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2610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2:33
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属于冶金设备节能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保温复合盖、铰链座、揭盖升降小车、移盖车装置及高温液态容器;铰链座固定焊接在高温液态容器上;保温复合盖与铰链座可开合方式铰接,保温复合盖在高温液态容器上,起到保温作用,倾倒时自动打开满足高温液体的倾倒;保温复合盖上方有揭盖升降小车;揭盖升降小车安装在移盖车装置上;移盖车装置在高温液态容器的一侧。优点在于,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倾倒时也无需摘盖,安全、便捷、投入少、见效快。

A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compound cover uncover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compound cover and uncover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for metallurgical equipment. It includes the heat preservation compound cover, the hinge seat, the lift lifting small car, the moving cover car device and the high temperature liquid container; the hinge seat is fixed on the high temperature liquid container; the heat preservation compound cover and the hinge seat can be articulated in a way of hinges. The heat preservation compound cover is on the high temperature liquid container, and the heat preservation function can be automatically opened to meet the high temperature liquid when dumped. There is a lift trolley on the top of the insulation cover; the lift truck is installed on the device of the moving cover, and the device is on one side of the high temperature liquid contain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a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consumption,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no need to remove the lid when dumping, which is safe, convenient, less investment and quick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
本技术属于冶金设备节能环保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家政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对工业生产中节能减排的大力度治理,国内冶金行业及重工业都受到影响,纷纷寻求高新技术进行设备的升级改造。本技术就是为了国内冶金行业钢铁厂进行技术升级工艺改造--给铁包及铁水罐全程加盖提出的一种新式加揭盖装置。目前,由于技术瓶颈和国内的铁包铁水罐加盖多为半程加盖,即保温盖安放在机车上,铁包及铁水罐离开机车就没有保温盖了,铁包及铁水罐倾倒完铁水后到回到机车转运过程中高温红热内衬完全暴露在大气中,温度损失的最快的几分钟没有加保温盖造成热能损失同时散发烟气对环境造成影响。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能够使保温盖除接受钢水时,其余时间全程盖在铁包及铁水罐上,其是一种大小盖配合式的复合盖结构,铁包及铁水罐接受铁水时将小盖打开,更有效减少高温红热内衬暴露于大气中,从而达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目的。