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供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138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缝纫机的供油机构,该供油机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向内面供油机构以及其它的供油机构供给润滑油。从泵(5)的排出口(5b)经由轴承(9)的导油孔(9d)到达油槽(9b)的导油路径无分支地连接。通过泵(5)的动作,被向油槽(9b)输送的润滑油的一部分从与油槽(9b)相对的主轴(4)的油孔(4a)被取入,通过公知的内面强制供油机构润滑与主轴(4)连结的各机构。没有施加内面强制供油的剩余的润滑油,经过与油槽(9b)连通的排出孔(9c)、排出管(18)、喷油孔(19)从喷油口(19a)朝向油窗(7)喷出,其一部分通过盛油器(8)的油孔(8a)向所希望的位置滴下供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的供油装置,该供油装置用于对缝纫机的主轴及其它的滑动位置进行供油。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缝纫机的供油装置,目前已知有所谓的内面强制供油机构,该供油机构用于向主轴与轴承的滑动面以及与主轴连结的机构的滑动面供给润滑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油箱中的润滑油通过泵被吸出,通过形成在机架(框架)上的供油管被输送到供给分配器,然后被分别分配到与喷嘴、透明指示器相连接的管以及与支承主轴的轴承(轴承套筒)连接的管。被向轴承输送的润滑油进一步被分配到数个供油路径,但其中的一部分经过向轴承的半径方向分支的导油孔(孔)、从主轴的外侧向内侧形成的孔流向主轴的中心孔,对与主轴连结的各机构进行润滑(内面强制供油)。专利文献1特开昭47-19946号公报(第4-8页,图1-3)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以往的缝纫机的供油装置中,由于从泵到内面强制供油机构部的供油路径较长并且在中途有多个分支,所以有可能由于压力损失等而不能向内部强制供油机构部供给足量的润滑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例如从泵并列设置内面强制供油机构用和其它的供油机构用的供油路径,则需要供油能力更高的泵,导致整个供油机构更加复杂。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缝纫机的供油机构,该缝纫机的供油机构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向内面强制供油机构及其它的供油机构可靠地供给润滑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的供油装置,具有泵、轴承、油槽、主轴、内面强制供油机构,所述泵吸引油箱的润滑油并从排出口向导油路径输送;所述轴承嵌合插入并固定在设置于机架上的支承孔中,同时,穿设有导油孔,该导油孔与所述导油路径连通、将润滑油向内周面供给;所述油槽设置在轴承的内周面上,上述导油孔的一端在该油槽上开口;所述主轴能够旋转地支承在轴承上;所述内面强制供油机构从主轴的与该油槽相对的外周面向内部取入润滑油,润滑与主轴连结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排出孔、排出路径和供油机构,同时,上述导油路径无中途分支地与上述轴承的导油孔连接,所述排出孔的一端在上述油槽开口,另一端在上述轴承的外周面上开口;所述排出路径与上述排出孔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供油机构与排出路径连接、向所希望的位置进行供油。另外,优选地,排出路径是插通在穿设于机架上的孔中的排出管,并且排出管的一端与上述排出孔的另一端拧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从泵的排出口到轴承的导油孔的导油路径中不设置中途的分支,并且由于通过泵被吸出的润滑油全被输送到轴承内周面的油槽中,所以可切实地将润滑油向内面强制供油机构供给。并且,没有施加内面强制供油的剩余的润滑油利用供油机构从油槽通过排出孔、排出路径被向所希望的位置供给。此外,若将插通在穿设于机架上的孔中的排出管作为排出路径,并将排出管的一端与轴承的排出孔拧合,则可以可靠地将排出管和排出孔连通。另外,轴承,由于通过排出管及支承孔限制位置,所以不必通过粘合剂等将轴承固定在机架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的供油装置的概略主视剖面图。图2是表示该缝纫机的供油装置的要部的概略右视剖面图。图3是表示该缝纫机的供油装置的要部的概略主视剖面图。图4是说明主轴及轴承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说明除去主轴及轴承的供油路径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的供油装置的概略主视剖面图。在机架1的下端,如图5所示,经由垫圈20通过螺钉16安装有油盘3,在上端安装有上盖2。