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安装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194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7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安装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轨道梁吊装:承台施工→墩柱施工→帽梁施工→支架搭设→轨道梁运输就位→安装稳定箍、吊装箍→安装临时支座及永久支座→吊装→安装临时固定装置→松开吊绳;2)轨道梁安装:轨道梁线型调整→后浇段钢板焊接→后浇段施工→浇筑左右线轨道梁之间支点横梁→施工跨中横系梁→拆除临时固定装置、临时支座、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方法可解决轨道梁吊装时吊点、临时支撑、临时固定、线性调整困难的问题,能适应不同规格的轨道梁、复杂地形轨道梁的架设和安装,施工的安全风险较小。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installation of cross seat monorail track bea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a cross seat monorail track beam,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1) the hoisting of the track bea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ck bea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ier colum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p bea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affold, the position of the track Liang Yunshu,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stable hoop, the hoop hoop,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temporary support and the permanent support and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temporary fixer. Loosening the rope; 2) the track beam installation: the alignment of the track beam, the post pouring section steel plate welding, the post pouring section construction, the pivot beam between the left and right track beams, the middle cross section beam of the construction span, the temporary fixing device, the temporary support and the 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can solve the problems of hanging point, temporary support, temporary fixing and linear adjustment when the track beam is hoisted. It can adapt to the ere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track beams and complex terrain rail beams with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and the safety risk of construction is sm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安装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安装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如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组成的铁路交通系统。随着火车和铁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跨座式单轨交通属于中等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其具有噪音低、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快速便捷、占地少、造价低、利于环境保护等优点,是现代化城市快速轨道立体交通的一种新形式,一般广泛应用于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系统中。