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合闸断路器的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2650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0 02:38
自动合闸断路器的传动机构包括动力源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蜗轮、第二蜗轮和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驱动连接,其中第一蜗轮与动力源驱动连接;当动力源启动时,驱动第一蜗轮旋转,第一蜗轮通过第二蜗杆带动第二蜗轮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合闸断路器的传动机构,通过蜗轮和蜗杆传动实现自动合闸断路器驱动装置的传动,结构简单,可以实现蜗轮的中轴线相交错设置,实现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所需的速比,适用于对空间有要求的传动,特别适用于具有自动合闸功能的小型断路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合闸断路器的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预付费小型断路器的需求不断增大,而普通的预付费小型断路器不能实现用户续费后自动合闸功能,给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小型断路器用于实现自动合闸功能的驱动装置一般由电机和齿轮组来提供动力,现有技术中的齿轮组大多采用直/斜齿轮组,而这种齿轮速度有限,每组齿轮速比一般不超过4∶1,为了得到所需要的速比,往往通过增加齿轮数量来实现所需要的转矩和速度,但在有限的空间往往很难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布局紧凑且速比大的自动合闸断路器的传动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合闸断路器的传动机构,包括动力源1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蜗轮3、第二蜗轮5和第二蜗杆4,所述第二蜗杆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蜗轮3和第二蜗轮5驱动连接,其中第一蜗轮3与动力源1驱动连接;当动力源1启动时,驱动第一蜗轮3旋转,第一蜗轮3通过第二蜗杆4带动第二蜗轮5旋转。优选地,所述第一蜗轮3通过第一蜗杆2与动力源1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蜗杆2匹配套装在动力源1的驱动轴上实现与动力源1驱动连接,且第一蜗杆2与第一蜗轮3啮合连接;当动力源1启动时,驱动第一蜗杆2旋转,第一蜗轮3随第一蜗杆2旋转。优选地,所述第一蜗轮3固定在第二蜗杆4的一端上,且第一蜗轮3和第二蜗杆4的中轴线相同,第二蜗轮5与第二蜗杆4的另一端啮合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蜗轮3套装固定在第二蜗杆4上。优选地,所述第一蜗轮3和第二蜗杆4的中轴线与第二蜗轮5的中轴线相互垂直。优选地,所述第一蜗轮3和第一蜗杆2的中轴线相互垂直。优选地,所述第一蜗轮3固定在第二蜗杆4的一端上,且第一蜗轮3和第二蜗杆4的中轴线相同,第二蜗轮5与第二蜗杆4的另一端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蜗轮5的中轴线与第一蜗轮3和第二蜗杆4的中轴线相互垂直,且第二蜗轮5和第一蜗杆2的中轴线相互垂直。优选地,所述用于与第二蜗轮5啮合连接的第二蜗杆4螺旋部分的直径与第一蜗轮3的直径相等。优选地,所述第二蜗杆4螺旋部分与第一蜗轮3间隔设置,且位于第二蜗杆4螺旋部分和第一蜗轮3之间的第二蜗杆4中间部分的直径与第二蜗杆4螺旋部分和第一蜗轮3的直径相等。优选地,所述第一蜗轮3的直径小于第二蜗轮5的直径。本技术的自动合闸断路器的传动机构,通过蜗轮和蜗杆传动实现自动合闸断路器驱动装置的传动,结构简单,可以实现蜗轮的中轴线相交错设置,从而布局合理紧凑,占用空间小,使用较少的蜗轮和蜗杆也能达到较大的速比,实现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所需的速比,适用于对空间有要求的传动,特别适用于具有自动合闸功能的小型断路器,为实现小型断路器的自动合闸功能奠定基础;传动平稳且无噪音,有良好的性能,创造较好的运行环境。此外,通过第一蜗轮和第二蜗杆的中轴线相同的设置,实现第一蜗轮和第二蜗杆具有相同的转速和转向,第二蜗杆起到传递作用,方便调节速比。本技术的传动机构的速比可达500∶1,甚至更大,特别适用于空间小的具有自动合闸功能的小型断路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自动合闸断路器的传动机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自动合闸断路器的传动机构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自动合闸断路器的传动机构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自动合闸断路器的驱动装置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至4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自动合闸断路器的传动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自动合闸断路器的传动机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的自动合闸断路器的传动机构,包括动力源1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蜗轮3、第二蜗轮5和第二蜗杆4,所述第二蜗杆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蜗轮3和第二蜗轮5驱动连接,用于输入和输出动力,其中第一蜗轮3与动力源1驱动连接;当动力源1启动时,驱动第一蜗轮3旋转,第一蜗轮3通过第二蜗杆4带动第二蜗轮5旋转。