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细胞柱塑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340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细胞柱塑形装置,包括:塑形管,上盖,底盖以及推出杆;所述塑形管包括: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上部腔体的下端与下部腔体的上端连接;所述上部腔体的上端设有上部管口,上部管口与上盖相连接;所述下部腔体的下端设有下部管口,下部管口与底盖相连接;所述推出杆从上部管口进入沿着塑形管中轴线恰好通过下部腔体,将离心成型后的细胞柱推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使用细胞柱塑形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是一种细胞收集装置,具体是一次性使用细胞柱塑形装置。
技术介绍
在细胞生物学研究和细胞病理学
内,通常会将细胞样品制作成团块,然后采用石蜡包埋,使得细胞不再直接曝露于空气或者固定液中,从而能较长时间保存细胞内的组分,是实验室常用的细胞样品保存方法。现有的细胞团块采用标准锥底离心管收集的方式进行收集,具体步骤为:将细胞悬液置于离心管,经高速离心,弃去上清后,小心磕出并收集浓缩后的细胞团块。现有的标准锥底离心管收集细胞团块的方法,存在一些缺陷,不利于收集标准可控的细胞团块:1)由于标准锥底离心管底部为锥形,因此收集后的细胞团块为锥体,使得细胞团块沿锥体中心轴方向上的横截面不一致,导致每张石蜡切片所含的细胞样品组分含量不一致,不利于标准化分析;2)弃上清之后,位于离心管底的细胞团块不方便取出,而且取出过程中容易损坏细胞团块。由于现有的技术方法,获得的细胞团块横截面尺寸不均一,且收集过程中容易对细胞团块造成损害,影响后续细胞组分分析结果的一致性。考虑到上述客观不足及缺点,设计了本技术。具体的讲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的细胞柱塑形装置,此细胞柱塑形装置由一个可用于离心细胞悬液并使细胞沉降形成细胞柱的塑形管、一个用于密封塑形管的上盖、一个用于密封塑形管的底盖,以及一根用于推出塑形细胞柱的推出杆组成。盖上底盖,将细胞悬液加入该塑形管,再盖上顶盖,离心弃上清后,用推出杆将离心沉积形成的细胞柱推出,完成细胞团块的收集。可获得完整的细胞柱,并可对细胞柱的直径(横截面)进行标准化控制。采用本技术制作细胞团块,具有标准化程度高、对细胞团块损害小的特点,能够客观满足科研及临床使用者制作高质量标准化细胞石蜡切片的需求。团块制作完成后,可做石蜡切片,用于细胞样品中的组分分析。切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尤其是做定量分析。因此有必要获得体积标准可控、一致性强并且对细胞样品损害少的高质量细胞团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了一次性使用细胞柱塑形装置,克服了或者基本上缓解了与现有技术有关的上述问题和/或其他问题。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次性使用细胞柱塑形装置,包括:塑形管1,上盖2,底盖3以及推出杆4;所述塑形管1包括:上部腔体5和下部腔体6,上部腔体5的下端与下部腔体6的上端连接;所述上部腔体5的上端设有上部管口7,上部管口7与上盖2相连接;所述下部腔体6的下端设有下部管口8,下部管口8与底盖3相连接;所述推出杆4从上部管口7进入沿着塑形管1中轴线恰好通过下部腔体6,将离心成型后的细胞柱推出。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部管口7和下部管口8处均设有外螺纹。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盖2和底盖3的内侧均设有内螺纹,分别与上部管口7处的外螺纹和下部管口8处的外螺纹紧密配合。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塑形管1用于存储经离心后的细胞混合悬液的上清液,离心后,沿下部管口8往上,形成细胞柱,细胞柱长度原则上不会超过下部腔体6的长度。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推出杆4包括:杆体,杆体的直径略小于下部腔体6的管内径。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推出杆4包括:推出杆杆体4.1和推出杆杆头4.2,所述推出杆杆头4.2的直径略大于推出杆杆体4.1的直径,推出杆杆体4.1的直径略小于下部腔体6的管内径,方便将离心成型后的细胞柱推出。本技术可配套使用于细胞样品石蜡切片制作,实现了标准可控、对细胞样品损害少的细胞样品团块的收集。与已有的装置相比,本技术的技术特点有:1、柱形管底设计,可用于离心形成尺寸标准可控的细胞柱团块;2、带螺纹盖帽的通底离心管及推出杆设计,便于离心完成后细胞团块的顶出;3、可高效分离纯化细胞而对细胞的损伤很小;4、独特的离心固定装置,方便样本的成型及后续处理;5、两端可分离盖的设计,更便于成型的细胞团取出,提高了实验成功率和实验效率。