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合闸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0094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分合闸断路器,包括壳体、驱动电机、联动涡轮、联动齿轮、输出主轴、脱扣联动件和电路板,所述驱动电机与联动涡轮联动,所述联动涡轮与脱扣联动件联动并带动脱扣联动件往复转动,所述脱扣联动件上设置有拨动杆,所述输出主轴固定于联动齿轮中心,所述联动涡轮与联动齿轮啮合,所述联动涡轮与电路板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动触片,所述电路板上于对应接触面上分别设置有断路静触片和通路静触片,所述断路静触点和通路静触片分别至联动涡轮中心轴距离与动触片至联动涡轮中心轴距离相适配。该断路器有效对动触结构进行改进,使得改进后动、静触片结构更为稳定,接触良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磁干扰等对其造成的影响。

Automatic switch circuit break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switch circuit breaker, which includes a shell, a driving motor, a linkage turbine, a linkage gear, an output spindle, a linkage and a circuit board. The driving motor is linked to a linkage turbine. The linkage turbine is linked with the tripping linkage and drives the tripping linkage to reciprocate and rotate. The linkage is fixed to the center of the linkage gear. The linkage turbine is meshed with the linkage gear. The contact surface of the linkage turbine and the circuit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contact sheet on the corresponding contact surface. The circuit breaker is separately arranged with a circuit breaker and a path static touch piece, and the circuit breaker is static touch.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oint and the path static contact piece to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linkage turbine is matched with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moving contact piece and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linkage turbine. The circuit breaker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dynamic touch structure, making the improved dynamic and static contact structure more stable, good contact,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quipment and reducing the effect of magnetic interference on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分合闸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小型断路器
,尤其是一种分合闸通断接触良好的自动分合闸断路器。
技术介绍
根据我国供电网智能化的需求,国家电网公司要求供电网络智能化。因此,要以供电网络的终端执行机构,即小型断路器执行上端信号具备跳闸、合闸动能,因此小型断路器目前的发展趋势是除了具备传统的手动分合闸记过流过载自动脱扣功能外,还需要具有电动分合闸功能,即可以自动分合闸以及实现远程控制,尤其是结合智能电,实现欠费自动跳闸断电,充费自动合闸送电的功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CN201610264851.6,名称为《自动分合闸小型断路器》的技术专利,其中公开了其电路板上接触结构为平行设置的动叶片和静叶片,触点分别设置在动、静叶片上,动、静叶片通过插脚与电路板上相应线路电连接,通过联动涡轮转动带动拨动凸台转动从而拨动动叶片,使得动叶片与静叶片接触从而形成电路的导通,当外力撤去后,动叶片和静叶片又在弹力作用下分开,使得动叶片和静叶片之间的电路断开,这种叶片接触通断电的方式,由于动、静叶片轻薄,感应精度不高,在通电后容易出现粘连的状况,同时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使得动、静叶片容易出现变形,同时在面对磁干扰时,这种叶片形式也容易导致接触不良,造成用户使用不便,影响设备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分合闸断路器,有效对动触结构进行改进,使得改进后动、静触片结构更为稳定,接触良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磁干扰等对其造成的影响。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分合闸断路器,包括壳体、驱动电机、联动涡轮、联动齿轮、输出主轴、脱扣联动件和电路板,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涡轮带动联动涡轮往复转动,所述联动涡轮与脱扣联动件联动并带动脱扣联动件往复转动,所述脱扣联动件上设置有用于拨动外接分闸联动脱扣杆进行分闸动作的拨动杆,所述输出主轴一端固定设置在联动齿轮中心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外部,所述联动涡轮与联动齿轮啮合带动输出主轴转动进行合闸动作,所述联动涡轮与电路板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动触片,所述电路板上于对应接触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动触片接触使控制分闸的电路接通的断路静触片和用于与动触片接触使控制合闸的电路接通的通路静触片,所述断路静触点和通路静触片分别至联动涡轮中心轴距离与动触片至联动涡轮中心轴距离相适配。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这样设置动、静触片不同于
技术介绍
