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饱和熔纺非织造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603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饱和熔纺非织造织物,其由热塑性连续纤维和一定图案的熔融粘合形成,所述水饱和熔纺非织造织物具有下面(i)和(ii)中的一个:    (i)正的小于10%的百分比熔融粘合面积,和    (ii)至少10%的百分比熔融粘合面积,并且其中所述熔融粘合的粘合图案是各向异性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熔纺非织造织物,并且具体地涉及水饱和的熔纺非织造织物。
技术介绍
熔纺非织造织物(例如,纺粘或者熔喷非织造织物)由例如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双组分或者多组分纤维、以及这种熔纺纤维与人造纤维、棉和纤维素浆粕纤维等的混合物构成。通常,熔纺非织造织物通过加热、超声波、化学(例如通过胶乳)或者树脂的方式粘合等,以便产生基本上非易碎的粘合,并且通过粘合后的工序和转换保持它们的同一性。热和超声波粘合产生永久的熔融粘合,而化学粘合可能或者不能产生永久的粘合。典型地,熔融粘合熔纺非织造织物具有10-35%的百分比粘合面积,优选12-26%。通常,现有技术教导了熔纺非织造织物的水刺缠结需要这样,为了增加或者保持拉伸强力,熔纺非织造织物最初基本上没有熔融粘合,并且最初存在的所有粘合都是易碎类型的,它们在水刺缠结工序期间将大量断裂。例如参见美国专利6,430,788和6,321,425;以及美国专利申请2004/0010894;和2002/0168910。这种未粘合或者易碎粘合熔纺物的水刺缠结主要用于增加完整性,并因此增加熔纺非织造织物的拉伸强力。为了促进印染加工(即,熔纺非织造织物的进一步处理),有必要让非织造织物对于印染加工工序具有一个适当的拉伸强力。对于拉伸强力可接受的“窗”将随打算进行的印染加工工序而变。在未粘合或者易碎粘合熔纺非织造织物的情况中,最初的完整性或者拉伸强力非常低,使用水刺缠结工序增加完整性和拉伸强力(相对于其以前),因此熔纺非织造织物可以经受印染加工工序。然而,现有技术本领域通常教导,由于熔融粘合熔纺非织造织物在水刺缠结以前的特性,这种熔纺非织造织物在水刺缠结之后仅表现有限的完整性和相对低的拉伸强力,由于纤维的断裂,它们的一个常常相对于水刺缠结之前的熔融粘合非织造织物的拉伸强力而减小。因此,熔融粘合熔纺非织造织物的水刺缠结可能将熔纺非织造织物的完整性和拉伸强力降低到到这样的程度以至其不再适合于随后要求的印染加工工序。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水饱和熔纺非织造织物,其由热塑性连续纤维和一定图案的熔融粘合形成。另一个目的是,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提供这样的一种熔纺非织造织物,其具有小于10%的百分比熔融粘合面积。进一步的目的是,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提供这样的一种熔纺非织造织物,其具有至少10%的百分比熔融粘合面积并且其中熔融粘合的图案是各向异性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提供这样的一种熔纺非织造织物,其在水饱和之后比在水饱和之前的熔纺非织造织物表现至少50%的厚度增加和至少75%的拉伸强力。
技术实现思路
现在已经发现本专利技术上述和有关的目的通过这样的一种水饱和熔纺非织造织物实现,其由热塑性连续纤维形成并提供一定图案的熔融粘合。该非织造织物具有下列情况中的一种(i)正的小于10%的百分比熔融粘合面积和(ii)至少10%的百分比熔融粘合面积并且其中熔融粘合的图案是各向异性的。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非织造织物由熔融粘合被正交不同地粘合。粘合最大尺寸为d,最大粘合间隔至少为4d。水饱和之后的非织造织物相对于在水饱和之前的非织造织物表现至少50%的厚度增加(即织物厚度)。此外,非织造织物在水饱和之后相对于水饱和之前的非织造织物表现至少75%的拉伸强力。优选的基本重量为5-50gsm。