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折叠床的折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7127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折叠床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折叠床的折叠结构,包括两组支撑排,每组支撑排包括两个支撑架、一个中端连接件和一个中端架脚;两组支撑排之间设有两个连接架、四个边角连接件和四个边角架脚,一个连接架的两端通过两个边角连接件和两个边角架脚分别铰接在两组支撑排的一端,另一个连接架的两端通过另外两个边角连接件和另外两个边角架脚分别铰接在两组支撑排的另一端;还包括加强架,加强架包括两根加强管和折合件,两根加强管彼此靠近的一端均与折合件铰接,两根加强管彼此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排的中端架脚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实现折叠后尺寸小,便于收纳和搬运的作用。

A folding structure for a folded be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folding bed, in particular to a folding structure for a folding bed, which includes two sets of support rows, each of which includes two support frames, one middle end connector and a middle end bracket, and two connection frames, four side angle connections and four corner fra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support. The two ends of a connecting frame are articulated at one end of the two set of support rows through two side angle connections and two edge corners respectively. The two ends of the other are articulated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two support rows through the other two side angles and the other two edges, and the reinforcing frame includes two reinforcement pipes. The two ends of the two reinforcement pipes are articulated with the folding parts,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two reinforcement pipes are articulated with the middle end of the two sets of support rows respectivel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simple operation, and can realize small size after folding, and is convenient for receiving and transpor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折叠床的折叠结构
本技术涉及折叠床的
,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折叠床的折叠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折叠床,由于其可收纳,便于搬运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欢。但是,由于结构上的限制,现有的折叠床的支撑架之间占用空间大,收纳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折叠后尺寸小的用于折叠床的折叠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折叠床的折叠结构,包括两组支撑排,每组支撑排包括两个支撑架、一个中端连接件和一个中端架脚,所述两个支撑架彼此靠近的一端通过中端连接件和中端架脚铰接;所述两组支撑排之间设有两个连接架、四个边角连接件和四个边角架脚,一个所述连接架的两端通过两个边角连接件和两个边角架脚分别铰接在两组支撑排的一端,另一个所述连接架的两端通过另外两个边角连接件和另外两个边角架脚分别铰接在两组支撑排的另一端;还包括加强架,所述加强架包括两根加强管和折合件,所述两根加强管彼此靠近的一端均与折合件铰接,所述两根加强管彼此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排的中端架脚铰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支撑杆,所述两根支撑杆弯折成型,所述两根支撑杆的中部互相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包括两根连接杆,所述两根连接杆弯折成型,所述两根连接杆的中部互相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边角连接件和边角架脚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支撑杆和连接杆的两个插座,所述两个插座互相垂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中端连接件设有用于固定支撑杆的两个插座,所述两个插座互相平行设置。进一步的,所述中端架脚设有用于固定支撑杆和加强管的三个插座。进一步的,所述中端连接件和边角连接件均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有卡孔和装设于卡孔内的卡块。