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机公司专利>正文

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42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且能够防止抻线不良的缝线保持装置的缝纫机。缝纫机(100)的扫线装置(20)具有扫线器(30)和作为驱动该扫线器(30)的扫线器驱动单元的扫线器驱动机构(40),该扫线器(30),其前端形成2股并且在前进后退时缝针(5a、5b、5c)的上下动路径进出于该2股前端部之间。在扫线器(30)的前端的一方的延出部(33)上设有倾斜缝线引导部(33a),其在扫线器(30)前进时,把缝线(T)引导向比设在另一方的延出部31上的钩部(32)的突出端部(32b)更靠内的内侧,由此,能够使缝线(T)主动地集中到作为缝线捕捉部的扫线器(30)的后退时的轨道上,从而可切实地捕捉缝线(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保持缝线的切断端部的缝线保持装置的缝纫机。
技术介绍
以往,在具有被并排设置在与被缝制物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且各自穿通有缝线的三根缝纫针的装饰缝纫机中,公知有一种具备保持装置的缝纫机,该保持装置用于保持在随着缝制动作结束时的切断线动作后,搭在上述三根缝纫针与被缝制物之间的线的切断端部。该缝纫机的缝线保持装置,为了容易地捕捉缝线而具有前端形成为二股状的扫线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上述缝纫机的作为缝线保持装置的扫线器,具有2个延出部,其利用形成在沿着三根缝纫针的排列方向进退移动的扫线器的延出部前端的钩部,捕捉搭在三根缝纫针的前端附近(具体讲是针孔)与被缝制物之间的缝线,并在其后退时把缝线抻起并保持。实公平6-81483号公报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以往的缝纫机的缝线保持装置中,虽然在扫线器的前端设有缝线捕捉部(钩部),且该缝线捕捉部具有相对该扫线器的进退方向呈锐角的端部,但是,在根据缝线的材质或缝线张力等的条件,当缝线在该扫线器的后退时从上述钩部的轨道上脱离时,不一定能捕捉到缝线,因而存在着可能发生抻线不良的问题。另外,为了在扫线器前进时容易捕捉到缝纫线,而把前端形成为二股状,但是由于没有形成为能够使缝线主动地导入钩部的轨道上的形状,因而存在着不能切实地捕捉缝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纫机,其中具有构造简单且能够防止抻线不良的缝线保持装置。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之1的缝纫机的保持装置,其具有扫线器以及驱动该扫线器的扫线器驱动装置,所述扫线器,在前端形成有2股状的延出部,并且在所述延出部的另一侧的前端,设有呈向后退方向折回的形状且向所述延出部的一方的一侧突出的钩状缝线捕捉部,在前进、后退时,所述缝针的上下动路径进入所述2股之间;并且,该缝线保持装置,抻起并保持搭在所述缝针与被缝制物之间的缝线的切断端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延出部的另一方的一侧,与所述缝线捕捉部相对置地形成倾斜缝线引导部,以便在该扫线器前进时,把所述缝线向比所述缝线捕捉部的突出端部更靠所述延出部的一方的一侧进行引导。本专利技术之2是在本专利技术之1的缝纫机的缝线保持装置中,其特征为,所述缝线引导部的端部被形成为曲线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的本专利技术,当上述扫线器在缝针的前端与被缝制物之间前进移动时,搭在该缝针的前端与被缝制物之间的缝线沿着形成在另一方的延出部上的倾斜缝线引导部,被引导向具有缝线捕捉部的一方的延出部侧。由此,可把缝线强制地配置在上述扫线器的后退时的轨道上,从而能够在该扫线器的后退移动时切实地捕捉到缝线。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形成了2股的扫线器的前端的另一方的延出部上,设有向一方的延出部侧引导缝线的倾斜引导部,所以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极有效地防止因设在扫线器上的缝线捕捉部未能捕捉到缝线而产生的抻线不良。根据上述的本专利技术,设在形成了2股的扫线器的前端的延出部上的倾斜缝线引导部,通过扫线器驱动装置的驱动,被推出而前进到使其终端位于比在该扫线器的进退移动方向上排列的多根缝针中的被配置在该扫线器的移动方向上的最前方侧的缝针更靠前的前侧的位置。由此,能够在扫线器的后退移动时,捕捉到搭在被排列在该扫线器的进退方向上的多根缝针与被缝制物之间的所有的缝线。从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切实地防止因未能捕捉到缝线而产生的抻线不良。