中动、静触片的设置方式,这种方式通过动触片随联动涡轮的转动而运动,实现分闸电路的通断和合闸电路的通断,并且断路静触片和通路静触片固定不动,结构更为稳定,不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电磁等攻击,难以生效,保证电路的稳定,进一步的通过触片接触的形式,使得接触更为稳定,同时该设备采用齿轮以及涡轮的传动方式带动动触片运动,运动结构十分稳定,不易出现偏差,使得动触片与静触片的接触也十分稳定准确,所述断路静触点和通路静触片分别至联动涡轮中心轴距离与动触片至联动涡轮中心轴距离相适配,进一步保证接触的稳定性,提高设备的使用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涡轮与电路板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定位台,所述动触片弹性设置并套设在定位台上,所述动触片两侧分别形成有隆起并弹性压紧于安装槽底面与电路板之间,所述动触片两端与安装槽侧壁之间设置有用于供动触片隆起受抵压时舒张的行程槽。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动触片的这种安装方式,结构稳定,并且抵压在其中,不易从安装槽中松脱出去,同时具有弹性,可以与动、静触片充分接触,同时在隆起收到抵压时,安装槽中留置有供动触片隆起受到抵压时,供动触片两端舒张的行程槽,避免动触片受压过度变形,或者过度挤压电路板,减小电路板与联动涡轮之间的摩擦,利于联动涡轮的转动,减少零部件间的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并且动触片套设在定位台上,实现对动触片位置的定位,避免动触片松脱,保证设备的稳定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路静触片包括第一通路弧形片和第二通路弧形片,所述第一通路弧形片和第二通路弧形片相贴近设置,所述第二通路弧形片较第一通路弧形片靠近联动涡轮中心轴设置,所述断路静触片包括第一断路弧形片和第二断路弧形片,所述第一断路弧形片和第二断路弧形片相贴接近设置,所述第二通路弧形片较第一通路弧形片靠近联动涡轮中心轴设置,所述第一通路弧形片、第二通路弧形片、第一断路弧形片和第二断路弧形片均设置在动触片转动的路径上。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断路静触点和通路静触片均设置有两个弧形片,使得接触稳定,并且利于布线,方便电路板的设置,并且第一通路弧形片与第二通路弧形片需要同时接触动触片才能使得控制合闸的电路接通,同样的第一断路弧形片和第二断路弧形片需要同时接触动触片才能使得控制分闸的电路接通,有效避免误触,并且连接效果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果,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联动涡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路板上静触片的安装结构简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联动涡轮与电路板组合组合状态下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至图4可以看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分合闸断路器,包括壳体1、驱动电机2、联动涡轮3、联动齿轮5、输出主轴4、脱扣联动件7和电路板6,所述驱动电机2通过驱动涡轮21带动联动涡轮3往复转动,所述联动涡轮3与脱扣联动件7联动并带动脱扣联动件7往复转动,所述脱扣联动件7上设置有用于拨动外接分闸联动脱扣杆实现分闸动作的拨动杆71,所述输出主轴4一端固定设置在联动齿轮5中心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外部,所述联动涡轮3与联动齿轮5啮合带动输出主轴4转动实现合闸动作,所述联动涡轮3与电路板6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安装槽31,所述安装槽31中设置有定位台32,所述动触片8弹性设置并套设在定位台32上,所述动触片8两侧分别形成有隆起81并弹性压紧于安装槽31底面与电路板6之间,所述动触片8两端与安装槽31侧壁之间设置有用于供动触片8隆起81受抵压时舒张的行程槽,所述电路板6上于对应接触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动触片8接触使控制分闸的电路接通的断路静触片和用于与动触片8接触使控制合闸的电路接通的通路静触片,所述断路静触点和通路静触片分别至联动涡轮3中心轴距离与动触片8至联动涡轮3中心轴距离相适配,所述通路静触片包括第一通路弧形片611和第二通路弧形片612,所述第一通路弧形片611和第二通路弧形片612相贴近设置,所述第二通路弧形片612较第一通路弧形片611靠近联动涡轮3中心轴设置,所述断路静触片包括第一断路弧形片621和第二断路弧形片622,所述第一断路弧形片621和第二断路弧形片622相贴接近设置,所述第二通路弧形片612较第一通路弧形片611靠近联动涡轮3中心轴设置,所述第一通路弧形片611、第二通路弧形片612、第一断路弧形片621和第二断路弧形片622均设置在动触片8转动的路径上。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比如采用类似工艺、类似结构的等效产品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自动分合闸断路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分合闸断路器,包括壳体、驱动电机、联动涡轮、联动齿轮、输出主轴、脱扣联动件和电路板,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涡轮带动联动涡轮往复转动,所述联动涡轮与脱扣联动件联动并带动脱扣联动件往复转动,所述脱扣联动件上设置有用于拨动外接分闸联动脱扣杆实现分闸动作的拨动杆,所述输出主轴一端固定设置在联动齿轮中心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外部,所述联动涡轮与联动齿轮啮合带动输出主轴转动实现合闸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涡轮与电路板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动触片,所述电路板上于对应接触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动触片接触使控制分闸的电路接通的断路静触片和用于与动触片接触使控制合闸的电路接通的通路静触片,所述断路静触片和通路静触片分别至联动涡轮中心轴距离与动触片至联动涡轮中心轴距离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分合闸断路器,包括壳体、驱动电机、联动涡轮、联动齿轮、输出主轴、脱扣联动件和电路板,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涡轮带动联动涡轮往复转动,所述联动涡轮与脱扣联动件联动并带动脱扣联动件往复转动,所述脱扣联动件上设置有用于拨动外接分闸联动脱扣杆实现分闸动作的拨动杆,所述输出主轴一端固定设置在联动齿轮中心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外部,所述联动涡轮与联动齿轮啮合带动输出主轴转动实现合闸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涡轮与电路板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动触片,所述电路板上于对应接触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动触片接触使控制分闸的电路接通的断路静触片和用于与动触片接触使控制合闸的电路接通的通路静触片,所述断路静触片和通路静触片分别至联动涡轮中心轴距离与动触片至联动涡轮中心轴距离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合闸断路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江波郑文秀朱国新
申请(专利权)人:宏秀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