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折叠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76816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折叠床架,包括通过枢接方式相连接的两单元床架,所述单元床架包括上框架,所述两上框架连接处设有一中脚架,两上框架外端枢设有边脚架,还包括围绕所述边脚架外周设置的U形框,所述U形框的开口朝向所述中脚架的一侧并且该U形框的侧边中部与所述边脚架枢接,一位于所述边脚架内侧的侧边连杆的两端分别与U形框侧边的末端及上框架边缘的对应位置相枢接,一中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U形框的中部及边脚架的对应位置相枢接,方便床架收折,通过设置U形框防止床架使用中滑动,结构稳定。

A new type of folding bed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folding bed frame, including a two unit bedframe connected by a pivot way. The unit bedframe includes an upper frame. The two upper frame conn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foot frame, the outer end of the two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n edge foot frame, and an U frame arranged around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foot frame, and the U shaped frame. The side of the side side of the U frame is pivot connected to the side frame,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side connecting rod at the inside of the foot frame are pivotally connected with the end of the U frame side and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upper frame edge,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central connecting rod are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to the middle and side frame of the U frame. It is convenient for the bedstead to be folded, and the U frame is adopted to prevent the bedstead from slipping in use, and the structure is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折叠床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折叠床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节凑的加快,很多生活用品亦需要具有多样的调整功能,尤其是对于空间有限的居室中,床会占据主要的空间,因此具有使用方便、节省收纳空间的折叠铁架床常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备用的物品,它方便实用,存放方便,可以利用最小的空间享受最舒适的家居体验。现有折叠床架中:支撑杆与框架间的联接方式一般都是使用一根可伸缩的支撑杆,其两端分别于框架、支撑脚相铰接,而这可伸缩的支撑杆是由套管组成,套管之间使用按钮的方式,这种方式在折叠的时候需要进行按压,按压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气才能达到目的,操作不便,并且使用时,容易滑动,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折叠床架。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折叠床架,包括通过枢接方式相连接的两单元床架,所述单元床架包括上框架,所述两上框架连接处设有一中脚架,两上框架外端枢设有边脚架,还包括围绕所述边脚架外周设置的U形框,所述U形框的开口朝向所述中脚架的一侧并且该U形框的侧边中部与所述边脚架枢接,一位于所述边脚架内侧的侧边连杆的两端分别与U形框侧边的末端及上框架边缘的对应位置相枢接,一中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U形框的中部及边脚架的对应位置相枢接。优选的,所述边脚架包括与上框架相枢接的脚杆组,及设置于所述脚杆组及所述上框架对应位置之间的斜连杆,所述斜连杆一端与所述所述上框架枢接,所述斜连杆另一端与所述脚杆组滑动并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脚杆组包括分别位于上框架外端两侧的边脚杆、位于上框架外端中部的中间脚杆及固定连接两边脚杆及中间脚杆的横连杆,所述两边脚杆及中间脚杆均与所述上框架枢接。优选的,所述斜连杆设有两个,两斜连杆分别与所述两边脚杆连接配合,所述两边脚杆对应设有供所述斜连杆与所述边脚杆相连接一端滑动的滑道。优选的,所述U形框的两侧边中部分别与所述边脚架的两边脚杆枢接配合,所述中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U形框的中部及所述中间脚杆的对应位置相枢接。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折叠床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在所述两上框架连接处设有一中脚架,两上框架外端枢设有边脚架,还包括围绕所述边脚架外周设置的U形框,所述U形框的开口朝向所述中脚架的一侧并且该U形框的侧边中部与所述边脚架枢接,一位于所述边脚架内侧的侧边连杆的两端分别与U形框侧边的末端及上框架边缘的对应位置相枢接,一中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U形框的中部及边脚架的对应位置相枢接,方便床架收折,并且防止床架使用中晃动,结构稳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折叠床架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折叠床架的部分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折叠床架的收折动作图之一。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折叠床架的收折动作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图4,一种新型折叠床架,包括通过枢接方式相连接的两单元床架,所述单元床架包括上框架10,所述两上框架10连接处设有一中脚架20,两上框架10外端枢设有边脚架,还包括围绕所述边脚架外周设置的U形框40,所述U形框40的开口朝向所述中脚架20的一侧并且该U形框40的侧边中部与所述边脚架枢接,一位于所述边脚架内侧的侧边连杆的两端分别与U形框40侧边的末端及上框架10边缘的对应位置相枢接,一中部连杆42的两端分别与U形框40的中部及边脚架的对应位置相枢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边脚架包括与上框架10相枢接的脚杆组30,及设置于所述脚杆组30及所述上框架10对应位置之间的斜连杆34,所述斜连杆34一端与所述所述上框架10枢接,所述斜连杆34另一端与所述脚杆组30滑动并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脚杆组30包括分别位于上框架10外端两侧的边脚杆33、位于上框架10外端中部的中间脚杆32及固定连接两边脚杆33及中间脚杆32的横连杆31,所述两边脚杆33及中间脚杆32均与所述上框架10枢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斜连杆34设有两个,两斜连杆34分别与所述两边脚杆33连接配合,所述两边脚杆33对应设有供所述斜连杆34与所述边脚杆33相连接一端滑动的滑道331。本实施例中,所述U形框40的两侧边中部分别与所述边脚架的两边脚杆33枢接配合,所述中部连杆42的两端分别与U形框40的中部及所述中间脚杆32的对应位置相枢接。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折叠床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折叠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枢接方式相连接的两单元床架,所述单元床架包括上框架,所述两上框架连接处设有一中脚架,两上框架外端枢设有边脚架,还包括围绕所述边脚架外周设置的U形框,所述U形框的开口朝向所述中脚架的一侧并且该U形框的侧边中部与所述边脚架枢接,一位于所述边脚架内侧的侧边连杆的两端分别与U形框侧边的末端及上框架边缘的对应位置相枢接,一中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U形框的中部及边脚架的对应位置相枢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折叠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枢接方式相连接的两单元床架,所述单元床架包括上框架,所述两上框架连接处设有一中脚架,两上框架外端枢设有边脚架,还包括围绕所述边脚架外周设置的U形框,所述U形框的开口朝向所述中脚架的一侧并且该U形框的侧边中部与所述边脚架枢接,一位于所述边脚架内侧的侧边连杆的两端分别与U形框侧边的末端及上框架边缘的对应位置相枢接,一中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U形框的中部及边脚架的对应位置相枢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脚架包括与上框架相枢接的脚杆组,及设置于所述脚杆组及所述上框架对应位置之间的斜连杆,所述斜连杆一端与所述上框架枢接,所述斜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宽峻
申请(专利权)人:革新厦门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