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硬质多孔性碳素材料及机械零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2021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对自然环境危害较少的、耐磨耗、耐热材料,同时降低制品零件数和制造成本、减轻生产负荷、实现产品轻量化、并实现不对摩擦接触部分供油,从而解决现有耐磨损性树脂一般都在加工尺寸精度上下工夫但易磨损、而使用含油烧结材料易磨损不适于高速下工作的问题。将包含纤维素系材料与热固性树脂的混合材料成形并烧结成硬质多孔性碳素材料,在该硬质多孔性碳素材料上形成的多个孔部含浸润滑油,生成含油硬质多孔性碳素材料。使用该含油硬质多孔性碳素材料形成构成机械或缝纫机摩擦接触部分的零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减轻具有可移动部的制品中易产生过负荷的机械部上的负荷的机械零件等的材质。在将润滑油供给摩擦接触部分时,由于伴随在摩擦接触部分的摩擦发热而使润滑油劣化,所以必须设置供油装置强制供给润滑油。作为供油装置,比如要具有用于将润滑油供给摩擦接触部分的配油路径、用于贮存润滑油的油槽、用于将润滑油吸上来的泵等。如这样构成,可由泵将润滑油从油槽吸上来,并经配油路径将润滑油循环供给各摩擦接触部分。伴随滑动移动、转动移动等运动的磨损与阻力,较大地由速度(滑动、转动移动等的运动速度)与载荷(滑动、转动移动等运动时所施加的表面压力)表示的PV值所左右。即,滑动移动或转动移动等的运动速度越高,或者滑动移动或转动移动等运动时所施加的表面压力越大(PV值高),磨损率(摩擦率)越高、磨损与所产生的阻力越大。但是,在向摩擦接触部分供给润滑油的构成中,比如润滑油供油量变多的情况下,在高速运转时,不排除润滑油向周边飞散的可能。而反过来在润滑油供给量减少的情况下,则有可能产生摩擦接触部分的异常磨损或烧接。像上述这样,如要做成具有向摩擦接触部分供给润滑油的供油装置的结构,则不仅将增加制品零件件数,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油硬质多孔性碳素材料,所述硬质多孔性材料采用含纤维素系材料与热固性树脂的混合材料,将该混合材料成形烧制而成,其特征在于, 在该硬质多孔性碳素材料上形成的多个孔部含浸了润滑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応性宝
申请(专利权)人:重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