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277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3:30
本申请提供一种印刷装置,该印刷装置可以容易且顺利地进行测试印刷。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印刷部,向记录介质喷出墨水进行印刷;输送带,具有载置部,所述载置部载置在进行所述印刷之前喷出所述墨水进行测试印刷的测试介质;引导部,在将所述测试介质载置于所述载置部时,所述引导部将所述测试介质引导至所述载置部。此外,所述测试介质优选为比所述记录介质刚性高的介质。

Printing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printing device which can be easily and smoothly tested for printing. A printing device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printing unit is printed by spraying ink to a recording medium; a conveyor belt, a carrier, and a test medium loaded with the ink before the printing is carried for testing and printing; the guide part is placed at the loading part when the test medium is loaded. The guiding part guides the test medium to the loading part. Furthermore, the test medium is preferably a medium with a higher rigidity than the recording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在记录介质上给予墨水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从以往开始就被使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印刷装置具备:输送部件,输送记录介质;印刷部,具有一边沿着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做往复运动一边在被输送的记录介质上喷出墨水的多个喷嘴。在这样的印刷装置中,在记录介质上进行印刷之前,在测试介质上进行测试印刷,基于测试印刷的结果,修正各个喷嘴的喷出位置。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作为测试介质使用与记录介质相同材料的介质,在测试印刷时,进行将测试介质填充于装置或者使其与装置脱离这样的动作是比较困难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040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9330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容易且顺利地进行测试印刷,即使在记录介质为织物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准确的喷出位置的调整的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通过下述本技术达成这样的目的。本技术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印刷部,向记录介质喷出墨水进行印刷;输送带,具有载置部,所述载置部载置在进行所述印刷之前喷出所述墨水进行测试印刷的测试介质;引导部,在将所述测试介质载置于所述载置部时,所述引导部将所述测试介质引导至所述载置部。由此,通过引导部可以将测试介质容易且顺利地载置于载置部。因此,可以容易且顺利地进行测试印刷。优选的是,本技术的印刷装置具备盖,所述盖覆盖所述输送带以及所述印刷部,所述引导部为设置于所述盖的开口部。由此,经由开口部可以将测试介质容易且顺利地载置于载置部。优选的是,在本技术的印刷装置中,所述开口部相比所述印刷部设置于所述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一般而言,相比印刷部在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各个部。通过将开口部设置于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在经由开口部将测试介质载置于载置部时,可以防止各个部件阻碍该操作。此外,在设置织物的情况下,测试介质设置于该织物上或没有粘贴织物的输送带上的空白部分,但是如果从下游侧进行设置时,应反转输送带,已经印刷完的部分与清洁前的输送带再接触可能会产生污染。通过将其设置于上游侧,能够防止这样的问题。优选的是,在本技术的印刷装置中,所述引导部具有平面部,所述平面部在所述输送带中被支承部件支承并且比所述测试介质宽。由此,可以简单且准确地进行将测试介质载置于载置部。优选的是,在本技术的印刷装置中,具有从内侧支承所述输送带的支承部,所述输送带中的被所述支承部支承的部分作为所述载置部发挥功能。由此,可以容易且稳定地进行将测试介质载置于载置部的操作和使测试介质从载置部脱离的操作。优选的是,在本技术的印刷装置中,所述支承部为比所述输送带刚性高的板状。由此,可以更容易且稳定地进行将测试介质载置于载置部的操作和使测试介质从载置部脱离的操作。优选的是,在本技术的印刷装置中,所述输送带绕挂在旋转的两个辊上,在进行所述测试印刷期间,所述输送带的俯视下,所述测试介质位于所述各个辊之间。由此,可以防止对测试介质增加张力。因此,可以进一步高精度地进行测试印刷。优选的是,在本技术的印刷装置中,还具有扫描仪,所述扫描仪相比所述印刷部设置于所述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并且将喷出所述墨水的所述测试介质作为图像读取。由此,在测试印刷结束后,可以用扫描仪自动地进行读取工序。优选的是,在本技术的印刷装置中,所述测试介质比所述记录介质刚性高。