在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施工时,轨道梁即是承重结构,又是行走轨道,因此轨道梁的吊装施工是工程的难点和重点;尤其对于曲线段轨道梁,由于其为非直线结构,吊装时重心难以控制,且架设到桥墩后,临时固定困难,安全风险巨大;另外对于复杂地形轨道梁的架设和安装,由于可能会采用不同规格的轨道梁,如单榀轨道梁的长度、高度、重量及架设高度往往不同,现有的架桥机架设施工技术很难满足施工要求,因此轨道梁的吊装、架设、固定是跨座式轨道梁吊装的施工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安装的施工方法,可解决轨道梁吊装时吊点、临时支撑、临时固定、线性调整困难的问题,能适应不同规格的轨道梁、复杂地形轨道梁的架设和安装,施工的安全风险较小。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安装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轨道梁吊装:承台施工→墩柱施工→帽梁施工→支架搭设→轨道梁运输就位→安装稳定箍、吊装箍→安装临时支座及永久支座→吊装→安装临时固定装置→松开吊绳;所述承台施工步骤中,承台外围采用混凝土回填和混凝土硬化,且承台及承台外围的顶部预埋支架铁板作为支架基础;所述支架搭设步骤中,采用钢管立柱支撑,先将钢管底端焊接于所述预埋支架铁板上,然后在钢管之间安装剪刀撑进行加固,并于钢管顶端安装双拼工字钢用于支撑轨道梁,双拼工字钢的顶、底部用钢板焊接固定;所述安装稳定箍、吊装箍步骤中,于轨道梁的梁端处安装稳定箍、吊装箍,稳定箍、吊装箍与轨道梁的梁面之间夹橡胶垫块,以保护轨道梁同时防止滑动;所述稳定箍、吊装箍均为螺栓连接可拆卸的槽钢环箍,以便于稳定箍、吊装箍的安装和拆卸;所述稳定箍的底部焊接铁片作为支撑点,以保护轨道梁底面不被损坏;所述吊装箍的顶部设置有吊点;所述安装临时支座及永久支座步骤中,采用三向千斤顶通过钢板焊接在轨道梁两端的双拼工字钢上作为支撑和固定轨道梁的临时支座;所述三向千斤顶包括两个Z轴顶、一个X轴顶、一个Y轴顶;所述三向千斤顶采用数控调节,轨道梁两端的三向千斤顶的各轴顶可同步移动,以实现轨道梁任意方向、角度调节;所述吊装步骤中,将吊装钢丝绳与轨道梁两端的吊装箍通过吊点连接固定,轨道梁被吊起后采用稳定箍底部焊接的铁片与三向千斤顶的两个Z轴顶对接稳固;所述安装临时固定装置步骤中,于轨道梁两侧的双拼工字钢上安装横向千斤顶,于横向千斤顶与稳定箍之间安装槽钢支撑架,作为轨道梁的临时固定装置;2)轨道梁安装:轨道梁线型调整→后浇段钢板焊接→后浇段施工→浇筑左右线轨道梁之间支点横梁→施工跨中横系梁→拆除临时固定装置、临时支座、支架;所述轨道梁线型调整步骤中,通过三向千斤顶进行线性调整之后机械锁死,确保线型调整到位;所述后浇段施工步骤中,采用先小里程后大里程、先边后中的施工顺序,依次安装后浇段钢筋、安装后浇段模板、浇筑后浇段砼。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台施工步骤中,承台外围采用C15混凝土回填和C30混凝土硬化。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搭设步骤中,每个墩柱设置8根钢管、安装两道双拼工字钢,两道双拼工字钢之间通过槽钢加强筋螺栓连接加固。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管立柱支撑中的钢管包括标准节和调整节,所述调整节与标准节通过法兰连接安装,可根据墩柱高度,调整支架整体的高度。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管立柱支撑中的钢管型号为DN450,剪刀撑为型号14a槽钢,双拼工字钢中的工字钢型号为63a。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吊装步骤中,区间的轨道梁吊装采用轮胎式龙门吊进行吊装,站台的轨道梁采用汽车吊进行吊装。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吊装步骤中,侧式站站台的轨道梁采用汽车吊进行一侧吊装,岛式站站台的轨道梁采用汽车吊进行两侧吊装。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三向千斤顶中,Z轴顶的行程为10cm,X轴顶的行程为6cm、Y轴顶的行程为6c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无法利用桥墩帽梁做为临时支撑点的情况下,搭设支架做为轨道梁临时支撑,主要利用承台作为支架支撑点,可减少地基处理,节约工程成本。2)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在支架体系上直接设临时支座(三向千斤顶),临时支座兼顾线型调节功能,在安装过程中可随时调整,安拆方便,能达到轨道梁线性高精度要求。3)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采用操作简单可行、受力传递清晰的支架、临时支座及临时固定体系,解决了轨道梁的安装难题,且最大限度节约临时措施费用;其中在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工程中采用搭设支架做为临时支撑属国内首创。4)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采用轮胎式龙门吊进行区间轨道梁吊装,相较于吊车更安全、经济,且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后浇段施工完毕后整体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后浇段施工完毕后整体结构的右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支架搭设时两道双拼工字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施工步骤中稳定箍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各标记的含义为:1-承台,11-C15混凝土,12-C30混凝土;2-墩柱;3-帽梁;4-支架,41-钢管,411-标准节,412-调整节,413-法兰,42-支架铁板,43-剪刀撑,44-钢板,45-双拼工字钢,46-槽钢加强筋;5-