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一忠专利>正文

多功能衣车针、手缝针引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4092 阅读:7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引线器。由器壳、拉板、压板、下钩针、刀片、上钩针、弹簧、储针孔、引线孔、定针孔等部件组成,在器壳里设置拉板及压板,并由转轮定位,在器壳上设置定针孔及引线孔,在拉板上设置下钩针与刀片,在压板上设置上钩针,弹簧及储针孔,上钩针钩端设置于引线孔里,引线孔与定针孔垂直相通;采用机械对位方式,简便快捷,还具有储针与切线功能。(*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引线器。已有的引线器一种是采用啦叭口导线的引线器,但它是靠线的一定硬度直接穿过针孔的,对于软质的表面有绒毛的尼龙线则很难穿过细小的针孔,另一种是用金属线材做的可变形的“ ”形引线器,它是靠人的视力和手直接把“ ”形成圈尖端穿过针孔,然后把线穿进线圈,拉出线圈时,便把线穿进针孔里,这种引线器,穿线难度仍然大,不快捷,不适于视力差的中、老年人使用;且上述引线器,不具有储针、切线的功能。本技术的目的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能引各种线、多条线且具有储针、切线功能的多功能衣车针、手缝针引线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的措施来实现先制作引线器器壳,在器壳里设置拉板及压板,拉板及压板由转轮定位于器壳里的下端,可自由地拉与压,器壳上设置定针孔与引线孔,并垂直相通,压板上设置上钩针与弹簧,上钩针钩端设置于引线孔里压板里还设置储针孔,拉板上设置下钩针与刀片。本技术特点一是本引线器钩针穿进针孔,采用机械对位方式,百发百中,不须靠视力和手来对位,老、中、青都适用,钩针穿针孔,简便快捷,工作效率高。二是钩针是开口的而不是封闭的,线放在钩针上是用搭的方式而不是用穿的方式,尤其是搭多条线比穿多线容易,故上线简便快捷。三是除有引线功能外,还具有储针、切线功能。附图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右视图;图2是本技术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沿A-A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俯视图。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参照附图1-5,本技术由器壳1、定针孔2、引线孔3、定位槽4、下钩针5、刀片6、拉板7、转轮8、压板9、上钩针10、储针孔11、定位柱12、弹簧13、卡柱14、卡位15、储针口16组成,在器壳1里设置拉板7及压板9,拉板7及压板9由转轮8定位于器壳1里下端,拉板与压板可自由地拉出与压进,在器壳1上设置定针孔2及引线孔3,定针孔2与引线孔3垂直相通,在器壳1上还设置定位槽4、卡位15、储针口16,在拉板7上设置下钩针5及刀片6;在压板9上设置上钩针10、储针孔11、弹簧13,上钩针10钩端设置于引线孔3里,弹簧13由设置于器壳1上的定位槽4及设置于压板9上的定位柱12定位。使用方法手缝针——(1)先将针放入引线孔,针孔向下;(2)压入压板,使上钩针穿过针孔;(3)把线挂在钩针上,松开压板,抽针即可;(4)如线拉不动,再把压板压入,使线脱钩;(5)储针时,压板压入,将针通过储针口放入储针孔,取出同样方法。衣车针——(1)将下钩针套入衣车针针孔,线挂在上钩针上,顺手把引线器抽开即可;(2)切线时,将线挂在刀片上。权利要求一种多功能衣车针、手缝针引线器,其特征是该引线器由器壳(1)、定针孔(2)、引线孔(3)、下钩针(5)、刀片(6)、拉板(7)、转轮(8)、压板(9)、上钩针(10)、储针孔(11)、弹簧(13)组成,在器壳(1)里设置拉板(7)及压板(9),拉板(7)及压板(9)由转轮(8)固定于器壳(1)里,在拉板(7)上设置下钩针(5)及刀片(6),在压板(9)上设置上钩针(10)、储针孔(11)及弹簧(13),在器壳(1)上设置定针孔(2)及引线孔(3),定针孔与引线孔垂直相通。专利摘要引线器。由器壳、拉板、压板、下钩针、刀片、上钩针、弹簧、储针孔、引线孔、定针孔等部件组成,在器壳里设置拉板及压板,并由转轮定位,在器壳上设置定针孔及引线孔,在拉板上设置下钩针与刀片,在压板上设置上钩针,弹簧及储针孔,上钩针钩端设置于引线孔里,引线孔与定针孔垂直相通;采用机械对位方式,简便快捷,还具有储针与切线功能。文档编号D05B87/00GK2467543SQ01213598公开日2001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6日专利技术者朱一忠 申请人:朱一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衣车针、手缝针引线器,其特征是该引线器由器壳(1)、定针孔(2)、引线孔(3)、下钩针(5)、刀片(6)、拉板(7)、转轮(8)、压板(9)、上钩针(10)、储针孔(11)、弹簧(13)组成,在器壳(1)里设置拉板(7)及压板(9),拉板(7)及压板(9)由转轮(8)固定于器壳(1)里,在拉板(7)上设置下钩针(5)及刀片(6),在压板(9)上设置上钩针(10)、储针孔(11)及弹簧(13),在器壳(1)上设置定针孔(2)及引线孔(3),定针孔与引线孔垂直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一忠
申请(专利权)人:朱一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