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9285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立式压缩机,包括立柱、箱体(5)、用于竖向压缩垃圾的压头装置(3)、用于横向压缩垃圾的横向压缩装置和控制器(15),所述立柱安装在所述箱体(5)上,所述压头装置(3)安装在所述立柱上,所述横向压缩装置安装在所述箱体(5)上,所述箱体(5)顶部开设配合所述压头装置(3)的敞口,所述压头装置(3)、所述横向压缩装置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15)。本发明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压缩循环时间显著缩短,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兼顾安全逻辑的同时控制各机构动作,避免由于阀锁及油缸内泄导致的机械故障或不必要的停机,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Vertical compress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ertical compressor, including a vertical column, a box (5), a pressure head device (3) for vertical compression of garbage, a transverse compression device and a controller (15) for the transverse compression of refuse, which is mounted on the box (5), the pressure head device (3) is installed on the column, and the transverse compression device is installed at the station. On the box (5), the top of the box (5) is open with the pressure head device (3), and the pressure head device (3) and the transverse compression device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controller (15).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compression cycle time is shorten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working efficiency is improved. While the safety logic is taken into account, the movement of each mechanism is controlled and the mechanical failure or unnecessary shutdown caused by the valve lock and the cylinder is avoided, and the st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system ar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式压缩机,属于压缩机

技术介绍
由于液压缸及液压锁自身的加工精度、密封件质量等问题,无法实现阀锁及液压缸的绝对密封,而垃圾压缩行业工况恶劣,且需要压缩装置长时间连续运行,其密封性能一直影响着行业内设备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易导致机械故障或停机等故障。目前同行业也受该类故障限制,多采用手动操作,结合操作者工作经验解决大量突发问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稳定性与智能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立式压缩机,压缩循环时间显著缩短,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了由于阀锁及油缸内泄导致的机械故障或不必要的停机,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立式压缩机,包括立柱、箱体、用于竖向压缩垃圾的压头装置、用于横向压缩垃圾的横向压缩装置和控制器,所述立柱安装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压头装置安装在所述立柱上,所述横向压缩装置安装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箱体顶部开设配合所述压头装置的敞口,所述压头装置、所述横向压缩装置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优先地,所述压头装置包括压板、压头下限位开关、压头中限位开关、压头上限位开关、压头油缸、压力继电器一、压力继电器二,所述压头油缸竖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上端,所述压头油缸的杠杆固定连接所述压板,所述压头下限位开关、所述压头中限位开关、所述压头上限位开关依次从下向上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上,所述压头下限位开关、所述压头中限位开关、所述压头上限位开关、所述压力继电器一、所述压力继电器二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压头油缸的进油口、出油口均与泵站连通,所述压头油缸的进油口与泵站之间的油路上引出两个连通接口一,两个连通接口一分别连通所述压力继电器一、所述压力继电器二。