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纤维、人工皮革用基体及人工皮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90915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作为可制造具有高致密感和品质的人工皮革的卷缩纤维优选使用的复合纤维,以及使用该复合纤维的人工皮革用基体及人工皮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纤维,是含有聚酯类易洗脱成分和难洗脱成分的复合纤维,所述聚酯类易洗脱成分是在共聚5~10摩尔%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而形成的共聚聚酯中含有聚(亚烷基)二醇而形成的,且复合纤维截面中聚(亚烷基)二醇以沿纤维的长度方向伸展的条纹状存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作为可制造具有高致密感和品质的人工皮革的卷缩纤维优选使用的复合纤维,以及使用该复合纤维的人工皮革用基体及人工皮革。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纤维,是含有聚酯类易洗脱成分和难洗脱成分的复合纤维,所述聚酯类易洗脱成分是在共聚5~10摩尔%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而形成的共聚聚酯中含有聚(亚烷基)二醇而形成的,且复合纤维截面中聚(亚烷基)二醇以沿纤维的长度方向伸展的条纹状存在。【专利说明】复合纤维、人工皮革用基体及人工皮革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制造由具有高致密感和品质的人工皮革用基体形成的人工皮革的复合纤维、人工皮革用基体及人工皮革。
技术介绍
作为人工皮革的制造方法,一般方法是将弹性聚合物施加于对超细纤维生成型纤维进行缠结处理而得到的无纺布,使超细纤维显现,从而得到人工皮革。作为使超细纤维生成型纤维缠结的方法,可以举出针刺、水刺等方法,但是已知通过针刺的缠结通常因针材料与纤维的摩擦、原棉的刚性、强度及卷缩等影响而呈现复杂的行为。人工皮革的品质、磨损特性这类物理性质,存在构成人工皮革用基体的无纺布等片材的纤维密度越高、越致密而变得越良好的倾向。因此,作为人工皮革用基体,通常要求使用高缠结且高密度的片材。作为针对这种要求的一种解决方案,增加刺针的根数,且使纤维沿厚度方向定向分布是关键所在。因此,为了能经受反复的针刺,优选使用能提高纤维刚性的聚合物。例如,通过在作为超细纤维生成型纤维已知的海岛型复合纤维的海成分中,使用具有高刚性的特定的聚苯乙烯,成功地在针刺工序中实现了高缠结(参见专利文献I)。但是,这种方法由于聚苯乙烯是非结晶性且较脆,针刺的处理次数有限,尚未得到具有十分满意的高密度且高缠结的人工皮革用基体。由于这样的背景及近年来环境意识高涨,在人工皮革的制造中,不使用有机溶剂的制造工艺逐渐引起了重视,开始就使用具有结晶性、且在超细纤维生成时容易通过碱处理来溶解的共聚聚酯类海成分的尝试进行各种研究探讨(参见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55-2001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556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使用共聚聚酯类海成分的上述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聚酯类纤维,由于相比较以聚苯乙烯等为代表的聚合物,纤维的刚性低,因此出现了在针刺初期沿厚度方向易疲软、不能提高缠结效率、难以高密度化这些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得到由针刺缠结效率高的人工皮革用基体形成的人工皮革的复合纤维。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复合纤维的具有高致密感和品质的人工皮革用基体及人工皮革。即,本专利技术意欲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纤维,是含有聚酯类易洗脱成分和难洗脱成分的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类易洗脱成分是在共聚聚酯中含有聚(亚烷基)二醇而形成的,所述共聚聚酯是共聚5?10摩尔%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而形成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纤维的优选方案,上述聚(亚烷基)二醇混合在共聚聚酯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纤维的优选方案,上述聚酯类易洗脱成分中的聚(亚烷基)二醇的含量为I~10质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纤维的优选方案,上述聚(亚烷基)二醇是聚乙二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纤维的优选方案,在上述复合纤维纵截面中聚(亚烷基)二醇以沿着纤维的长度方向伸展的条纹状存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纤维的优选方案,复合纤维中的以沿着纤维的长度方向伸展的条纹状存在的聚(亚烷基)二醇的长度为15 μ m以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纤维的优选方案,对上述复合纤维施加压曲卷缩,在压曲部分存在裂纹和/或龟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纤维的优选方案,上述复合纤维在98°C下的收缩率为10~40%的范围。