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慕毅专利>正文

一种无纺布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0373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纺布成型装置,它包括一成网机,所述成网机上方设置一连接熔融状丙纶纤维素设备的喷丝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套安装在所述喷丝头一侧的辅助送料装置,所述辅助送料装置包括一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上方设置一卷绕有欲输送材料的卷轴,所述输送带的出口设置一对碾压辊,所述碾压辊的出口设置一密布有棘刺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的出口下方设置有一导板,所述输送辊外面设置有一外壳,所述外壳的进口位于所述碾压辊一侧,所述外壳的出口位于所述喷丝头的出口侧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备可以在丙纶纤维中增加涤纶短纤维等多组分材料,使无纺布具有更优良的品质和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纺布成型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可制成多组分无纺布的无纺布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无纺布成型装置主要包括一成网机和一个喷丝设备,无纺布的原料为加热呈熔融状态的丙纶纤维素。熔融状态的丙纶纤维素从喷丝设备的喷丝头中高速喷出,落在成网机上形成无纺布,被输出。采用这种成型装置制成的无纺布由于是单组分结构,因此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易变形破损,在受外力挤压或揉搓之后,很难再回复至平展的状态等,使现有的无纺布材料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制成多组分无纺布的无纺布成型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成型装置,它包括一成网机,所述成网机上方设置一连接熔融状丙纶纤维素设备的喷丝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套安装在所述喷丝头一侧的辅助送料装置,所述辅助送料装置包括一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上方设置一卷绕有欲输送材料的卷轴,所述输送带的出口设置一对碾压辊,所述碾压辊的出口设置一密布有棘刺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的出口下方设置有一导板,所述输送辊外面设置有一外壳,所述外壳的进口位于所述碾压辊一侧,所述外壳的出口位于所述喷丝头的出口侧部。在所述输送辊的出口上方设置一低压风机,所述输送辊的外壳与低压风机的外壳连通。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由于增加了一套辅助送料装置,因此可以生产出具有多种组分的无纺布,进而改善目前单一组分无纺布的不足。2、通过本技术设备在丙纶纤维中增加的单丝涤纶短纤维,可以在无纺布中形成骨架结构,使无纺布在承受外力时具有良好的承拉性能,同时由于涤纶短纤维一般呈卷曲状存在,故使无纺布具有良好的弹性,在受到挤压或揉搓后,都可以较好地恢复原状,使本技术设备生产的无纺布具有更优良的品质和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3、本技术由于在辅助送料的输送辊上布满了棘刺,因此在工作中可以将被碾压的纤维分解为单丝纤维,均匀地混合入熔融状的丙纶纤维素中。4、本技术只需在原有的无纺布成型装置旁增设一套辅助送料装置,可以在不破坏原有结构的情况下组成本技术,因此十分利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可以制成多组分的无纺布,从而提高了无纺布的强度、弹性等性能,本技术用于各种多组分无纺布的生产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及特点,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一成网机10,在成网机10上方设置一连接熔融状丙纶纤维素设备的喷丝头20,在喷丝头20的一侧安装一套辅助送料装置30,辅助送料装置30可以输送涤纶短纤维等欲加入无纺布中的成分。辅助送料机构30包括一输送带31,在输送带31的上方设置一卷轴32,在卷轴32上卷绕欲输送的涤纶短纤维棉卷或其它材料。在输送带31的出口设置一对碾压辊33,在碾压辊33的出口设置一密布有棘刺的输送辊34,在输送辊34的出口上方设置有一低压风机35,在输送辊34的出口下方设置有一导板36。在输送辊34外面设置一与风机25外壳连通的外壳37,外壳37的进口位于碾压辊33一侧,外壳的出口38对着喷丝头20的出口侧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低压风机35是为了使出料更均匀,如果没有低于风机35,被打散的涤纶短纤维也可以在喷丝头20的射流作用下被吸入熔融状的丙纶纤维流中,但有可能发生结团等不均匀现象。上述各实施例中,一些部件的结构设置或连接方式都可以根据欲输送的纤维等材料的不同有所变化。同时根据本技术的原理,辅助送料装置30还可以不止一套,比如在喷丝头20的两侧一边设置一套,从而实现更多组分的混合,进一步拓展无纺布的各项功能。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卷轴32上的涤纶短纤维棉卷通过输送带31引导进入碾压辊33,涤纶短纤维棉卷在碾压辊33中被碾薄后进入输送辊34,在输送辊34上棘刺的作用下,涤纶短纤维被打散形成蓬松的单丝状短纤维,并在低压风机35的风力作用下,经导板36送到外壳37的出口38。同时由于呈熔融状的丙纶纤维素从喷丝头20中高速喷出,在出口38处形成负压引流作用,使出口38处的涤纶短纤维单丝被吸引混合,与丙纶纤维素的喷射流一起落到成网机10上形成混有涤纶短纤维的多组分无纺布。权利要求1.一种无纺布成型装置,它包括一成网机,所述成网机上方设置一连接熔融状丙纶纤维素设备的喷丝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套安装在所述喷丝头一侧的辅助送料装置,所述辅助送料装置包括一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上方设置一卷绕有欲输送材料的卷轴,所述输送带的出口设置一对碾压辊,所述碾压辊的出口设置一密布有棘刺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的出口下方设置有一导板,所述输送辊外面设置有一外壳,所述外壳的进口位于所述碾压辊一侧,所述外壳的出口位于所述喷丝头的出口侧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纺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辊的出口上方设置一低压风机,所述输送辊的外壳与所述低压风机的外壳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纺布成型装置,它包括一成网机,所述成网机上方设置一连接熔融状丙纶纤维素设备的喷丝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套安装在所述喷丝头一侧的辅助送料装置,所述辅助送料装置包括一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上方设置一卷绕有欲输送材料的卷轴,所述输送带的出口设置一对碾压辊,所述碾压辊的出口设置一密布有棘刺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的出口下方设置有一导板,所述输送辊外面设置有一外壳,所述外壳的进口位于所述碾压辊一侧,所述外壳的出口位于所述喷丝头的出口侧部。使用本技术设备可以在丙纶纤维中增加涤纶短纤维等多组分材料,使无纺布具有更优良的品质和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文档编号D04H5/00GK2787701SQ20052001733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侯慕毅 申请人:侯慕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纺布成型装置,它包括一成网机,所述成网机上方设置一连接熔融状丙纶纤维素设备的喷丝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套安装在所述喷丝头一侧的辅助送料装置,所述辅助送料装置包括一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上方设置一卷绕有欲输送材料的卷轴,所述输送带的出口设置一对碾压辊,所述碾压辊的出口设置一密布有棘刺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的出口下方设置有一导板,所述输送辊外面设置有一外壳,所述外壳的进口位于所述碾压辊一侧,所述外壳的出口位于所述喷丝头的出口侧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慕毅
申请(专利权)人:侯慕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