由此,可以使测试介质比记录介质更难变形,可以比在记录介质上实施印刷更准确地进行测试印刷。此外,在测试印刷后,由于进行测量、观察时变形也比较少,因此可以更准确地进行测量、观察。特别是,在具有黏性的输送带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剥离时的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本技术的印刷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概略侧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主要部件的框图。图3为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进行测试印刷的状态的概略构成图,为示出将测试介质载置于载置部的状态的图。图4为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进行测试印刷的状态的概略构成图,为示出测试印刷完成了的状态的图。图5为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进行测试印刷的状态的概略构成图,为示出将测试介质从载置部取出的状态的图。图6为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所具有的字车单元(CarriageUnit)的图。图7为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所具有的字车单元的图。图8为示出图7所示的字车单元所具有的喷头在去程形成测试印刷图案的状态的图。图9为示出图7所示的字车单元所具有的喷头在回程形成测试印刷图案的状态的图。图10为示出在测试介质上形成测试印刷图案的状态的图。图11为示出在测试介质上形成测试印刷图案的状态的图。图12为示出在测试介质上形成测试印刷图案的状态的图。图13为示出读取了测试印刷图案上的线的图像的一部分的图。图14为测试介质的俯视图,为示出线的中心坐标的图。图15为示出第一修正以及第二修正的喷头的喷出位置的修正量的表。图16为示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所具有的控制部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图17为示出本技术的印刷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概略侧视图。图18为示出测试印刷图案的一个例子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印刷装置;2干燥部;3送出装置;4卷绕装置;5支承装置;11机台;12输送部;13印刷部;14升降机构;15控制部;16支承部;17载置部;18盖;19扫描仪;21室;22线圈;31送出辊;32拉紧器;41卷绕辊;42拉紧器;44拉紧器;51主动辊;52从动辊;53无端输送带;54加压辊;100墨;130字车单元;131喷头;131B喷头单元;131C喷头单元;131M喷头单元;131Y喷头单元;132喷头;132a喷头;132b喷头;132c喷头;132d喷头;132e喷头;132f喷头;132g喷头;132h喷头;132i喷头;132j喷头;132k喷头;132L喷头;132m喷头;132n喷头;132o喷头;132p喷头;133喷嘴;151CPU;152存储部;181开口部;200测试介质;G1第一组;G2第二组;G3第三组;L线;P测试印刷图案;P1测试印刷图案;P2测试印刷图案;P3测试印刷图案;S101步骤;S102步骤;S103步骤;S104步骤;S105步骤;W工作;X1中心坐标;X2中心坐标;X3中心坐标;X4中心坐标;X5中心坐标;X6中心坐标;X7中心坐标;X8中心坐标;X9中心坐标;X10中心坐标;X11中心坐标;X12中心坐标;X13中心坐标;X14中心坐标;X15中心坐标;X16中心坐标;X1’中心坐标;X2’中心坐标;X3’中心坐标;X4’中心坐标;X5’中心坐标;X6’中心坐标;X7’中心坐标;X8’中心坐标;X9’中心坐标;X10’中心坐标;X11’中心坐标;X12’中心坐标;X13’中心坐标;X14’中心坐标;X15’中心坐标;X16’中心坐标;Xmax坐标;Xmin坐标;α51箭头;α51'箭头;α130箭头;α130'箭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所示的适宜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为示出本技术的印刷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概略侧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主要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印刷部,向记录介质喷出墨水进行印刷;输送带,具有载置部,所述载置部载置在进行所述印刷之前喷出所述墨水进行测试印刷的测试介质;引导部,在将所述测试介质载置于所述载置部时,所述引导部将所述测试介质引导至所述载置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07 JP 2016-237334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印刷部,向记录介质喷出墨水进行印刷;输送带,具有载置部,所述载置部载置在进行所述印刷之前喷出所述墨水进行测试印刷的测试介质;引导部,在将所述测试介质载置于所述载置部时,所述引导部将所述测试介质引导至所述载置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装置具备盖,所述盖覆盖所述输送带以及所述印刷部,所述引导部为设置于所述盖的开口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相比所述印刷部设置于所述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具有平面部,所述平面部是所述输送带中被支承部件支承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彻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