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污水沉淀清污系统的深层隧道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092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污水沉淀清污系统的深层隧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深层隧道技术领域,有益效果是各个舱室能有效分离,又能高效联系,污水管道能变被动式清淤为主动式防御,水流通过截污斜网减速,设置截污斜网、可沉淀格栅、底部沉淀口可将污水中混有的垃圾、淤泥有效分离,有助于截污和淤泥沉淀,垃圾处理箱中设置的转轴、刀片能减小垃圾体积,防止垃圾堵塞管道,设置高扬程清污泵使整个系统截污、清淤工作更加快速、便捷,形成比较完整的集污、除污体系,而且清污装置的设置不影响系统排水,在污水得到有效排放同时,对雨水进行截污、清淤,只靠系统本身就能实现全程污水雨水清淤、截污、排放的自动控制,提高地下空间利用率,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Deep tunnel with sewage precipitation and decontamination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eep tunnel with a sewage sedimentation clean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eep tunnel.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that each compartment can be separated effectively, and it can be effectively connected. The sewage pipe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passive silting as an active defense. The water flow through the slanting network is decelerated through the sewage interception, and the slanting net, the precipitable grid and the bottom precipitate can be effectively divided into the waste and mud mixed in the sewage. In addition, it helps to cut dirt and sediment, and the rotating shaft and blade in the garbage disposal box can reduce the volume of garbage, prevent the garbage from blocking the pipe, and set up the high lift cleaning pump to make the whole system cut dirt and silting more quickly and conveniently, forming a relatively complete system of pollution collecting and decontamination, and the setting of the cleaning device is not affected. System drainage, the effective discharge of sewage at the same time, sewage interception and silting, only by the system itself can achieve the entire process of sewage rain water silting, pollution, emission automatic control,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onge 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污水沉淀清污系统的深层隧道
本专利技术属于深层隧道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污水沉淀清污系统的深层隧道。
技术介绍