如图2所示,在机架1的内部,在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隔壁1a上,在左右方向贯通穿设有轴承支承孔1b,同时,分别在上下方向贯通两端地在轴承支承孔1b的上侧穿设有固定孔1c,在下侧穿设有流通孔1d。轴承9插通在机架1的轴承支承孔1b中。轴承9利用螺钉21、21连结上下分割的上侧部件9a及下侧部件9aa。在轴承9的内周面上在圆周方向设置有油槽9b。在下侧部件9aa上,以上端在油槽9b上开口、下端在流通孔1d的上端开口的方式穿设有导油孔9d。在上侧部件9a上穿设有排出孔9c,该排出孔9c的下端在油槽9b上开口,其上端在外周面上开口。排出孔9c的上端与排出管18拧合,该排出管18插通机架1的固定孔1c,由此,轴承9固定在轴承支承孔1b中。在排出管18的上端拧合有喷油管19,在喷油管19的上端开口有喷嘴状的喷油口19a。喷油管19的喷油口19a贯通盛油器8的贯通孔8b向上方突出,并与安装在上盖2上的油窗7相对,所述盛油器8通过螺钉17、17安装在上盖2的突起部2a上。另外,在盛油器8上适当设置有油孔8a,该油孔8a用于将润滑油向所希望的位置滴下供给。主轴4在被支承部4d中被插通支承在轴承9中。如图3所示,在被支承部4d上穿设有油孔4a,其外周面侧端部在与油槽9b相对的位置上开口,其另一端在设置于主轴4内的通孔4b处开口。另外,在主轴4和与主轴4连结的各机构(未图示)的连结部分中,适当地设置有多个油孔4c...,该多个油孔4c...从通孔4分支并在主轴4的外周面上开口。泵5如图1、图5所示,通过螺钉15、15安装在机架1上。在本实施例中,泵5为公知的旋轮线泵,蜗轮5a与安装在主轴4的右侧部分上的蜗杆6卡合。导油管10的一端通过联轴节螺钉14、联轴节13与泵5的排出口5b连接,另一端通过联轴节11、联轴节螺钉12与流通孔1d的下端连接。虽然在图1、图5中进行了省略,但是导油管10是在中途具有分支的结构。下面,对如上构成的缝纫机的供油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如果通过未图示的缝纫机的驱动源使主轴4旋转,则通过蜗轮5a与蜗杆6的卡合,泵5工作,储存在油盘3内的润滑油通过泵5被吸起并从排出口5b经过联轴节螺钉14、联轴节13、导油管10、联轴节11、联轴节螺钉12、流通孔1d、轴承9的导油孔9d被送到油槽9b中。被输送到油槽9b中的润滑油润滑轴承9与主轴4的滑动面,同时,一部分通过油孔4a被取入通孔4b,向与主轴连结的各机构进行公知的内面强制供油。上述轴承9与主轴4的滑动面的润滑以及没有施加内面强制供油的剩余的润滑油,从油槽9b经过排出孔9c、排出管18、喷油管19,然后朝向油窗7喷出,以便确认是否正常地进行了供油。朝向油窗7喷出的润滑油的一部分在下落到盛油器8上之后,从油孔8a向所希望的位置滴下供油。权利要求1.一种缝纫机的供油装置,具有泵、轴承、油槽、主轴、内面强制供油机构,所述泵吸引油箱的润滑油并从排出口向导油路径输送;所述轴承嵌合插入并固定在设置于机架上的支承孔中,同时,穿设有导油孔,该导油孔与所述导油路径连通、将润滑油向内周面供给;所述油槽设置在轴承的内周面上,上述导油孔的一端在该油槽上开口;所述主轴能够旋转地支承在轴承上;所述内面强制供油机构从主轴的与该油槽相对的外周面向内部取入润滑油,润滑与主轴连结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排出孔、排出路径和供油机构,同时,上述导油路径无中途分支地与上述轴承的导油孔连接,所述排出孔的一端在上述油槽开口,另一端在上述轴承的外周面上开口;所述排出路径与上述排出孔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供油机构与排出路径连接、向所希望的位置进行供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排出路径是插通在穿设于机架上的孔中的排出管,并且排出管的一端与上述排出孔的另一端拧合。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缝纫机的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供油装置,具有泵、轴承、油槽、主轴、内面强制供油机构,所述泵吸引油箱的润滑油并从排出口向导油路径输送;所述轴承嵌合插入并固定在设置于机架上的支承孔中,同时,穿设有导油孔,该导油孔与所述导油路径连通、将润滑油向内周面供给;所述油槽设置在轴承的内周面上,上述导油孔的一端在该油槽上开口;所述主轴能够旋转地支承在轴承上;所述内面强制供油机构从主轴的与该油槽相对的外周面向内部取入润滑油,润滑与主轴连结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排出孔、排出路径和供油机构,同时,上述导油路径无中途分支地与上述轴承的导油孔连接,所述排出孔的一端在上述油槽开口,另一端在上述轴承的外周面上开口;所述排出路径与上述排出孔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供油机构与排出路径连接、向所希望的位置进行供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上淳司
申请(专利权)人: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