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短纤维无纺布和皮革状片状物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8874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于皮革状片的超细短纤维无纺布和厚实感优良的皮革状片状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下述超细短纤维无纺布解决了上述课题,即,一种超细短纤维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含有单纤维纤度0.0001~0.5分特、纤维长度小于等于10cm的短纤维,目付为100~550g/m↑[2],纤维表观密度为0.280~0.700g/cm↑[3],抗拉强度为大于等于70N/cm,撕破强力为3~50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适合用于皮革状片状物的底布的超细短纤维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可降低皮革状片状物中的聚氨酯付与量、强度物性优良的超细短纤维无纺布。进而,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用于鞋、家具、衣料等的厚实感优良的皮革状片状物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主要由纤维材料构成、具有足够的手感、物性的皮革状片状物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由超细纤维和高分子弹性体构成的皮革状片状物,具有天然皮革所不具备的优良特征,广泛地用于各种用途。制造该皮革状片状物时,一般采用使纤维片状物含浸聚氨酯等的高分子弹性体溶液后,使该纤维片状物浸渍在水或有机溶剂水溶液中,使高分子弹性体进行湿式凝固的方法。但是,由于为了得到强度、尺寸稳定性等而使用大量的聚氨酯,并且由于聚氨酯的原料成本、制造工艺的复杂化等,使得皮革状片状物成为昂贵的物品。另外,当高分子弹性体变多时,容易变成似橡胶的手感,难以得到类似天然皮革的厚实感。进而,为了含浸该聚氨酯,一般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等的水混和性有机溶剂,但是这些有机溶剂,一般从操作环境的角度来看是不理想的。另外,近年来为了保护环境、资源等,循环利用性被人们所重视,为此,开发了例如,聚酯的分解回收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聚氨酯的分解方法(例如,专利文献2)。但是,这些方法都主要适用于单一成分的物品,对于如上述那样的纤维和聚氨酯等的高分子弹性体不分离一体化而形成的复合材料,由于其分解方法不同,所以难以适用。因此,必须分离成各成分,但是一般成本非常大,另外完全分离也是困难的。进而,也指出聚氨酯等因NOx气等而导致变黄,难以得到白色的仿麂皮绒式(suede)片状物。因此,期待一种减少使用或实质上不含聚氨酯等高分子弹性体的皮革状片状物。因此,为了解决这些课题,提高无纺布自身的强度成为有效的方法。作为提高无纺布自身的强度的方法,目前为止已研究了几种。例如公开了一种由纤维束和单纤维构成的皮革状片状物用的无纺布(例如,专利文献3),其是通过用例如纤维素等的自粘合性纤维形成自粘合纤维束,接着用针刺法等的方法进行片状化后,将高速的流体流喷射到片材上,来使纤维束之间、纤维束与单纤维、以及单纤维之间进行交织而形成的。但是,如果用该方法使纤维束粘合,则在进行染色时,存在产生色斑、表面品位或手感下降等的问题。另外,因为通过高速流体流来剥离自粘合的超细纤维的相当部分、使其络合,所以还存在会由于处理不均使得在剥离时生成斑,其控制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提出了各种通过在进行针刺后、进行高速流体流处理的方法来提高络合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4、5)。该方法作为提高高速流体流处理的交织效率的方法是有用的。但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者们的观点,认为仅仅组合针刺和高速流体流处理,很难得到能够维持满意的物性和品位等,并且能降低聚氨酯的供给量程度的无纺布。另外,公开了用与上述不同的其他方法,通过使用低模量的聚酯纤维和热收缩性的聚酯纤维进行针刺,接着进行加热处理和热压处理,使得即使不浸渍聚氨酯,也可得到具有充分性能的皮革状片状物用基体材料(例如,专利文献6)。但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者们的观点,认为在将这样得到的无纺布用例如液流染色机等进行染色时,由于揉搓作用等而经常发生破裂。专利文献1WO01/30729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2001-348457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昭52-12902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公平1-18178号公报专利文献5特开平5-78986号公报专利文献6特公平7-623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特别是作为皮革状片状物用基体材料有用的、具有充分强度的超细短纤维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另外,进而提供一种皮革状片状物及其制造方法,该皮革状片状物即使实质上不含有聚氨酯等的高分子弹性体,也可具有充分的品位、手感、物性,并且具有优良的再利用性、耐黄变性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构成。