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等间距变距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91860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等间距变距机构,包括变距机构,该变距机构安装于SCARA机器人的Z轴上,所述变距机构包括一块以上的变距吸嘴安装板、无油衬套、变距导向轴、变距轴、导向轴固定板、气缸、安装座、变距限位板以及变距主板,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整个机构的一侧,每块变距吸嘴安装板的底部均设置有一吸盘,气缸设置于变距轴的一侧,变距轴上安装有一块以上的变距限位板,变距限位板的底部均连接变距吸嘴安装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多工位等间距变距机构实现冲压(或模切)、包装自动化连线生产,减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周转环节,减少设备及生产人员的投入,避免过长的生产流程产生异常,简化产品制程。

A multi space equidistance variable distance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 distance equidistance variable distance mechanism, including a variable distance mechanism, which is installed on the Z axis of the SCARA robot. The variable distance mechanism includes more than one variable distance suction nozzle mounting plate, oil free bushing, variable distance guide axis, pitch axis, guide shaft fixed plate, cylinder, mounting seat, distance limit position. The installation seat is set on one side of the whole mechanism, and a suction disc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each variable distance suction nozzle installation board. The cylinder is set on one side of the variable distance shaft, and a variable distance limit plate is installed on the pitch axis, and the bottom of the variable distance limit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variable distance suction nozzle mount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the multi space equidistance variable distance mechanism realizes the production of stamping (or die cutting) and packaging automation. It reduces the turnover link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reduces the input of equipment and production personnel, avoids the abnormal production process, and simplifies the product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等间距变距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工位等间距变距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产品冲压生产时为了节省原材料,产品的间距较小;产品在包装时的间距较大。现有技术一次只能将一个产品抓取放入包材进行包装,机器效率低,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工位等间距变距机构,采用若干个构件组成本专利技术的变步距机构,一次抓取多个产品放入包材进行包装,能有效提高搬运效率,从而极大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提高产能,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多工位等间距变距机构,包括变距机构,该变距机构安装于SCARA机器人的Z轴上,所述变距机构包括一块以上的变距吸嘴安装板、无油衬套、变距导向轴、变距轴、导向轴固定板、气缸、安装座、变距限位板以及变距主板,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整个机构的一侧,用于连接SCARA机器人的Z轴,每块变距吸嘴安装板的底部均设置有一吸盘,变距导向轴安装于导向轴固定板之间,气缸设置于变距轴的一侧,变距轴上安装有一块以上的变距限位板,变距限位板的底部均连接变距吸嘴安装板。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变距轴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台阶面,一块以上的变距限位板在变距轴上的台阶面上移动距离。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油衬套均滑动安装于变距导向轴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轴固定板的底部均设置有紧定螺钉,紧定螺钉装入于导向轴固定板的底部并与内部的变距导向轴接触定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多工位等间距变距机构实现冲压(或模切)、包装自动化连线生产,减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周转环节,减少设备及生产人员的投入,避免过长的生产流程产生异常,简化产品制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变距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变距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变距前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变距后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图5所示,包括变距机构,该变距机构安装于SCARA机器人的Z轴上,变距机构包括一块以上的变距吸嘴安装板1、无油衬套2、变距导向轴3、变距轴4、导向轴固定板5、气缸6、安装座8、变距限位板9以及变距主板7,安装座8设置于整个机构的一侧,用于连接SCARA机器人的Z轴,每块变距吸嘴安装板的底部均设置有一吸盘11,变距导向轴3安装于导向轴固定板5之间,气缸6设置于变距轴4的一侧,变距轴4上安装有一块以上的变距限位板9,变距限位板的底部均连接变距吸嘴安装板1。其中,变距轴4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台阶面,一块以上的变距限位板在变距轴上的台阶面上移动距离。无油衬套2均滑动安装于变距导向轴3上。导向轴固定板的底部均设置有紧定螺钉12,紧定螺钉装入于导向轴固定板的底部并与内部的变距导向轴3接触定位。翻转机构主要由SCARA机器人、变距机构、真空吸料系统、回转气缸、切断模具、拉料机构等零部件组成。变距机构通过连接板固定在SCARA机器人的Z轴上,产品从切断模具顶出后由变距机构带动真空吸嘴吸料,SCARA机器人将产品吸起,在此过程中变距机构进行变距,将产品的距离变成与料盘的凹坑相同,实现变距包装。其中,工作原理为:利用气缸驱动变距轴动作,变距轴带动变距吸嘴安装板移动,移动距离由变距限位板确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多工位等间距变距机构实现冲压(或模切)、包装自动化连线生产,减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周转环节,减少设备及生产人员的投入,避免过长的生产流程产生异常,简化产品制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工位等间距变距机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等间距变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距机构,该变距机构安装于SCARA机器人的Z轴上,所述变距机构包括一块以上的变距吸嘴安装板、无油衬套、变距导向轴、变距轴、导向轴固定板、气缸、安装座、变距限位板以及变距主板,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整个机构的一侧,用于连接SCARA机器人的Z轴,每块变距吸嘴安装板的底部均设置有一吸盘,变距导向轴安装于导向轴固定板之间,气缸设置于变距轴的一侧,变距轴上安装有一块以上的变距限位板,变距限位板的底部均连接变距吸嘴安装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等间距变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距机构,该变距机构安装于SCARA机器人的Z轴上,所述变距机构包括一块以上的变距吸嘴安装板、无油衬套、变距导向轴、变距轴、导向轴固定板、气缸、安装座、变距限位板以及变距主板,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整个机构的一侧,用于连接SCARA机器人的Z轴,每块变距吸嘴安装板的底部均设置有一吸盘,变距导向轴安装于导向轴固定板之间,气缸设置于变距轴的一侧,变距轴上安装有一块以上的变距限位板,变距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猛
申请(专利权)人:领镒江苏精密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