轨道梁;6-后浇段;7-吊装箍;8-稳定箍,81-铁片;9-三向千斤顶,91-Z轴顶,92-X轴顶,93-Y轴顶;10-横向千斤顶;11-槽钢支撑架;12-永久支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仅是以例举的形式对本专利技术所做的解释性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所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以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对本专利技术所做的等效的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安装的施工方法,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包括如下步骤:1)轨道梁吊装:承台施工→墩柱施工→帽梁施工→支架搭设→轨道梁运输就位→安装稳定箍、吊装箍→安装临时支座及永久支座→吊装→安装临时固定装置→松开吊绳;承台施工步骤中,承台1外围采用C15混凝土11回填和C30混凝土12硬化,且承台1及承台1外围的顶部预埋支架铁板42作为支架基础;支架搭设步骤中,采用钢管立柱支撑,先将钢管41底端焊接于预埋支架铁板42上,然后在钢管41之间安装剪刀撑43进行加固,并于钢管41顶端安装双拼工字钢45用于支撑轨道梁,双拼工字钢45的顶、底部用钢板44焊接;其中,实际施工中,每个墩柱2设置8根钢管(墩柱两侧每侧4根)、安装两道双拼工字钢45,两道双拼工字钢45之间通过槽钢加强筋46螺栓连接加固;另外,钢管立柱支撑中的钢管41还设置标准节411和调整节412,调整节412与标准节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安装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轨道梁吊装:承台施工→墩柱施工→帽梁施工→支架搭设→轨道梁运输就位→安装稳定箍、吊装箍→安装临时支座及永久支座→吊装→安装临时固定装置→松开吊绳;所述承台施工步骤中,承台(1)外围采用混凝土回填和混凝土硬化,且承台(1)及承台(1)外围的顶部预埋支架铁板(42)作为支架基础;所述支架搭设步骤中,采用钢管立柱支撑,先将钢管(41)底端焊接于所述预埋支架铁板(42)上,然后在钢管(41)之间安装剪刀撑(43)进行加固,并于钢管(41)顶端安装双拼工字钢(45)用于支撑轨道梁,双拼工字钢(45)的顶、底部用钢板(44)焊接固定;所述安装稳定箍、吊装箍步骤中,在轨道梁(5)的梁端处安装稳定箍(8)、吊装箍(7),稳定箍(8)、吊装箍(7)与轨道梁的梁面之间夹橡胶垫块;所述稳定箍(8)、吊装箍(7)均为螺栓连接可拆卸的槽钢环箍,所述稳定箍(8)的底部焊接铁片(81)作为支撑点,所述吊装箍(7)的顶部设置吊点;所述安装临时支座及永久支座步骤中,采用三向千斤顶(9)通过钢板焊接在双拼工字钢(45)上作为支撑和固定轨道梁(5)的临时支座;所述三向千斤顶(9)包括两个Z轴顶(91)、一个X轴顶(92)、一个Y轴顶(93);所述吊装步骤中,将吊装钢丝绳与轨道梁两端的吊装箍(7)通过吊点连接固定,轨道梁(5)被吊起后采用稳定箍(8)底部焊接的铁片(81)与三向千斤顶(9)的两个Z轴顶(91)对接稳固;所述三向千斤顶(9)采用数控调节,且轨道梁两端的三向千斤顶(9)的各轴顶可同步移动;所述安装临时固定装置步骤中,于轨道梁(5)两侧的双拼工字钢(45)上安装横向千斤顶(10),于横向千斤顶(10)与稳定箍(8)之间安装槽钢支撑架(11),作为轨道梁的临时固定装置;2)轨道梁安装:轨道梁线型调整→后浇段钢板焊接→后浇段施工→浇筑左右线轨道梁之间支点横梁→施工跨中横系梁→拆除临时固定装置、临时支座、支架;所述轨道梁线型调整步骤中,通过三向千斤顶(9)进行线性调整之后机械锁死,确保线型调整到位;所述后浇段施工步骤中,采用先小里程后大里程、先边后中的施工顺序,依次安装后浇段钢筋、安装后浇段模板、浇筑后浇段砼。...

【技术特征摘要】
1.跨座式单轨轨道梁安装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轨道梁吊装:承台施工→墩柱施工→帽梁施工→支架搭设→轨道梁运输就位→安装稳定箍、吊装箍→安装临时支座及永久支座→吊装→安装临时固定装置→松开吊绳;所述承台施工步骤中,承台(1)外围采用混凝土回填和混凝土硬化,且承台(1)及承台(1)外围的顶部预埋支架铁板(42)作为支架基础;所述支架搭设步骤中,采用钢管立柱支撑,先将钢管(41)底端焊接于所述预埋支架铁板(42)上,然后在钢管(41)之间安装剪刀撑(43)进行加固,并于钢管(41)顶端安装双拼工字钢(45)用于支撑轨道梁,双拼工字钢(45)的顶、底部用钢板(44)焊接固定;所述安装稳定箍、吊装箍步骤中,在轨道梁(5)的梁端处安装稳定箍(8)、吊装箍(7),稳定箍(8)、吊装箍(7)与轨道梁的梁面之间夹橡胶垫块;所述稳定箍(8)、吊装箍(7)均为螺栓连接可拆卸的槽钢环箍,所述稳定箍(8)的底部焊接铁片(81)作为支撑点,所述吊装箍(7)的顶部设置吊点;所述安装临时支座及永久支座步骤中,采用三向千斤顶(9)通过钢板焊接在双拼工字钢(45)上作为支撑和固定轨道梁(5)的临时支座;所述三向千斤顶(9)包括两个Z轴顶(91)、一个X轴顶(92)、一个Y轴顶(93);所述吊装步骤中,将吊装钢丝绳与轨道梁两端的吊装箍(7)通过吊点连接固定,轨道梁(5)被吊起后采用稳定箍(8)底部焊接的铁片(81)与三向千斤顶(9)的两个Z轴顶(91)对接稳固;所述三向千斤顶(9)采用数控调节,且轨道梁两端的三向千斤顶(9)的各轴顶可同步移动;所述安装临时固定装置步骤中,于轨道梁(5)两侧的双拼工字钢(45)上安装横向千斤顶(10),于横向千斤顶(10)与稳定箍(8)之间安装槽钢支撑架(11),作为轨道梁的临时固定装置;2)轨道梁安装:轨道梁线型调整→后浇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昭武王竺罗桂军廖纪明白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