根据上述的本专利技术,利用前方侧的端部和后方侧的端部形成为曲线状的倾斜缝线引导部,把缝线平滑地向另一方的延出部侧引导。从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切实地防止缝线捕捉部因未能捕捉到缝线而产生的抻线不良。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中的扫线器的形状和其待机状态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中的扫线器装置的极限前进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中的扫线器装置的极限前进状态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中的扫线器的缝线捕捉动作的动作说明图。图中1-缝纫机机架;1a-缝纫机底板部;1b-缝纫机纵机身部;1c-缝纫机机头部;2-针板;5-缝针;6-针杆;7-压脚;20-扫线器装置(缝线保持装置);30-扫线器;31-延出部;31a-板簧;32-钩部(缝线捕捉部);32a-外侧端部;32b-突出端部;32c-内侧端部;33-延出部;33a-倾斜缝线引导部;40-扫线器驱动机构;41-电磁线圈;42-支撑板;43-臂部件;44-导杆保持部件;45-导杆;46-导杆穿通部件;100-缝纫机;A-始端;B-终端;T-缝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缝纫机的构成> 如图1所示,缝纫机100具有作为缝纫机框的整体形状呈コ字形的缝纫机机架1,该缝纫机机架1具有位于其下部的缝纫机底板部1a、从缝纫机底板部1a的一端部向上方直立设置的缝纫机纵机身部1b、和从缝纫机纵机身部1b的上端部向与缝纫机底板部1a相同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缝纫机机头部1c。另外,缝纫机100具有缝针5和防止被缝制物浮起的布压脚7,该缝针5由并排设置在后述的扫线器30的进退移动上的三根缝针5a、5b、5c构成。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00具有作为上下驱动缝针5的针上下驱动装置的针上下驱动机构(未图示);作为在缝纫机底板部1a的针板2的下方切断缝线T的切线单元的切线装置(未图示);和把搭在缝针5与被缝制物之间的缝线T的切断端部抻起保持的作为缝线保持单元的扫线器装置20。这里,在以下的说明中,把沿缝纫机机架1的缝纫机底板部1a的长度方向作为Y轴,把缝纫机纵机身部1b的直立方向,即与Y轴正交的方向作为Z轴,把与Y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X轴。另外,缝纫机1在被设置在水平面上的状态下,X轴方向和Y轴方向呈沿着水平面的状态,Z轴方向呈沿着垂直上下动方向的状态。另外,把被缝制物的布料沿着X轴方向输送。<针上下动机构> 未图示的针上下动机构具有针杆6,其在缝纫机机头部1c的前端侧被支撑为能够以沿着Z轴方向的状态在该方向上往复移动;和在缝纫机机头部1c内沿着Y轴方向配置的未图示的曲轴机构,其把缝纫机主轴的旋转驱动力转换成往复上下驱动力,并施加于针杆6。在针杆6的下端部,三根缝针5a、5b、5c被保持为沿着Y轴方向排成一列,这些缝针5a、5b、5c被保持成越是远离缝纫机纵机身部的缝针,其前端的高度越低的状态。即,在针杆6上被保持成缝针5a最低,缝针5c最高的状态。这里,三根缝针5a、5b、5c由设置在从操作者的角度看去的左侧且前端高度最低的左针5a、被设置在从操作者的角度看去的中央的中针5b、和被设置在从操作者的角度看去的右侧且前端高度最高的右针5c构成。另外,在上述针杆6的下端部,通过更换针安装部件等,可任意变更各个缝针5a、5b、5c在Y轴方向的配置间隔和在Z轴方向上的各个缝针5a、5b、5c的高度。<切线装置> 未图示的切线装置被配置在缝纫机底板部1a的内部的针板2的下方,其具有可动切刀和通过与该可动切刀配合动作来切断缝线T的固定切刀。而且,在缝制动作结束且缝针5a、5b、5c停止在针板2的上方后,能够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缝线保持装置,其具有扫线器以及驱动该扫线器的扫线器驱动装置,所述扫线器,在前端形成有2股状的延出部,并且在所述延出部的另一侧的前端,设有呈向后退方向折回的形状且向所述延出部的一方的一侧突出的钩状缝线捕捉部,在前进、后退时,所述缝针的上下动路径进入所述2股之间;并且,该缝线保持装置,抻起并保持搭在所述缝针与被缝制物之间的缝线的切断端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延出部的另一方的一侧,与所述缝线捕捉部相对置地形成有倾斜缝线引导部,以便在该扫线器前进时,把所述缝线向比所述缝线捕捉部的突出端部更靠所述延出部的一方的一侧进行引导。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孝
申请(专利权)人:重机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