同时该大小盖配合式复合盖技术的应用,在铁包及铁水罐在倾倒时也无需摘盖,安全、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解决了炼铁工艺中铁包及铁水罐保温盖无法在除接受铁水以外的时间全程盖在铁包及铁水罐上的问题。适用于高温液态容器如钢包、铁包、铁水罐及鱼雷罐等高温罐体增加保温盖节能改造项目。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包括保温复合盖1、铰链座2、揭盖升降小车3、移盖车装置4及高温液态容器5;铰链座2固定焊接在高温液态容器5上;保温复合盖1与铰链座2可开合方式铰接,保温复合盖1在高温液态容器5上,起到保温作用,倾倒时自动打开满足高温液体的倾倒;保温复合盖1上方有揭盖升降小车3;揭盖升降小车3安装在移盖车装置4上;移盖车装置4在高温液态容器5的一侧。保温复合盖1由大盖锁挂11、大盖本体12、阻隔梁13、异形轴14、对中导向块15、小盖锁挂16、小盖本体17、提升臂18及导向架19组成;大盖锁挂11为两个,固定焊接在大盖本体12的一端,中心距2100~2400mm;大盖本体12下部为钢板焊接而成的圆形壳体,壳体内焊接锚固钉,填充耐火材料,圆形壳体上方为H型钢框架结构,与圆形壳体焊接;大盖本体12中间开方形口,留作接受高温液体用,方形口内沿有阶梯形的耐火材料,上部大口尺寸为1100~1300mm×1500~1700mm、下部小口尺寸单边小于上部大口90~110mm,阶梯高差85~90mm;阻隔梁13焊接在大盖本体12的H型钢框架结构上,与大盖锁挂11相对的一端;异形轴14为两个,焊接在大盖本体12上部靠近大盖锁挂11侧的H型钢框架结构上,中心距1600~1800mm;对中导向块15为四个楔形导向块,成“八”字形焊接在大盖本体12的H型钢框架上开口两侧位置,对中导向块15外侧尺寸为1400~1500mm;小盖锁挂16为两个,焊接在小盖本体17的一端,中心距1600~1800mm,与异形轴14相匹配;小盖本体17在大盖本体12上,小盖本体17下部为钢板焊接而成的方形壳体,壳体内焊接锚固钉,填充耐火材料,四边有阶梯形的耐火材料,上部最大外沿1050~1250mm×1450~1650mm、下部最大外沿尺寸单边小于上部90~110mm,阶梯高差85~90mm;方形壳体上方为H型钢框架结构,小盖本体17被揭开后,高温液态容器5接受高温液体;提升臂18为四个,分别焊接在小盖本体17的H型钢框架结构的四角上,中心距750~800mm×740~790mm;导向架19有四件,“八”字形焊接在提升臂18外侧,“八”字形的内侧最大尺寸为1420~1510mm,导向架19伸出小盖本体17后与大盖本体12上的对中导向块15相接,期间小盖本体17不发生偏移。阻隔梁13内部为H型钢结构,外面包裹耐火材料;小盖本体17四周边沿处为阶梯形式,大盖本体11开口处耐火材料也为阶梯式,二者盖合后无缝隙;大盖本体12和小盖本体17下面与高温液体间接接触部位的耐火材料的耐热温度为≥1600℃。异形轴14为缺口扁形轴形式,与小盖锁挂16内弦角度相同,小盖锁挂16与异形轴14为平面接触,铰接更为牢靠。铰链座2由钢板支架21和铰链轴22组成,铰链轴22安装在钢板支架21上,共为两组,中心距2100~2400mm。揭盖升降小车3由改向滑轮组30、摆钩31、改向提拉臂32、滑轮组33、提升钢链34、扇形轮35、避让止挡36、升降油缸37、升降导向轮38及小车机架39组成;小车机架39为槽钢和钢板焊接而成;摆钩31为四个,通过轴组件安装在小车机架39上,中心距750~800mm×740~790mm;改向提拉臂32为四个,其一端分别与摆钩31通过轴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提升钢链34相连接;改向滑轮组30为两组,中心距750~800mm;滑轮组33为四组,中心距750~800mm×740~790mm;改向滑轮组30和滑轮组33均安装在小车机架39上,与摆钩31对中平行的位置;扇形轮35为两个,通过通轴安装在小车机架39上;提升钢链34绕过滑轮组33和改向滑轮组30后,与扇形轮35的下端固定连接;升降油缸37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移盖车装置4上,另一端与小车机架39通过轴组件连接;避让止挡36固定焊接在扇形轮35下方的移盖车装置4上,不随揭盖升降小车3升降;升降导向轮38为四个,安装在小车机架39两侧且对中竖向排列,通过轴组件连接,中心距800~850mm×900~940mm。升降油缸37缩回时揭盖升降小车3为低位,此时扇形轮35与避让止挡36接触旋转带动提升钢链34通过改向滑轮组30改向提拉臂32滑轮组33传动拉动摆钩31到达避让位;升降油缸37伸出100~120mm时扇形轮35与避让止挡36完全分离,摆钩31靠自重回到工作位,升降油缸37继续带动揭盖升降小车3至高位自动停止。