该传动机构安装在自动合闸断路器的驱动装置的壳体6内,传动机构的第二蜗轮5与驱动装置的手柄7驱动连接,且驱动装置的手柄7与断路器的手柄联动连接,从而第二蜗轮5可以输出转矩带动驱动装置的手柄7和断路器的手柄一起摆动,以实现断路器的自动合闸动作。通过蜗轮和蜗杆传动实现自动合闸断路器驱动装置的传动,结构简单,可以实现蜗轮的中轴线相交错设置,从而布局合理紧凑,占用空间小,使用较少的蜗轮和蜗杆也能达到较大的速比,速比可达500∶1,甚至更大,实现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所需的速比,适用于对空间有要求的传动,特别适用于具有自动合闸功能的小型断路器,为实现小型断路器的自动合闸功能奠定基础;传动平稳且无噪音,有良好的性能,创造较好的运行环境。蜗轮的直径尺寸一般根据速比或空间要求而确定,优选地,第一蜗轮3的直径小于第二蜗轮5的直径。本技术的动力源可以采用电机。本技术的蜗轮是指在轮的圆周上设有多条不连续且相邻的齿;本技术的蜗杆是指在杆的外壁上设有一条沿轴向螺旋形成的连续齿。本技术的自动合闸断路器的传动机构的具体安装结构,第一蜗轮3通过第一蜗杆2与动力源1驱动连接,第一蜗杆2匹配套装在动力源1的驱动轴上实现与动力源1驱动连接,且第一蜗杆2与第一蜗轮3啮合连接;当动力源1启动时,驱动第一蜗杆2旋转,第一蜗轮3随第一蜗杆2旋转。当然也可以是第一蜗轮3通过多个蜗轮蜗杆组实现与动力源1驱动连接。本技术采用前者,相较于后者,整体结构简化且更加聚拢紧凑,有效节省占用空间。具体地,用于与第二蜗轮5啮合连接的第二蜗杆4螺旋部分的直径与第一蜗轮3的直径相等。提高同步性和一致性。进一步地,第二蜗杆4螺旋部分与第一蜗轮3间隔设置,且位于第二蜗杆4螺旋部分和第一蜗轮3之间的第二蜗杆4中间部分的直径与第二蜗杆4螺旋部分和第一蜗轮3的直径相等。方便生产制造,起到有效隔离的作用,避免相互干涉,提高可靠性。当然,第二蜗杆4中间部分的直径与第二蜗杆4螺旋部分和第一蜗轮3的直径也可以设置成不相等,如设置呈一个阶梯状,第二蜗杆4中间部分的直径大于第二蜗杆4螺旋部分和第一蜗轮3的直径。本技术的第二蜗杆与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的安装结构,第一蜗轮3固定在第二蜗杆4的一端上,且第一蜗轮3和第二蜗杆4的中轴线相同,第二蜗轮5与第二蜗杆4的另一端啮合连接。通过第一蜗轮和第二蜗杆的中轴线相同的设置,实现第一蜗轮和第二蜗杆具有相同的转速和转向,第二蜗杆起到传递作用,方便调节速比。进一步地,第一蜗轮3套装固定在第二蜗杆4上,第一蜗轮3和第二蜗杆4可以是两个单独的零件组装而成,以方便第一蜗轮的安装和更换,从而方便调整速比或者维修更换。当然,第一蜗轮3和第二蜗杆4也可以是一体制成的一个零件。本技术的中轴线是设想在物体旋转时所绕着的直线。本技术的自动合闸断路器的传动机构的各零件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齿轮的齿形配合要求,蜗轮和蜗杆交错设置。优选地,第一蜗轮3和第一蜗杆2的中轴线相互垂直;第一蜗轮3和第二蜗杆4的中轴线与第二蜗轮5的中轴线相互垂直,且第二蜗轮5和第一蜗杆2的中轴线相互垂直,布局合理紧凑。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自动合闸断路器的传动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合闸断路器的传动机构,包括动力源(1)和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蜗轮(3)、第二蜗轮(5)和第二蜗杆(4),所述第二蜗杆(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蜗轮(3)和第二蜗轮(5)驱动连接,其中第一蜗轮(3)与动力源(1)驱动连接;当动力源(1)启动时,驱动第一蜗轮(3)旋转,第一蜗轮(3)通过第二蜗杆(4)带动第二蜗轮(5)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合闸断路器的传动机构,包括动力源(1)和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蜗轮(3)、第二蜗轮(5)和第二蜗杆(4),所述第二蜗杆(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蜗轮(3)和第二蜗轮(5)驱动连接,其中第一蜗轮(3)与动力源(1)驱动连接;当动力源(1)启动时,驱动第一蜗轮(3)旋转,第一蜗轮(3)通过第二蜗杆(4)带动第二蜗轮(5)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合闸断路器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轮(3)通过第一蜗杆(2)与动力源(1)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蜗杆(2)匹配套装在动力源(1)的驱动轴上实现与动力源(1)驱动连接,且第一蜗杆(2)与第一蜗轮(3)啮合连接;当动力源(1)启动时,驱动第一蜗杆(2)旋转,第一蜗轮(3)随第一蜗杆(2)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合闸断路器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轮(3)固定在第二蜗杆(4)的一端上,且第一蜗轮(3)和第二蜗杆(4)的中轴线相同,第二蜗轮(5)与第二蜗杆(4)的另一端啮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合闸断路器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轮(3)套装固定在第二蜗杆(4)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合闸断路器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科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