深层调蓄隧道是指埋设在深层地下空间(一般指地面以下大于20m深度空间)的大型、特大型排水隧道。通常内涝易发、人口密集、地下管线复杂、现有排水系统改造难度较高的地区,可设置深层调蓄隧道。采取以大型深层调蓄隧道辅以源头径流控制,是贯彻“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体现因水制宜、因地制宜的治水方略,也是国外已建区域提高排水防涝标准的通常做法,采用深层隧道工程治理污水避免路面开挖,使对交通和环境的破坏最小化,避免与现有的地下公用设施或基础设施产生冲突;由于避开了建筑物桩基,可以采用直线设计,而不受现有路网影响,美国为有效减轻芝加哥的城市内涝和水体污染,保护密西根湖等水体环境,芝加哥实施了合流调蓄型深层隧道系统工程,建设了一条长176km、直径2.5~10m、埋深45~106m的隧道。墨西哥、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泰晤士等也相继实施了合流调蓄型深层隧道系统工程,深层隧道的淤积问题比较严重,多是由于管道系统中的泥沙以及悬浮固体物沉积所引起的。深层隧道中的淤积物如石头、砖块、塑料袋、树枝等会使管道内污水流速降低,并截留油脂和漂浮物,从而降低管道的输送能力,加剧深层隧道的淤积。当深层隧道内的淤积物达到一定程度时,排水管道的输送能力会急剧下降,淤积物淤积的速度也逐渐加快,最终造成管道发生堵塞。对于深层隧道的清淤,国内外相应的研究较少,现存的对于排水管道清淤问题的研究也仅限于在出现淤积之后采取各种措施。因此对于排水管道内部污物淤积的问题的解决显得尤为重要,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排水管道的淤积、污染物堆积问题日趋严重,目前国内外众多城市的排水管道中持有大量的污染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淤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污水沉淀清污系统的深层隧道,在污水得到有效排放同时,对雨水进行截污、清淤,只靠系统本身就能实现全程污水雨水清淤、截污、排放的自动控制,提高地下空间利用率,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带有污水沉淀清污系统的深层隧道,包括隧道舱壁、隧道舱体、污水管道壁、污水管道、干湿隔离板层、检修车、检修车道、人工检修道、截污斜网、污水管道墩台、垃圾处理箱、垃圾沉淀箱、高扬程清污泵、垃圾输出管道、风机、通风与采光系统、可沉淀格栅、底部沉淀口、转轴、刀片和防渗层;带有污水沉淀清污系统的深层隧道,由圆形盾构机挖掘并衬砌而成,隧道舱壁的横截面为圆形,隧道舱壁的内壁设置有防渗层,内部为圆形的隧道舱体,隧道舱体内设置有风机、通风与采光系统和干湿隔离板层,风机可把隧道舱体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干湿隔离板层的一侧为检修车和检修车道,干湿隔离板层的另一侧为污水管道壁、人工检修道和污水管道墩台,污水管道壁的横截面为圆形,污水管道壁内部形成污水管道,污水管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垃圾处理箱,垃圾处理箱沿水流方向的末端在污水管道中设置有截污斜网,截污斜网的顶部向来水方向倾斜45-60°;可沉淀格栅上设置均匀分布的底部沉淀口污水管道通过可沉淀格栅、底部沉淀口和垃圾处理箱联通,垃圾处理箱中设置有转轴和刀片,垃圾处理箱下部连接垃圾沉淀箱,在垃圾沉淀箱的底部设置高扬程清污泵,高扬程清污泵与垃圾输出管道的一端连接,垃圾输出管道的另一端穿过隧道舱壁和土层到达地表。进一步地,所述的检修车道的高度为400mm~600mm,宽度为1.8m~2.0m;所述的污水管道墩台的高度为600mm~800mm;所述的人工检修道的高度为400mm~600mm,宽度为1.2m~1.6m。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渗层采用水泥砂浆防水层。进一步地,所述的底部沉淀口的孔径设置为20mm~30mm。进一步地,所述的污水管道内根据实际情况安装不同孔径的截污斜网;截污斜网的孔径大小随污水管道深度增加逐渐减小。进一步地,所述的转轴和刀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的隧道舱壁、污水管道壁采用混凝土制作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的隧道舱体横截面面积为污水管道横截面面积的5-10倍。进一步地,所述的污水管道壁的内壁设置防渗水泥层加以保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整个系统受力性能好,安全性能高,各个舱室能有效分离,又能高效联系,设置的污水管道能变被动式清淤为主动式防御,水流通过截污斜网减速,不仅通过设置截污斜网、可沉淀格栅、底部沉淀口可将污水中混有的垃圾、淤泥有效分离,有助于截污和淤泥沉淀,而且垃圾处理箱中设置的转轴、刀片能有效减小垃圾体积,防止垃圾堵塞管道,设置的高扬程清污泵使整个系统截污、清淤工作更加快速、简单、便捷,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集污、除污的防淤积体系,而且清污装置的设置不影响系统的排水,在污水得到有效排放的同时,对雨水进行截污、清淤,只靠系统本身就能实现全程污水雨水清淤、截污、排放的自动控制,提高地下空间利用率,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带有污水沉淀清污系统的深层隧道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转轴和刀片的俯视图。