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97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7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车,包括底盘、前轮组件、后轮组件、电源组件、把手组件及座椅组件。使用者需将后座体转动至与前座体平行,并将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配合锁紧,使后座体位置与前座体位置固定,并将伸缩杆通过关节座转动至与转向件平行,也即将后座体与前座体张开至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动车。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辆,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源及车轮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车轮转速改变速度的车辆。电动车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不是很高。但是它符合国家定的节能环保趋势,大大方便了短途交通,最主要是通过对能源和环境的节省和保护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0003]可折叠的电动车由于携带方便,在便携性方面已经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折叠车仍然存在折叠车在折叠时结构复杂,收起及打开的机构及辅助动作太多,实现折叠打开及收起费时费力,折叠打开与收起的步骤太多,操作难度太大,中老年人接受及推广难度大,不适用于中老年消费群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车。
[0005]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电动车包括:底盘、前轮组件、后轮组件、电源组件、把手组件及座椅组件,底盘包括前座体及后座体,前座体与后座体转动连接,前座体上设有第一限位件,后座体上设有第二限位件,后座体转动至与前座体平行时,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配合限位;前轮组件包括桥架、前轮及转向件,桥架固定于前座体,转向件转动连接于桥架,前轮固定于转向件;后轮组件包括驱动轮及刹车轮,驱动轮与刹车轮分别位于后座体相对的两侧且与后座体转动连接;座椅组件包括座椅本体及支撑件,支撑件一端与底盘连接,另一端与座椅本体连接,支撑件可折叠;电源组件位于后座体与座椅本体之间,且与后座体固定连接,电源组件还与驱动轮及刹车轮电性连接;把手组件包括车把本体、伸缩杆及关节座,伸缩杆一端与关节座连接,另一端与车把本体连接,关节座还与转向件连接,车把本体分别与驱动轮及刹车轮电性连接。
[0006]优选地,支撑件包括两伸缩架,伸缩架包括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交叉且转动连接,第一杆体一端与前座体连接,另一端与座椅本体连接,第二杆体一端与后座体连接,另一端与座椅本体连接,两伸缩架平行设置。
[0007]优选地,前座体具有一连通前座体两面的镂空位,把手组件还包括铰链件,铰链件包括第一节臂、第二节臂及第三节臂,第一节臂一端与后座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节臂转动连接,第二节臂贯穿镂空位并与第三节臂转动连接,第三节臂还与伸缩杆转动连接。
[0008]优选地,后座体还包括一转轴,转轴沿垂直于驱动轮的方向固设于后座体上,转轴与第一节臂转动连接。
[0009]优选地,关节座包括固定座及连接座,连接座与固定座转动连接,固定座具有第一锁紧件,连接座具有第二锁紧件,当连接座转动至与固定座轴心共线时,第一锁紧件与第二
锁紧件配合锁紧。
[0010]优选地,前轮包括第一前轮及第二前轮,转向件包括转向件本体、轴承及两培林座;转向件本体一端与关节座连接,另一端与轴承转动连接;两培林座分别位于轴承的两端并与轴承转动连接,两培林座还与桥架转动连接;第一前轮与第二前轮分别设于两培林座上。
[0011]优选地,后轮组件还包括防倾件,防倾件设于后座体上且位于后座体远离前座体的一端。
[0012]优选地,前座体还设有提手,提手位于前座体的其中一侧。
[0013]优选地,驱动轮和/或刹车轮采用橡胶轮。
[0014]优选地,前轮、驱动轮及刹车轮均采用免充气轮胎。
[001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电动车只需三个步骤即可完成折叠,也即只需将车把组件转动弯折、座椅组件折叠以及底盘转动折叠,且折叠过程只涉及转动与简单的限位件配合操作,整个折叠过程操作简单且无费力操作,适合中老年人日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实施例中电动车展开状态下立体图;
[0018]图2为实施例中前座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实施例中后座体与电源组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0]图4为实施例中电动车折叠状态下立体图;
[0021]图5为实施例中电动车支撑件与底盘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2]图6为实施例中电动车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实施例中前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
底盘;2

前轮组件;3

后轮组件;4

电源组件;5

把手组件;6

座椅组件;
[0026]11

前座体;12

后座体;13

第一限位件;14

第二限位件;
[0027]21

桥架;22

前轮;23

转向件;
[0028]31

驱动轮;32

刹车轮;33

防倾件;
[0029]51

车把本体;52

伸缩杆;53

关节座;54

铰链件;
[0030]61

座椅本体; 62

支撑件;
[0031]111

镂空位;112

提手;121

转轴;
[0032]221

第一前轮;222

第二前轮;231

转向件本体;232

轴承;233

培林座;
[0033]531

固定座;532

连接座;5311

第一锁紧件;5321

第二锁紧件;
[0034]541

第一节臂;542

第二节臂;543

第三节臂;
[0035]621

伸缩架;6211

第一杆体;6212

第二杆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
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申请。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37]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前轮组件(2)、后轮组件(3)、电源组件(4)、把手组件(5)及座椅组件(6),所述底盘(1)包括前座体(11)及后座体(12),所述前座体(11)与所述后座体(12)转动连接,所述前座体(11)上设有第一限位件(13),所述后座体(12)上设有第二限位件(14),所述后座体(12)转动至与所述前座体(11)平行时,所述第一限位件(13)与所述第二限位件(14)配合限位;所述前轮组件(2)包括桥架(21)、前轮(22)及转向件(23),所述桥架(21)固定于所述前座体(11),所述转向件(23)转动连接于所述桥架(21),所述前轮(22)固定于所述转向件(23);所述后轮组件(3)包括驱动轮(31)及刹车轮(32),所述驱动轮(31)与刹车轮(32)分别位于所述后座体(12)相对的两侧且与所述后座体(12)转动连接;所述座椅组件(6)包括座椅本体(61)及支撑件(62),所述支撑件(62)一端与所述底盘(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座椅本体(61)连接,所述支撑件(62)可折叠;所述电源组件(4)位于所述后座体(12)与所述座椅本体(61)之间,且与所述后座体(12)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组件(4)还与所述驱动轮(31)及刹车轮(32)电性连接;所述把手组件(5)包括车把本体(51)、伸缩杆(52)及关节座(53),所述伸缩杆(52)一端与所述关节座(5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把本体(51)连接,所述关节座(53)还与转向件(23)连接,所述车把本体(51)分别与所述驱动轮(31)及刹车轮(32)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62)包括两伸缩架(621),所述伸缩架(621)包括第一杆体(6211)及第二杆体(6212),所述第一杆体(6211)与所述第二杆体(6212)交叉且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杆体(6211)一端与所述前座体(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座椅本体(61)连接,所述第二杆体(6212)一端与所述后座体(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座椅本体(61)连接,两所述伸缩架(621)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体(11)具有一连通所述前座体(11)两面的镂空位(111),所述把手组件(5)还包括铰链件(54),所述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耀杨永强杨博红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联杨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