优先地,所述横向压缩装置包括推板、推板油缸、推板后限位开关,所述推板横向设置在所述箱体中,所述推板油缸横向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右端,所述推板油缸的杠杆固定连接所述推板,所述推板后限位开关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右端,所述推板后限位开关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优先地,包括中闸门装置,所述中闸门装置包括压力继电器三、中闸门油缸、中闸门,所述中闸门油缸竖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中闸门油缸杠杆固定连接所述中闸门下端,所述中闸门油缸的进油口、出油口均连通泵站,从所述中闸门油缸的进油口与泵站之间的油路上引出连通接口二,所述连通接口二连通所述压力继电器三,所述中闸门位于所述推板左侧,所述中闸门、所述推板将所述箱体分隔成三个独立腔室从左向右依次分别是垃圾块容纳腔室、垃圾压缩腔室和横向压缩腔室,所述推板油缸位于所述横向压缩腔室中,所述垃圾压缩腔室位于压头装置下方,所述垃圾压缩腔室上方开设配合所述压头装置的敞口,所述压力继电器三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优先地,前闸门装置包括压力继电器四、前闸门油缸、前闸门,所述前闸门油缸竖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左侧壁处,所述前闸门油缸的杠杆固定连接所述前闸门,泵站连通所述前闸门油缸的进油口、出油口,从所述前闸门油缸的进油口与泵站之间的油路上引出连通接口三,所述连通接口三连通所述压力继电器四。优先地,包括四个滑索装置,四个滑索装置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立柱包括框体、左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前立柱和右后立柱,所述框体为内部竖向贯穿的长方体,所述框体的四个边角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左前立柱、所述左后立柱、所述右前立柱和所述右后立柱,所述立柱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所述箱体埋设在地面中,所述箱体通过四个所述滑索装置滑动连接所述立柱;所述滑索装置包括两个滚轮和一个滑竿,所述左前立柱、所述左后立柱、所述右前立柱和所述右后立柱的外侧均设置一所述滑竿,所述滑竿上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滚轮,所述左前立柱、所述左后立柱、所述右前立柱和所述右后立柱上均开设配合所述滚轮的滑轨。优先地,包括插锁装置和挂耳装置,所述挂耳装置包括四个挂耳,四个挂耳对称地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所述插锁装置安装在所述压头装置上,工作时所述压头装置下行,所述插锁装置伸出勾住所述挂耳装置,然后所述压头装置上行从而提起所述箱体。优先地,所述插锁装置包括插锁油缸、左插锁杆、连接板、左连接杆、右连接杆、右插锁杆和限位杆,所述插锁油缸横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压板上,所述插锁油缸的杠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所述左插锁杆、所述右插锁杆分别穿过并滑动连接所述压板相对应的两侧壁,所述左连接杆右端、所述右连接杆左端均铰接所述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杆左端、所述右连接杆右端分别铰接所述左插锁杆、所述右插锁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压板,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插锁油缸的杠杆上,所述插锁油缸连通泵站。优先地,包括两个安全钩装置,所述安全钩装置包括支板、两个夹板、安全钩、安全钩油缸、安全钩开接近开关一、安全钩开接近开关二、压头上横梁,所述压头上横梁套设并固定连接所述压头油缸的杠杆,所述安全钩开接近开关一、所述安全钩开接近开关二对称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左右内侧壁上,所述支板固定连接所述框体,所述安全钩油缸铰接所述支板,所述安全钩油缸杠杆铰接所述安全钩中部,两个所述夹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板,所述安全钩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两个所述夹板。优先地,所述压头下限位开关、所述压头中限位开关、所述压头上限位开关均为行程开关。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压缩循环时间显著缩短,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兼顾安全逻辑的同时控制各机构动作,避免由于阀锁及油缸内泄导致的机械故障或不必要的停机,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检测行程开关、大量程接近开关、压力继电器、等过程信号,并将信号输入到控制器,实现过程监控,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3、本专利技术实现一键压缩、一键打包、一键对接、一键放箱,有效提高收集效率,智能性也得到显著提升。4、本专利技术插锁装置在不安装位置检测开关的情况下,可通过记忆功能准确判断插锁装置伸出及缩回位置。