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包含一种包括这种非织造织物的吸收性物品、包括这种非织造织物的非吸收性物品或者一种包括这种非织造织物的层压制品或混合物(混合物)。非织造织物可以进一步的包括一种对于改变其表面能或者增加其蓬松特性的整理剂。本专利技术也包含一种具有一定图案熔融粘合的水饱和合成纤维结构。该结构具有以下情况中的一种(i)正的小于10%的百分比熔融粘合面积、和(ii)至少10%的百分比熔融粘合面积并且其中熔融粘合的图案是各向异性的。优选该结构由具有热塑性连续纤维的熔纺非织造织物形成。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通过参考下面本专利技术目前最优选、说明性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和有关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被更加完全地理解,其中图1和2分别是具有小于10%粘合面积的熔纺非织造织物在水饱和之前和之后的局部等角视图;图3和4分别是具有至少10%粘合面积的熔纺非织造织物在水饱和之前和之后的局部等角视图,其中所述熔纺非织造织物的熔融粘合图案是各向同性的;图5和6分别是具有与图3和图4中相同的粘合面积的熔纺非织造织物在水饱和之前和之后的局部等角视图,但其中所述熔纺非织造织物的熔融粘合图案是各向异性的;图7是用于熔融粘合熔纺非织造织物的熔纺和熔融粘合的设备和工序的示意图。图8A和8B是在熔融粘合熔纺织物的水饱和以及然后的烘干中使用的设备工序的示意图,其中分别使用滚筒设计或者带设计;图9是熔纺非织造织物在水饱和之前的等轴示意图,所述熔纺非织造织物具有各向同性的熔融粘合图案;图10是熔纺非织造织物在水饱和之前的放大50倍的SEM图片,所述熔纺非织造织物具有各向同性的熔融粘合图案;图11是纺粘非织造织物在水饱和之前放大150倍的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所述纺粘非织造织物具有各向同性的熔融粘合图案;图12是纺粘非织造织物在水饱和之前的放大50倍的顶面SEM图片,所述纺粘非织造织物具有各向异性的熔融粘合图案;图13是在水饱和之前纺粘非织造织物的横截面放大50倍的SEM图片,所述纺粘非织造织物具有的等轴熔融粘合图案;图14是在水饱和之前纺粘非织造织物的横截面放大50倍的SEM图片,所述纺粘非织造织物具有各向异性的熔融粘合图案;图15是纺粘非织造织物在水饱和之后的放大150倍的顶面SEM图片,所述纺粘非织造织物具有各向同性的熔融粘合图案;图16是在水饱和之后纺粘非织造织物的局部横截面放大50倍的SEM图片,所述纺粘非织造织物具有各向同性的熔融粘合图案;图17是在水饱和之后纺粘非织造织物的局部横截面放大50倍的SEM图片,所述纺粘非织造织物具有各向异性的熔融粘合图案;图18是一个图表,其显示了所使用的能量(千瓦小时每千克织物)在织物拉伸强力损失百分比和织物厚度增加百分比方面的影响,并指出了对于水饱和更优选的窗;以及图19是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非织造织物的层压制品的部分等轴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这里以及在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水饱和”指这样的一种处理,即水能通过其被施加到非织造织物,因此相对于水饱和之前的非织造织物,导致厚度和柔软度的增加。优选地厚度至少增加50%。同时,在非织造织物在其中具有熔融粘合图案的位置处,由于水饱和通常造成拉伸强力的下降,尽管拉伸强力的下降一般小于由传统的水刺缠结产生的拉伸强力下降。优选地,在水饱和之后的拉伸强力至少是水饱和之前拉伸强力的75%。与例如水流缠结、水刺等其它的流体处理一样,水饱和处理将不可避免产生非织造织物纤维的一部分断裂,所述非织造织物在其中具有熔融粘合的图案,在水饱和处理中这种纤维断裂不是处理的目标,因为水饱和不会如期望的一样将断裂的纤维末端旋转、环绕并盘绕以产生纤维交缠。相反的,水饱和与产生厚度和柔软度的增加有关(这两者结合在本文中被一般地称作“增加的松密度”)。一般地说,虽然用于产生水饱和的装置类似于通常在水流缠结和水刺处理中使用的装置,在怎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迪凯·图里迈克尔·考施克
申请(专利权)人:优质无纺布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