即,本专利技术的超细短纤维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含单纤维纤度为0.0001~0.5分特、纤维长度小于等于10cm的短纤维,目付(单位面积重量)为100~550g/m2,纤维表观密度为0.280~0.700g/cm3,拉伸强力为大于等于70N/cm,撕破强力为3~50N。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超细短纤维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可产生0.0001~0.5分特的超细纤维的1~10分特的复合短纤维,用针刺法制造复合短纤维无纺布,接着在至少10MPa的压力下进行高速流体流处理。进而,本专利技术的皮革状片状物的一个形态,其特征在于,由无纺布构成,而且实质上由非弹性聚合物的纤维材料构成。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皮革状片状物的其他形态,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纤度为0.0001~0.5分特、纤维长度小于等于10cm、目付为100~550g/m2、纤维表观密度为0.230~0.700g/cm3的被染色形成的超细短纤维无纺布,撕破强力为3~50N,并且满足下式,抗拉强度(N/cm)≥0.45×目付(g/m2)-40。本专利技术的皮革状片状物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形态,其特征在于,对超细短纤维无纺布进行染色,所述的超细短纤维无纺布含有单纤维纤度为0.0001~0.5分特、纤维长度小于等于10cm的短纤维,目付为100~550g/m2,纤维表观密度为0.280~0.700g/cm3,抗拉强度为大于等于70N/cm,撕破强力为3~50N。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皮革状片状物的制造方法的其他形态,其特征在于,在利用针刺法使可产生0.0001~0.5分特的超细纤维的复合短纤维络合后,形成超细纤维而制成超细短纤维无纺布,接着在至少10MPa的压力下进行高速流体处理使其再次络合,然后进行染色。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特别是适用于皮革状片状物的底布的、强度物性优良的超细短纤维无纺布。另外,可提供能大大减少聚氨酯的付与量、或完全不使用聚氨酯的高品位的皮革状片状物。进而,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得到能够用于鞋、家具、衣料等的厚实感良好的皮革状片状物。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超细短纤维无纺布,为含有单纤维纤度为0.0001~0.5分特的纤维而形成的。单纤维纤度优选为0.001~0.3分特,更优选为0.005~0.15分特。当不到0.0001分特时,由于强度降低而不优选。另外,当超过0.5分特时,手感变硬,并且发生络合变得不充分,表面品位降低等的问题,因此不优选。另外,在不损害本专利技术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以含有超过上述的范围的纤度的纤维。对单纤维纤度在上述的范围内的所谓超细纤维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有直接对超细纤维进行纺丝的方法;纺丝作为通常纤度的纤维的可以产生超细纤维的纤维(超细纤维产生型纤维),接着使其产生超细纤维的方法。并且,作为使用超细纤维产生型纤维的方法,例如可以用下述方法进行制造,即,纺丝海岛型复合纤维、然后除去海成分的方法;纺丝分割型复合纤维、然后进行分割超细化的方法等。其中,在本专利技术中,从可以容易稳定地获得超细纤维的角度出发,优选用海岛型复合纤维或分割型复合纤维进行制造,进而在制作皮革状片状物时,从可以容易得到能用同种染料染色的、由同种聚合物构成的超细纤维的角度出发,更优选用海岛型复合纤维进行制造。本专利技术中所说的海岛型复合纤维,是指将2种或2种以上成分在任意阶段进行复合、混和而成海岛状态的纤维,作为得到该纤维的方法,没有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细短纤维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含有单纤维纤度0.0001~0.5分特、纤维长度小于等于10cm的短纤维,目付为100~550g/m↑[2],纤维表观密度为0.280~0.700g/cm↑[3],抗拉强度为大于等于70N/cm,撕破强力为3~50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口智之横井京子梶原健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