5、本专利技术兼顾安全逻辑的同时控制各机构动作,避免由于阀锁及油缸内泄导致的机械碰撞或不必要的停机,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6、本专利技术当压缩装置下降时会伴有扬声器报警,进行安全提醒。7、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两个大量程检测开关串联,冗余检测一组安全钩装置位置,可有效避免因保险钩油缸不同步等原因造成的机械故障,提高安全性及可靠性。8、本专利技术设计安全钩装置,避免因人为原因或意外事故造成人身安全及财产损失,有效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插锁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推板的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安全钩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液压电气系统布置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电气原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逻辑表图。附图中标记含义,1-安全钩装置;2-安全钩油缸;3-压头装置;4-插锁装置;5-箱体;6-挂耳装置;7-推板油缸;8-安全钩开接近开关一;9-推板后限位开关;10-压头下限位开关;11-压头中限位开关;12-压头上限位开关;13-压头油缸;14-控制箱;15-控制器;16-阀组;17-压力继电器一;18-压力继电器二;19-压力继电器三;20-压力继电器四;21-安全钩开接近开关二;22-中闸门油缸;23-前闸门油缸;24-左插锁杆;25-连接板;26-左连接杆;27-右连接杆;28-右插锁杆;29-压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箱体(5)、用于竖向压缩垃圾的压头装置(3)、用于横向压缩垃圾的横向压缩装置和控制器(15),所述立柱安装在所述箱体(5)上,所述压头装置(3)安装在所述立柱上,所述横向压缩装置安装在所述箱体(5)上,所述箱体(5)顶部开设配合所述压头装置(3)的敞口,所述压头装置(3)、所述横向压缩装置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15)。

【技术特征摘要】
1.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箱体(5)、用于竖向压缩垃圾的压头装置(3)、用于横向压缩垃圾的横向压缩装置和控制器(15),所述立柱安装在所述箱体(5)上,所述压头装置(3)安装在所述立柱上,所述横向压缩装置安装在所述箱体(5)上,所述箱体(5)顶部开设配合所述压头装置(3)的敞口,所述压头装置(3)、所述横向压缩装置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装置(3)包括压板(29)、压头下限位开关(10)、压头中限位开关(11)、压头上限位开关(12)、压头油缸(13)、压力继电器一(17)、压力继电器二(18),所述压头油缸(13)竖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上端,所述压头油缸(13)的杠杆固定连接所述压板(29),所述压头下限位开关(10)、所述压头中限位开关(11)、所述压头上限位开关(12)依次从下向上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上,所述压头下限位开关(10)、所述压头中限位开关(11)、所述压头上限位开关(12)、所述压力继电器一(17)、所述压力继电器二(18)电连接所述控制器(15),所述压头油缸(13)的进油口、出油口均与泵站连通,所述压头油缸(13)的进油口与泵站之间的油路上引出两个连通接口一,两个连通接口一分别连通所述压力继电器一(17)、所述压力继电器二(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压缩装置包括推板、推板油缸(7)、推板后限位开关(9),所述推板横向设置在所述箱体(5)中,所述推板油缸(7)横向固定连接所述箱体(5)右端,所述推板油缸(7)的杠杆固定连接所述推板,所述推板后限位开关(9)固定连接所述箱体(5)右端,所述推板后限位开关(9)电连接所述控制器(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闸门装置,所述中闸门装置包括压力继电器三(19)、中闸门油缸(22)、中闸门(34),所述中闸门油缸(22)竖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5)上,所述中闸门油缸(22)杠杆固定连接所述中闸门(34)下端,所述中闸门油缸(22)的进油口、出油口均连通泵站,从所述中闸门油缸(22)的进油口与泵站之间的油路上引出连通接口二,所述连通接口二连通所述压力继电器三(19),所述中闸门(34)位于所述推板左侧,所述中闸门(34)、所述推板将所述箱体分隔成三个独立腔室从左向右依次分别是垃圾块容纳腔室、垃圾压缩腔室和横向压缩腔室,所述推板油缸(7)位于所述横向压缩腔室中,所述垃圾压缩腔室位于压头装置(3)下方,所述垃圾压缩腔室上方开设配合所述压头装置(3)的敞口,所述压力继电器三(19)电连接所述控制器(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前闸门装置包括压力继电器四(20)、前闸门油缸(23)、前闸门(35),所述前闸门油缸(23)竖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5)左侧壁处,所述前闸门油缸(23)的杠杆固定连接所述前闸门(35),泵站连通所述前闸门油缸(23)的进油口、出油口,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磊单龙刁鑫孙进刘东房利国魏旭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