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华专利>正文

多用引线穿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4296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于多种型号的缝纫机针和手缝衣针使用的引线穿针装置。该装置的特点是在一个可以标定出针孔方位的立体基片上装有一枚位置可调的小倒钩针。使用前只要将小倒钩针在立体基片上的位置按照纫线针的种类和型号大小调定,则在实施操作时,倒钩针即能顺利进入账孔,从而,缝纫线可通过倒钩针的倒钩拉进针孔,完成纫线工作。(*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引线穿针的装置,特别是一种既能给缝纫机针纫线,又能给手缝衣针纫线的引线穿针装置。引线穿针,是老年人做缝纫时的一大困难,即使戴上老花镜,也往往难于完成这一简单的工作。目前,市面上虽有一种锡铸的引线穿针器出售,但却只适用于手缝衣针,而对缝纫机针是无济于事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多用引线穿针器,用它,能够方便地给各种型号的缝纫机针和手缝衣针纫线。该引线穿针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了一个可以穿进机针和手缝衣针针孔的小倒钩针,该倒钩针通过特定调节机构安装在一个立体基片上。使用前,只要将小倒钩针在基片上的位置根据纫线针的型号大小一次调定,即可反复使用。使用时,用基片底平面托住针尖(缝纫机针)或针尾(手缝衣针),同时用基片前平面靠住针杆,然后轻轻朝向针孔方向移动,倒钩针即可自动穿进针孔,这时,把线挂在倒钩上,将该装置轻轻回拉,即可将线带进针孔,完成纫线过程。本技术体积小、结构简单,对使用方法亦没有特殊的要求,既不需要给线捻“纫头”,也不需要用眼睛去盯住针孔,只要能看到整个的针体,就可以进行纫线工作,因此,不仅适合于眼神不好的老年人使用,而且对一般的缝纫职工亦有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眼睛疲劳的作用。该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该技术的立体结构图,表示的是利用该技术给缝纫机纫线时的情形。图2是图1的正视图。图3是图1的侧视图。图4是与图1基本原理相同,由图1简化而来的专门用于特定型号的缝纫机针(或手缝衣针)的专用型引线穿针器的立体结构图。参照图1,首先用硬质塑料铸出一个立体基片〔2〕,它有前平面〔6〕、底平面〔7〕、调节孔〔3〕和缺口〔8〕等四个特定结构。在铸好的立体基片〔2〕中,前平面〔6〕和底平面〔7〕应相交成直角,调节孔〔3〕的中部为矩形,上、下两端部为半圆形。接着,再将一根具有良好韧性并能顺利穿进针孔的小倒钩针〔1〕塑铸于针座〔4〕中。最后将针座〔4〕用螺钉〔5〕固定在立体基片的调节孔〔3〕上即成。安装完毕的该多用引线穿针器,其倒钩针〔1〕离开基片底平面〔7〕的距离可以通过螺钉〔5〕在调节孔〔3〕上实现调节,倒钩针〔1〕离开基片前平面〔6〕的距离是在制造时做定的,该距离是0.3~0.5mm。本技术的操作方法以给缝纫机纫线为例叙述如下将螺钉〔5〕松开,使得针座〔4〕能够沿调节孔〔3〕上下移动,调至小倒钩针〔1〕距离底平面〔7〕的距离正好等于机针针孔到针尖的距离时将螺钉〔5〕上紧,这时即可进行纫线操作。纫线时,用底平面〔7〕的前部(靠近缺口〔8〕的一端)托住机针〔10〕的针尖,同时用前平面〔6〕靠住针杆,然后,将该装置轻轻朝向机针针孔方向移动,倒钩针〔1〕的钩尖部分即可穿进针孔,如图1所示。这时,将缝纫线〔9〕挂在倒钩上,再轻轻回拉该装置,缝纫线即可被倒钩针带过针孔。关于图4所示的专用型引线穿针器,其纫线原理和纫线方法与多用型图1完全相同,只是在制造时将图1中的针座〔4〕、螺钉〔5〕和调节孔〔3〕组成的调节机构简化成了固定针座〔11〕的形式。固定针座〔11〕是和立体基片塑铸成一体的,所以,其位置不能调动,因而小倒钩针在基片上的相对位置也是不能调动的,故这种图4所示的专用型结构只能适用于特定型号的缝纫机针(或手缝衣针),不具有通用性,但其优点是生产成本低。值得说明的是,在以上所述中,小倒钩针〔1〕既可以直接塑铸于针座〔4〕或固定针座〔11〕中,又可以在塑铸位置上先塑出一个安针的小孔,然后用胶粘剂将小倒钩针固定上去。权利要求1.引线穿针的装置,特别是一种既能给缝纫机针纫线,又能给手缝衣针纫线的引线穿针装置,该装置的关键是利用了一个可以顺利穿进针孔的小倒钩针和一个可以标定出针孔方位的立体基片,其特征在于a、小倒钩针塑铸于针座中;b、针座通过螺钉连结在立体基片的调节孔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小倒钩针〔1〕离开基片底平面〔7〕的距离可通过螺钉〔5〕来调节,离开基片前平面〔6〕的距离在制造时做定为0.3~0.5mm。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于多种型号的缝纫机针和手缝衣针使用的引线穿针装置。该装置的特点是在一个可以标定出针孔方位的立体基片上装有一枚位置可调的小倒钩针。使用前只要将小倒钩针在立体基片上的位置按照纫线针的种类和型号大小调定,则在实施操作时,倒钩针即能顺利进入针孔,从而,缝纫线可通过倒钩针的倒钩拉进针孔,完成纫线工作。文档编号D05B87/00GK2051234SQ8920580公开日1990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1989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1989年7月10日专利技术者李建华 申请人:李建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引线穿针的装置,特别是一种既能给缝纫机针纫线,又能给手缝衣针纫线的引线穿针装置,该装置的关键是利用了一个可以顺利穿进针孔的小倒钩针[1]和一个可以标定出针孔方位的立体基片[2],其特征在于:a、小倒钩针[1]塑铸于针座[4]中;b、 针座[4]通过螺钉[5]连结在立体基片[2]的调节孔[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