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实现折叠后尺寸小,便于收纳和搬运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边角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中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中端架脚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边角架脚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排;11-支撑架;111-支撑杆;12-中端连接件;13-中端架脚;2-连接架;21-连接杆;3-边角连接件;4-边角架脚;5-加强架;51-加强管;52-折合件;6-插座;7-固定组件;71-卡孔;72-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用于折叠床的折叠结构,包括两组支撑排1,每组支撑排1包括两个支撑架11、一个中端连接件12和一个中端架脚13,所述两个支撑架11彼此靠近的一端通过中端连接件12和中端架脚13铰接;所述两组支撑排1之间设有两个连接架2、四个边角连接件3和四个边角架脚4,一个所述连接架2的两端通过两个边角连接件3和两个边角架脚4分别铰接在两组支撑排1的一端,另一个所述连接架2的两端通过另外两个边角连接件3和另外两个边角架脚4分别铰接在两组支撑排1的另一端;还包括加强架5,所述加强架5包括两根加强管51和折合件52,所述两根加强管51彼此靠近的一端均与折合件52铰接,所述两根加强管51彼此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排的中端架脚13铰接。如图1至图6所示,具体地,在不使用时,将所述支撑架11均从左右两侧向中间推,使得所有支撑架11统一向中间收缩靠拢。同时,所述连接架2和加强架5在支撑架11的牵动作用下,受力折合。让床能够完全折叠,使得本技术的占用空间小,便于收纳或者运输。在使用时,将所述支撑架11均从中间向左右两侧拉,使得支撑架11统一向两侧伸长展开。同时所述连接架2和加强架5在支撑架11的牵动作用下,受力展开。让床能够完全展开。所述中端连接件12、中端架脚13、边角连接件3和边角架脚4使得本技术的结构坚固,不易散落。所述加强架5使得床的中端的结构坚固,不易摆动。所述折合件52便于加强管51的伸缩。从俯视图的视角看,展开后的支撑架11、连接架2和加强架5配合形成“日”字形状。所述中端架脚13和边角架脚4均设有防滑垫,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减少床摆动。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实现折叠后尺寸小,便于收纳和搬运的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1包括两根支撑杆111,所述两根支撑杆111弯折成型,所述两根支撑杆111的中部互相转动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弯折成型使得支撑杆111的受力平衡,易于支撑重物。所述两根支撑杆111设置呈“X”型。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2包括两根连接杆21,所述两根连接杆21弯折成型,所述两根连接杆21的中部互相转动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弯折成型使得连接杆21的受力平衡,易于支撑重物。本实施例中,所述边角连接件3和边角架脚4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支撑杆111和连接杆21的两个插座6,所述两个插座6互相垂直设置。如图3、图6所示,所述插座6使得支撑杆111与边角连接件3、连接杆21与边角连接件3的连接固定,不易脱落。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端连接件12设有用于固定支撑杆111的两个插座6,所述两个插座6互相平行设置。如图4所示,所述插座6使得支撑杆111与中端连接件12的连接固定,不易脱落。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端架脚13设有用于固定支撑杆111和加强管51的三个插座6。如图5所示,所述插座6使得支撑杆111与中端脚架、加强管51与中端架脚13的连接固定,不易脱落。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端连接件12和边角连接件3均设有固定组件7,所述固定组件7设有卡孔71和装设于卡孔71内的卡块72,如图3所示,所述卡孔71和卡块72用于将床布锁紧。具体地,当需要装设床布时,将通孔对准固定组件7的卡孔71,接着将卡块72穿过通孔,并锁紧在卡孔71内,使得床布固定不易翻转。当需要将床布进行拆卸时,将卡块72从卡孔71拔出即可,便于对床布进行清洗。所述床布可以为尼龙布。受力效果好,便于清洗。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111与支撑杆111、连接杆21与连接杆21、插座6与支撑杆111、插座6与连接杆21或者插座6与加强管51的连接方式均为铆合固定。使得结构固定,不易散架。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折叠床的折叠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折叠床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支撑排,每组支撑排包括两个支撑架、一个中端连接件和一个中端架脚,所述两个支撑架彼此靠近的一端通过中端连接件和中端架脚铰接;所述两组支撑排之间设有两个连接架、四个边角连接件和四个边角架脚,一个所述连接架的两端通过两个边角连接件和两个边角架脚分别铰接在两组支撑排的一端,另一个所述连接架的两端通过另外两个边角连接件和另外两个边角架脚分别铰接在两组支撑排的另一端;还包括加强架,所述加强架包括两根加强管和折合件,所述两根加强管彼此靠近的一端均与折合件铰接,所述两根加强管彼此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排的中端架脚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折叠床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支撑排,每组支撑排包括两个支撑架、一个中端连接件和一个中端架脚,所述两个支撑架彼此靠近的一端通过中端连接件和中端架脚铰接;所述两组支撑排之间设有两个连接架、四个边角连接件和四个边角架脚,一个所述连接架的两端通过两个边角连接件和两个边角架脚分别铰接在两组支撑排的一端,另一个所述连接架的两端通过另外两个边角连接件和另外两个边角架脚分别铰接在两组支撑排的另一端;还包括加强架,所述加强架包括两根加强管和折合件,所述两根加强管彼此靠近的一端均与折合件铰接,所述两根加强管彼此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排的中端架脚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折叠床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支撑杆,所述两根支撑杆弯折成型,所述两根支撑杆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耀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联杨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