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JUKI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084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可靠地进行线清除动作,可以将上线的切断端缘可靠地从针板的下方拉出而使其位于中压脚的上方,由此可以提高缝制物的生产作业效率。通过缝纫机主轴的正向旋转驱动,使针棒及天秤上下移动,同时使中压脚与针棒的上下移动同步,一边进行上下移动一边进行缝制动作,缝制结束时,在使针棒停止在从上死点向下死点下降的中途位置的状态下,将上线在针板的下方切断后,使中压脚置于下死点,同时通过设在天秤和缝针之间的上线的输送路径上的压线单元,压紧上线而使其不移动,然后通过缝纫机主轴的反向旋转驱动,在使针棒上升而位于上死点的状态下,由线清除单元进行线清除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该缝纫机具有 线清除单元,该线清除单元将在针板下方被切断的上线的切断端缘提升至针板上方。
技术介绍
当前,在缝制动作结束时,如果在针板下方切断与缝针和釜等 相连的上线,则成为与缝针相连一侧的上线的切断端残留在针板下方 的状态。因此,在现有的缝纫机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所述,为了将与该缝针相连一侧的上线切断端提升至缝制物上方,设 有线清除单元,其通过在切线后横穿缝针的前端部与缝制物之间,捕捉上线而将切断端从针板的下方提升至缝制物的上方。此外,如专利文献2所述,该缝纫机具有框状的布料保持体, 其一边保持布料,一边相对于缝针的上下移动路径在水平方向上相对 移动,为了防止在框中央部附近形成线迹时,随着缝针的上升而使布 料浮起,设有中压脚,其可以与缝针的上下移动同步,通过脉冲电动 机的驱动控制而上下移动,在缝针贯穿布料的期间,利用弹力将缝针 周围的布料向针板推压。这样,对于具有中压脚的缝纫机,在上述线清除单元动作时,被提升的上线的切断端侧有时会夹在中压脚与布料之间。如果在上线 的切断端侧夹在中压脚与布料之间的状态下缝针向针板下方下降,则 被夹在中压脚与布料之间的上线的端部无法拔出,而是以使上线的端 部残留在布料上侧(布料表面侧)的状态进行缝制。其结果,缝制品 的品质下降,或是操作者要用手在缝制完成后切断残留在该布料上方 的上线端部,或是必须进行向布料下侧(布料背侧)拉入的操作,从而使作业效率下降。为此,当前,通过使上述线清除单元移动以横穿缝针的前端部 与中压脚之间的上下空间,从而可靠地使上线的切断端位于中压脚的 上方。专利文献l:特开平11 —3331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 — 2630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上述缝纫机中,通常对于具有切线单元的缝纫机,缝 制动作结束时的缝针的停止位置在天秤的上死点附近,即在针棒越过 上死点而下降的位置处停止,因此中压脚与缝针的前端部之间的上下 间隙变得狭窄,线清除单元在横穿缝针的前端部与中压脚之间时可能 会与中压脚碰撞,无法进行线清除动作。并且,在缝制布料厚度较厚的布料的情况下,因为中压脚位于 较高的位置,所以缝针的前端部与中压脚之间的间隙会进一步变得狭 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无论中压脚的位置如何,均可以可靠地进 行线清除动作,以提高缝制作业的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是一种缝纫机的控制装置,该缝纫机具有缝针,其与缝纫机主轴联动而进行上下移动; 中压脚,其可以利用弹力对上下移动的缝针的周围进行推压;切线单 元,其在针板下方切断与缝针相连的上线;线清除单元,其穿过缝针 和中压脚之间的上下间隙,捕捉并提升与布料和缝针相连的缝线;主 轴驱动单元,其使缝纫机主轴向正向或反向旋转;中压脚驱动单元, 其使中压脚上下移动;切线驱动单元,其驱动切线单元;以及线清除 驱动单元,其驱动线清除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具有控制单 元,其控制各驱动单元,以使得在上述切线单元切线后,使上述中压 脚下降,同时使缝针上升,之后使线清除单元动作。此外,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中缝纫机的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步 骤使缝针上下移动,并且一边使中压脚与上述缝针的上下移动同步地上下移动, 一边进行缝制动作,该中压脚推压置载于针板的上表面 的缝制物,当缝制结束时,在上述针板的下方切断上线,该上线从针 孔贯穿上述缝制物而位于上述针板下方,然后,通过进行使线清除单 元在上述缝针的前端部和上述中压脚之间经过的线清除动作,将上述 上线的切断端缘从上述针板下方拉出而使其位于上述中压脚的上方, 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缝针的上下移动停止后、进行上述线清除动作之 前,使上述中压脚下降,并且使上述缝针上升。根据该技术方案l、 2记载的专利技术,在线清除动作之前,使缝针 上升,同时使中压脚下降,因此可以扩大缝针的前端部与中压脚之间 的间隙尺寸,可以使线清除单元可靠地在缝针的前端部与中压脚之间 横穿。