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是一次性使用细胞柱塑形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塑形管的结构放大视图;图3是推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推出杆另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说明:1、塑形管,2、上盖,3、底盖,4、推出杆,4.1推出杆杆体,4.2、推出杆头,5、上部腔体,6、下部腔体,7、上部管口,8、下部管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细胞柱塑形装置,包括:塑形管1,上盖2,底盖3以及推出杆4;所述的塑形管1包括:上部腔体5和下部腔体6,上部腔体5的下端与下部腔体6的上端连接;所述上部腔体5的上端设有上部管口7,上部管口7与上盖2相连接;所述下部腔体6的下端设有下部管口8,下部管口8与底盖3相连接;所述的推出杆4从上部管口7进入沿着塑形管1中轴线恰好通过下部腔体6,将离心成型后的细胞柱推出。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部管口7和下部管口8处均设有外螺纹。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盖2和底盖3的内侧均设有内螺纹,分别与上部管口7处的外螺纹和下部管口8处的外螺纹紧密配合。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塑形管1用于存储经离心后的细胞混合悬液的上清液,离心后,沿下部管口8往上,形成细胞柱,细胞柱长度原则上不会超过下部腔体6的长度。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推出杆4包括:推出杆杆体4.1,推出杆杆体4.1的直径略小于下部腔体6的管内径。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推出杆4包括:推出杆杆体4.1和推出杆杆头4.2,所述推出杆杆头4.2的直径略大于推出杆杆体4.1的直径,推出杆杆体4.1的直径略小于下部腔体6的管内径,方便将离心成型后的细胞柱推出。实施例一次性使用细胞柱塑形装置,包括:塑形管1长15cm;上盖2内直径1.5cm、外直径1.7cm、高2cm;底盖3内直径0.5cm、外直径0.7cm、高2cm;推出杆4长20cm,杆体直径0.5cm;所述塑形管1由上部腔体5和下部腔体6组成,上部腔体5长9cm,下部腔体6长6cm;所述上部腔体5直径1.5cm,上端有上部管口7可以与上盖2相连接;所述下部腔体6下端有下部管口8直径0.5cm,可以与底盖3相连接;所述推出杆4恰好通过下部腔体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塑形管1的上部腔体5和下部腔体6的端处均设有3圈外螺纹。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盖2和底盖3上有2圈内螺纹,能分别与上部管口7的外螺纹和下部管口8的外螺纹紧密配合。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塑形管1可存储经离心后的细胞混合悬液的上清液,离心后,沿下部管口8往上,形成细胞柱,细胞柱长度原则上不会超过下部腔体6的长度6cm。使用的时候,将底盖3拧在下部腔体6的下部管口8处,拧紧;然后将待分离细胞混悬液从上部管口7装入塑形管1,然后将上盖2拧在上部管口7,拧紧;然后放置在离心机里面进行离心,以10-15ml为一次,1000rpm/min转数,离心5分钟。分次离心35次,前33次按照每管离心10-15ml的体积,第34次离心5ml的体积,第35次,将前34次离心后获得的细胞团重新混合在第35次的离心管里面,加入细胞悬浮液,充分混匀后,进行离心,以1000rpm/min转速,离心5分钟。5分钟后,停止离心,拧开上盖2,从上部管口7处倒出离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使用细胞柱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塑形管(1),上盖(2),底盖(3)以及推出杆(4);所述塑形管(1)包括:上部腔体(5)和下部腔体(6),上部腔体(5)的下端与下部腔体(6)的上端连接;所述上部腔体(5)的上端设有上部管口(7),上部管口(7)与上盖(2)相连接;所述下部腔体(6)的下端设有下部管口(8),下部管口(8)与底盖(3)相连接;所述推出杆(4)从上部管口(7)进入沿着塑形管(1)中轴线恰好通过下部腔体(6),将离心成型后的细胞柱推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使用细胞柱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塑形管(1),上盖(2),底盖(3)以及推出杆(4);所述塑形管(1)包括:上部腔体(5)和下部腔体(6),上部腔体(5)的下端与下部腔体(6)的上端连接;所述上部腔体(5)的上端设有上部管口(7),上部管口(7)与上盖(2)相连接;所述下部腔体(6)的下端设有下部管口(8),下部管口(8)与底盖(3)相连接;所述推出杆(4)从上部管口(7)进入沿着塑形管(1)中轴线恰好通过下部腔体(6),将离心成型后的细胞柱推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细胞柱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管口(7)和下部管口(8)处均设有外螺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细胞柱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和底盖(3)的内侧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爽施建春叶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旌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