另外,本专利技术中,可以使用上述复合纤维制造人工皮革用基体,可以使用该人工皮革用基体制造人工皮革。另外,本专利技术中,可以使用对上述复合纤维实施压曲卷缩而得的复合纤维来制造人工皮革用基体,可以使用该人工皮革用基体来制造人工皮革。本专利技术的复合 纤维的制造方法,是含有聚酯类易洗脱成分和难洗脱成分的复合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熔融纺丝时,向共聚5~10摩尔%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而成的共聚聚酯中添加聚(亚烷基)二醇来进行纺丝。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复合纤维纵截面中聚(亚烷基)二醇以沿着纤维的长度方向伸展的条纹状存在,及通过形成高卷缩保持性、高缠结且可高密度化的人工皮革用基体,可以得到能适用于具有致密的表面品质及良好的耐磨性的人工皮革的复合纤维。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得到由高卷缩保持性、高缠结且可高密度化的人工皮革用基体形成的、具有致密的表面品质及良好的耐磨性的人工皮革。【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纤维中聚(亚烷基)二醇以沿着纤维的长度方向伸展的条纹状存在的代图用照片。图2是显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纤维的压曲部分存在龟裂的代图用照片。【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纤维,是含有聚酯类易洗脱成分和难洗脱成分的复合纤维,重要的是,上述聚酯类易洗脱成分是在共聚聚酯中含有聚(亚烷基)二醇而形成的,上述共聚聚酯是共聚5~10摩尔%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而形成的。作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纤维的聚酯类易洗脱成分中含有的聚(亚烷基)二醇,可以举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及聚丁二醇等,但从使用的容易性、对碱等的减量性等方面考虑,优选使用聚乙二醇。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纤维优选是含有聚酯类易洗脱成分和难洗脱成分的复合纤维,上述聚酯类易洗脱成分是在共聚聚酯中含有聚(亚烷基)二醇而形成的,上述共聚聚酯是共聚5~10摩尔%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而形成的,在复合纤维纵截面中聚(亚烷基)二醇以沿着纤维的长度方向伸展的条纹状存在。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纤维所使用的聚酯类易洗脱成分的共聚聚酯中,作为共聚成分的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必须以5~10摩尔%的比例进行共聚,共聚成分的比例优选6~9摩尔%的范围。作为共聚成分,通过共聚5摩尔%以上的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成分,可以得到充分的碱减量性,且赋予复合纤维以脆性(压曲卷缩时的易折性)。从而,通过混合下述聚(亚烷基)二醇,可以使纤维易断裂,且能够通过热而固定。另外,作为共聚成分,通过共聚10摩尔%以下的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成分,达到抑制熔融粘度升高、复合纤维纺丝时难以产生断头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使用的聚(亚烷基)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优选5000~50000的范围。数均分子量更优选10000~30000的范围。通过使数均分子量处于上述范围,不仅纺丝时的混合变得容易,而且可以得到充分的碱减量速度。聚酯类易洗脱成分中聚(亚烷基)二醇的含量优选I~10质量%的范围,更优选2~8质量%的范围。通过使聚(亚烷基)二醇的含量在I质量%以上,可以得到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纤维的特征、即、优异的卷缩保持特性。另外,通过使聚(亚烷基)二醇的含量处于10质量%以下,达到对复合纺丝时的断头影响小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纤维中,在复合纤维纵截面中聚(亚烷基)二醇以沿纤维的长度方向伸展的条纹状存在。在复合纤维的聚酯类易洗脱成分、即海成分中,聚(亚烷基)二醇以沿纤维的长度方向伸展的条纹状存在,并且,在对复合纤维施加压曲卷缩时,在卷缩部分容易产生裂纹和/或龟裂,固定裂纹和/或龟裂部分的卷缩,由此提高卷缩保持特性。卷缩保持特性可以通过例如纤维网的压缩恢复率来进行确认。 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纤维中,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纤维,是含有聚酯类易洗脱成分和难洗脱成分的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类易洗脱成分是在共聚聚酯中含有聚(亚烷基)二醇而形成的,所述共聚聚酯是共聚5~10摩尔%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而形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村一松崎行博西村诚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