱动马达2 0直接配置在缝纫机的机体6 0上,其主要包括一机体主轴1 0 ,其后方直接串设一驱动马达2 0 ,并于该驱动马达2 0与机 体主轴1 0之间设有散热叶轮2 3 ,又该机体主轴1 0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1 1 ;一针杆驱动轴3 0 ,其一端设有第二皮带轮3 1 ;一底纱驱动轴4 0,其一端设置第三皮带轮4 1,以及;一传动皮带5 0 ,圈绕配置在第一皮带轮l 1、第二皮带轮3 1 、及第三皮带 轮4 l上;实施时,缝纫机机体6 0的下机体后方设有一隔间6 1 ,以供驱动马达2 0前 段及散热叶轮2 3伸入组装以縮小组合空间,使机体6 0与驱动马达2 0组装成一 体,而其马达轴2 l与机体主轴l 0间通过一轴套2 2串接固定,又该机体主轴 10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l 2及固定件1 3串组于机体6 0上;该针杆驱动轴3 0 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轴承3 2及固定件3 3 ,于针杆驱动轴3 0 —边并外接设有手200820132864.9动轮3 4;而该底纱驱动轴4 0的另一端设有轴承4 2及固定件4 3,终端并结合 一凸轮4 4。藉此,请参见图3、图4所示,使传动的驱动马达2 O可直接相连配置在机体 6 O的下机体上成一体以縮小组合空间,并使整个机体6 O更为稳固,运转时可以 散热叶轮2 3提供散热,且机体主轴1 0又可以单一传动皮带5 0同时连动底纱驱 动轴4 0及针杆驱动轴3 0,整体结构较为精简组装更为容易,可有效达到降低生 产成本,其产品不但耐用又可方便操作与维修;而且利用单一传动皮带5 0的设计, 亦可使机体主轴l 0、针杆驱动轴3 0、及底纱驱动轴4 O传动时没有误差,且因 传动的驱动马达2 0直接配置在缝纫机的机体6 0的下机体后方,使操作时更为稳 固,故可明显减少噪音与避免故障的发生。上列详细说明仅针对本技术的一较佳的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当不能以此限 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熟悉此类技艺的人仕,根据上述说明,及依本申请专 利范围所载的结构特征及在功效上所作等效性的变换或修改,其本质未脱离本实用 新型技艺精神的范畴,均应包含于本技术的专利权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缝纫机传动结构的改良,其将传动的驱动马达直接配置在缝纫机的机体上,其特征在于一机体主轴,其后方直接串设一驱动马达,并于该驱动马达与机体主轴之间设有散热叶轮,又该机体主轴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一针杆驱动轴,其一端设有第二皮带轮;一底纱驱动轴,其一端设置第三皮带轮,以及;一传动皮带,圈绕配置在第一、二、三皮带轮上。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缝纫机传动结构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机体的下机体后方设有一以供马达前段及散热叶轮伸入组装的隔间,马达轴与机体主轴间通过 一轴套串接固定。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缝纫机传动结构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机体主轴的 两端分别设有轴承及固定件串组于机体上;该针杆驱动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轴承 及固定件,其中该针杆驱动轴一边并外接设有手动轮;而该底纱驱动轴的另一端设有轴承及固定件,终端并结合一凸轮。专利摘要一种缝纫机传动结构的改良,系将传动的驱动马达直接配置在缝纫机的机体上,主要包括一机体主轴,其后方直接串设一驱动马达,并于该驱动马达与机体主轴之间设有散热叶轮,又该机体主轴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一针杆驱动轴,其一端设有第二皮带轮;一底纱驱动轴,其一端设置第三皮带轮,以及;一传动皮带,圈绕配置在第一、二、三皮带轮上;通过上述组成构件,让驱动马达可直接相连配置在机体上成一体以缩小组合空间,且机体主轴又可以单一传动皮带同时连动底纱驱动轴及针杆驱动轴,整体结构较为精简组装更为容易,而可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噪音及故障的目的。文档编号D05B69/00GK201241261SQ20082013286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1日专利技术者徐石渊 申请人:徐石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传动结构的改良,其将传动的驱动马达直接配置在缝纫机的机体上,其特征在于: 一机体主轴,其后方直接串设一驱动马达,并于该驱动马达与机体主轴之间设有散热叶轮,又该机体主轴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 一针杆驱动轴,其一端设有第二皮 带轮; 一底纱驱动轴,其一端设置第三皮带轮,以及; 一传动皮带,圈绕配置在第一、二、三皮带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石渊
申请(专利权)人:徐石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