此外,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中缝纫机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在使上述缝针上升而位于上死点的状态下,进行上述线清除动作。根据该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通过在使上述缝针上升而置于上死点的状态下进行线清除动作,可最大限度地扩大缝针的前端与中 压脚之间的间隙尺寸。由此,可以使线清除单元可靠地横穿缝针与中 压脚之间,进行线清除动作。进而,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中缝纫机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技术方案2或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中,通过缝纫机主轴的正向旋 转驱动, 一边使天秤与上述缝针一起上下移动, 一边进行缝制动作, 在缝制结束时,在上述针板的下方切断上述上线,在上述缝针的停止 状态下进行上述线清除动作之前,使上述中压脚下降,同时利用设在 上述天秤与上述缝针之间的上述上线的输送路径上的压线单元,压紧 上述上线而使其不移动,然后,通过上述缝纫机主轴的反向旋转驱动, 使上述缝针上升。根据该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即使在为了扩大缝针的前端部 与中压脚之间的间隙尺寸而使缝纫机主轴反向旋转驱动,使缝针上 升,从而天秤下降,也可以在使缝针上升之前,由压线单元压紧上线 的缝针与天秤之间的部分,防止上线在压线单元与缝制物之间松弛。由此,可以防止多余的上线向缝针的针孔之前供给,而使针孔之前的 上线变长,因此在上线的线清除动作结束后,开始下一个缝制动作时, 在插入上线的缝针经由缝制物而下降至针板的下方时,可以将上线的 切断端缘可靠地巻入至针板的下方。其结果,可以防止上线的切断端 缘残留在缝制物的上方,因此可以省略操作者切断在缝制物的上方残 留的上线,或向下方拔除的作业,从而可以提高缝制物的生产作业效 率。此外,因为可以保持压线单元与缝制物之间的上线的规定张力, 所以即使在缝制物较厚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上线从缝制物中可靠地拔 除。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中,可以 进行使线清除单元可靠地横穿缝针的前端部与中压脚之间的线清除 动作,由此即使是较厚的缝制物,也可以可靠地将上线从缝制物中拔 出,使上线的切断端缘位于中压脚的上方。其结果,在开始下一个缝 制动作时,当插入上线的缝针经由缝制物而下降至针板的下方时,可 以将上线的切断端缘可靠地巻入至针板的下方,因此可以省略操作者 切断在缝制物的上方残留的上线,或向下方拔除的作业,从而可以提 高缝制物的生产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缝纫机的控制方法中所使用的缝纫机 的一部分的一个实施方式。图2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构成的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缝纫机的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 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3,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及控 制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控制方法中使用 的缝纫机1,具有缝纫机主轴3,其利用主轴电动机(主轴驱动单元)2的驱动而进行旋转,在缝纫机主轴3上连结未图示的曲柄,在该曲 柄上,经由未图示的曲柄杆及针棒抱持部连结针棒8。在针棒8的下 端部安装缝针5,在缝针5的前端部形成插入上线6的针孔7。此外,在缝纫机主轴3上,经由上述曲柄连结天秤9,天秤9 的基端部,可转动地被紧固在缝纫机1的臂部12上的天秤支撑轴(未 图示)支撑,该基端部位于形成有针孔10的前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控制装置,该缝纫机具有:缝针,其与缝纫机主轴联动而进行上下移动;中压脚,其可以利用弹力对上下移动的缝针的周围进行推压;切线单元,其在针板下方切断与缝针相连的上线;线清除单元,其穿过缝针和中压脚之间的上下间隙,捕捉并提升与布料和缝针相连的缝线;主轴驱动单元,其使缝纫机主轴向正向或反向旋转;中压脚驱动单元,其使中压脚上下移动;切线驱动单元,其驱动切线单元;以及线清除驱动单元,其驱动线清除单元, 其特征在于, 该控制装置具有控制单元,其控制各驱动单元,以使得在上述切线单元切线后,使上述中压脚下降,同时使缝针上升,之后使线清除单元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春日俊明冈村正美近藤耕一
申请(专利权)人:JUK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