图中:1为隧道舱壁;2为隧道舱体;3为污水管道壁;4为污水管道;5为干湿隔离板层;6为检修车;7为检修车道;8为人工检修道;9为截污斜网;10为污水管道墩台;11为垃圾处理箱;12为垃圾沉淀箱;13为高扬程清污泵;14为垃圾输出管道;15为风机;16为通风与采光系统;17为可沉淀格栅;18为底部沉淀口;19为转轴;20为刀片;21为防渗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带有污水沉淀清污系统的深层隧道,包括隧道舱壁1、隧道舱体2、污水管道壁3、污水管道4、干湿隔离板层5、检修车6、检修车道7、人工检修道8、截污斜网9、污水管道墩台10、垃圾处理箱11、垃圾沉淀箱12、高扬程清污泵13、垃圾输出管道14、风机15、通风与采光系统16、可沉淀格栅17、底部沉淀口18、转轴19、刀片20和防渗层21;带有污水沉淀清污系统的深层隧道,由圆形盾构机挖掘并衬砌而成,隧道舱壁1的横截面为圆形,隧道舱壁1的内壁设置有防渗层21,内部为圆形的隧道舱体2,隧道舱体2内设置有风机15、通风与采光系统16和干湿隔离板层5,风机15可把隧道舱体2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干湿隔离板层5的一侧为检修车6和检修车道7,干湿隔离板层5的另一侧为污水管道壁3、人工检修道8和污水管道墩台10,污水管道壁3的横截面为圆形,污水管道壁3内部形成污水管道4,污水管道4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垃圾处理箱11,垃圾处理箱11沿水流方向的末端在污水管道4中设置有截污斜网9,截污斜网9的顶部向来水方向倾斜45-60°;可沉淀格栅17上设置均匀分布的底部沉淀口18污水管道4通过可沉淀格栅17、底部沉淀口18和垃圾处理箱11联通,垃圾处理箱11中设置有转轴19和刀片20,垃圾处理箱11下部连接垃圾沉淀箱12,在垃圾沉淀箱12的底部设置高扬程清污泵13,高扬程清污泵13与垃圾输出管道14的一端连接,垃圾输出管道14的另一端穿过隧道舱壁1和土层到达地表;所述的检修车道7的高度为400mm~600mm,宽度为1.8m~2.0m;所述的污水管道墩台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污水沉淀清污系统的深层隧道,包括隧道舱壁(1)、隧道舱体(2)、污水管道壁(3)、污水管道(4)、干湿隔离板层(5)、检修车(6)、检修车道(7)、人工检修道(8)、截污斜网(9)、污水管道墩台(10)、垃圾处理箱(11)、垃圾沉淀箱(12)、高扬程清污泵(13)、垃圾输出管道(14)、风机(15)、通风与采光系统(16)、可沉淀格栅(17)、底部沉淀口(18)、转轴(19)、刀片(20)和防渗层(21);其特征在于:带有污水沉淀清污系统的深层隧道,由圆形盾构机挖掘并衬砌而成,隧道舱壁(1)的横截面为圆形,隧道舱壁(1)的内壁设置有防渗层(21),内部为圆形的隧道舱体(2),隧道舱体(2)内设置有风机(15)、通风与采光系统(16)和干湿隔离板层(5),干湿隔离板层(5)的一侧为检修车(6)和检修车道(7),干湿隔离板层(5)的另一侧为污水管道壁(3)、人工检修道(8)和污水管道墩台(10),污水管道壁(3)的横截面为圆形,污水管道壁(3)内部形成污水管道(4),污水管道(4)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垃圾处理箱(11),垃圾处理箱(11)沿水流方向的末端在污水管道(4)中设置有截污斜网(9),截污斜网(9)的顶部向来水方向倾斜45‑60°;可沉淀格栅(17)上设置均匀分布的底部沉淀口(18)污水管道(4)通过可沉淀格栅(17)、底部沉淀口(18)和垃圾处理箱(11)联通,垃圾处理箱(11)中设置有转轴(19)和刀片(20),垃圾处理箱(11)下部连接垃圾沉淀箱(12),在垃圾沉淀箱(12)的底部设置高扬程清污泵(13),高扬程清污泵(13)与垃圾输出管道(14)的一端连接,垃圾输出管道(14)的另一端穿过隧道舱壁(1)和土层到达地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污水沉淀清污系统的深层隧道,包括隧道舱壁(1)、隧道舱体(2)、污水管道壁(3)、污水管道(4)、干湿隔离板层(5)、检修车(6)、检修车道(7)、人工检修道(8)、截污斜网(9)、污水管道墩台(10)、垃圾处理箱(11)、垃圾沉淀箱(12)、高扬程清污泵(13)、垃圾输出管道(14)、风机(15)、通风与采光系统(16)、可沉淀格栅(17)、底部沉淀口(18)、转轴(19)、刀片(20)和防渗层(21);其特征在于:带有污水沉淀清污系统的深层隧道,由圆形盾构机挖掘并衬砌而成,隧道舱壁(1)的横截面为圆形,隧道舱壁(1)的内壁设置有防渗层(21),内部为圆形的隧道舱体(2),隧道舱体(2)内设置有风机(15)、通风与采光系统(16)和干湿隔离板层(5),干湿隔离板层(5)的一侧为检修车(6)和检修车道(7),干湿隔离板层(5)的另一侧为污水管道壁(3)、人工检修道(8)和污水管道墩台(10),污水管道壁(3)的横截面为圆形,污水管道壁(3)内部形成污水管道(4),污水管道(4)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垃圾处理箱(11),垃圾处理箱(11)沿水流方向的末端在污水管道(4)中设置有截污斜网(9),截污斜网(9)的顶部向来水方向倾斜45-60°;可沉淀格栅(17)上设置均匀分布的底部沉淀口(18)污水管道(4)通过可沉淀格栅(17)、底部沉淀口(18)和垃圾处理箱(11)联通,垃圾处理箱(11)中设置有转轴(19)和刀片(20),垃圾处理箱(11)下部连接垃圾沉淀箱(12),在垃圾沉淀箱(12)的底部设置高扬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杨森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