移盖车装置4由升降车导轨架40、行走车轮41、行走立轮42、上齿条43、下齿条44、齿轮45、行走油缸46、上导轨47、下导轨48、升降机架49及配重50组成;升降车导轨架40为两组,槽钢结构焊接在升降机架49上;行走车轮41通过轴组件安装在升降车导轨架40的下部;行走立轮42通过轴组件安装在升降车导轨架40的上部;上导轨47为H型钢结构,焊接在厂房立柱7上;行走立轮42位于上导轨47上,并在其上行走;下导轨48为H型钢结构,焊接在第二牛腿结构8上,行走车轮41在下导轨48上,并在其上行走;上齿条43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升降机架49的后面;齿轮45与行走油缸46连接;下齿条44和行走油缸46分别通过螺栓安装第一牛腿结构6上,行走油缸46的伸出距离与其推动上齿条43带动移盖车装置4前移的距离的比值为1:2;配重50安装在升降机架49的尾端,用来平衡揭盖升降小车3、保温复合盖1及揭盖时给原有厂房立柱7上带来的偏心力。揭盖升降小车3整体安装在移盖车装置4上,当揭起小盖本体17后行走油缸46伸出,带动移盖车装置4行走将其移位,以便高温液态容器5接受高温液体。具体操作步骤为:高温液态容器5及保温复合盖1停在揭盖位或与受铁位重合位置;揭盖升降小车3上升揭起小盖;移盖车装置4带动揭盖升降小车3将保温复合盖1小盖移至避让位;高温液态容器5接受高温液体完毕;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复合盖(1)、铰链座(2)、揭盖升降小车(3)、移盖车装置(4)及高温液态容器(5);铰链座(2)固定焊接在高温液态容器(5)上;保温复合盖(1)与铰链座(2)开合方式铰接,保温复合盖(1)在高温液态容器(5)上;保温复合盖(1)上方有揭盖升降小车(3);揭盖升降小车(3)在移盖车装置(4)上;移盖车装置(4)在高温液态容器(5)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复合盖加揭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复合盖(1)、铰链座(2)、揭盖升降小车(3)、移盖车装置(4)及高温液态容器(5);铰链座(2)固定焊接在高温液态容器(5)上;保温复合盖(1)与铰链座(2)开合方式铰接,保温复合盖(1)在高温液态容器(5)上;保温复合盖(1)上方有揭盖升降小车(3);揭盖升降小车(3)在移盖车装置(4)上;移盖车装置(4)在高温液态容器(5)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复合盖(1)由大盖锁挂(11)、大盖本体(12)、阻隔梁(13)、异形轴(14)、对中导向块(15)、小盖锁挂(16)、小盖本体(17)、提升臂(18)及导向架(19)组成;大盖锁挂(11)为两个,固定焊接在大盖本体(12)的一端,中心距2100~2400mm;大盖本体(12)下部为钢板焊接而成的圆形壳体,壳体内焊接锚固钉,填充耐火材料,圆形壳体上方为H型钢框架结构,与圆形壳体焊接;大盖本体(12)中间开方形口,方形口内沿有阶梯形的耐火材料,上部大口尺寸为1100~1300mm×1500~1700mm、下部小口尺寸单边小于上部大口90~110mm,阶梯高差85~90mm;阻隔梁(13)焊接在大盖本体(12)的H型钢框架结构上,与大盖锁挂(11)相对的一端;异形轴(14)为两个,焊接在大盖本体(12)上部靠近大盖锁挂(11)侧的H型钢框架结构上,中心距1600~1800mm;对中导向块(15)为四个楔形导向块,成“八”字形焊接在大盖本体(12)的H型钢框架上开口两侧位置,对中导向块(15)外侧尺寸为1400~1500mm;小盖锁挂(16)为两个,焊接在小盖本体(17)的一端,中心距1600~1800mm,与异形轴(14)相匹配;小盖本体(17)在大盖本体(12)上,小盖本体(17)下部为钢板焊接而成的方形壳体,壳体内焊接锚固钉,填充耐火材料,四边有阶梯形的耐火材料,上部最大外沿1050~1250mm×1450~1650mm、下部最大外沿尺寸单边小于上部90~110mm,阶梯高差85~90mm;方形壳体上方为H型钢框架结构;提升臂(18)为四个,分别焊接在小盖本体(17)的H型钢框架结构的四角上,中心距750~800mm×740~790mm;导向架(19)有四件,“八”字形焊接在提升臂(18)外侧,“八”字形的内侧最大尺寸为1420~15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链座(2)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良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科中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