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阿凤专利>正文

布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7880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布料结构包括有:一上层弹性纱层,具有多层上层弹性纱;一下层弹性纱层,具有多层下层弹性纱;以及一中间非弹性纱层,具有多层非弹性纱,并交互编织结合于该上层弹性纱层及该下层弹性纱层之间。由于该布料为上层、中间层、以及下层等多层结合的结构,因而具有厚实的触感,并可避免布边的卷曲;而且由于该布片是以编织结构结合非弹性纱层及两弹性纱层,而具有弹性及透气性均佳、以及穿戴舒适的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布料结构,尤其是指一种适于制作贴身衣物的布料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生活水准的日益提升,以及产品设计的日益精良,就使用者尤其是女性使用者在选择贴身衣物(例如胸罩、束身裤等)上而言,除了式样之外,同时也会特别注重其穿戴时的舒适性。上述该贴身衣物在穿戴时是直接接触于穿戴者的肌肤,为求穿戴时的贴合舒适,该些贴身衣物部份是由具有伸缩性能的弹性布所制成的。然而,传统的弹性布为单层结构,其厚度较薄,在使用时,会有边缘卷曲以及弹性不足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业界就研发了一种贴合布料。图1所示为该一般贴合布料的剖面图。如该图所示,这种一般的贴合布料是在一第一层弹性布片1一侧面以胶剂3黏设有一第二层弹性布片2而制成的。也就是说,上述该一般的贴合布料,为了要得到较佳的厚实感,是在制造时,在第一层弹性布片1与第二层弹性布片2之间涂布有一层胶剂3,借着该胶剂将第一层弹性布片1及第二层弹性布片2予以相互贴附结合,以创造出一较厚实的弹性布料,可增进弹性的稳定度并避免布料边缘卷曲。然而这种结构的贴合布料,在制造上及使用上仍有下述明显的缺点(一),它是在第一层弹性布片1及第二层弹性布片2分别制成后,再以胶剂3将该两层弹性布片予以黏合、压整并干燥,花费相当大的制造工时及人力成本;(二),第一层弹性布片1及第二层弹性布片2是借助胶剂3将其黏合,而在制作过程中若有胶剂涂布不均或涂布不完整时,其布料成品极有可能发生贴合不平整的问题,容易造成弹性布片的脱离,而减短使用寿命;(三),对于贴身衣物不同的产品,其第一层弹性布片1及第二层弹性布片2会采用不同弹性的布片,由于其弹性不同,在经过一段使用时间后,经黏合的第一层弹性布片1及第二层弹性布片2易发生脱离的情况,因此所制得的贴身衣物的使用寿命也会相对减短;(四),黏剂3会造成第一层弹性布片1及第二层弹性布片2的不透气,使穿戴者在穿戴时感到不舒适;(五),因黏剂3的黏固力,使得与该黏剂3黏固的第一层弹性布片1及第二层弹性布片2会产生硬化现象,影响穿戴时的舒适度;(六),又因为该黏剂3为化学黏剂,易对穿戴者皮肤造成过敏及不舒适的情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有鉴于前述一般贴合布料在制造上及实际使用上仍然有其明显的缺点存在,而进行设计改良,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厚实、弹性佳、透气性佳、以及穿戴舒适的布料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布料结构包括有一上层弹性纱层,具有多层上层弹性纱;一下层弹性纱层,具有多层下层弹性纱;以及一中间非弹性纱层,具有多层非弹性纱,并交互编织结合于该上层弹性纱层及该下层弹性纱层之间。由于该布料是为上层、中间层、以及下层等多层结合的结构,因而具有厚实的触感,并可避免布边的卷曲;且由于该布片是以编织结构结合非弹性纱层及两弹性纱层,从而具有弹性及透气性均佳、以及穿戴舒适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一般贴合布料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布料结构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 第一层弹性布片2 第二层弹性布片3 黏剂4 上层弹性纱层 41 上层弹性纱5 下层弹性纱层51 下层弹性纱6 中间非弹性纱层61 非弹性纱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构造、特点及其功效,根据图2所示的实施例更进一步详细说明如下。如图2本技术布料结构的剖面图所示,本技术的布料结构包括一上层弹性纱层4、一下层弹性纱层5、以及一中间非弹性纱层6。上述该上层弹性纱层4具有多层上层弹性纱41;下层弹性纱层5具有多层下层弹性纱51;而中间非弹性纱层6则具有多层非弹性纱61。该中间层的非弹性纱61是分别与上层弹性纱41及下层弹性纱51,以例如圆编机将其交互编织而相互结合成一种兼具弹性及厚实感的布料,并可避免布边的卷曲。根据本技术的布料结构与上述一般贴合布料具有下述诸项优点(一),由于本技术的布料结构是以编织方式直接结合中间层的非弹性纱及上、下层的弹性纱,免除一般贴合布料分开制作弹性布片再借助黏剂黏合的程序,明显节省制作过程的工时与成本;(二),本技术的布料结构是以编织结构结合非弹性纱层6及两弹性纱层4、5,因此,所制得的布料除了具有厚实感之外,而且具有稳定的紧密度,不会发生相互脱离的情况,保持依该布料所制成的贴身衣物应有的使用寿命;(三),本技术的布料结构是以编织结构将非弹性纱层及两弹性纱层结合为一完整布料,可以避免一般贴合布料不同纱层间贴合不平整的情况;(四),本技术的布料结构由于不使用任何黏剂,因此,原有的弹性纱层可保持原有良好的弹性、柔软性、以及透气性,当制作成贴身衣物时,具有极舒适的穿戴效果,而且不会造成皮肤过敏的状况。因此,根据本技术的布料,将其制成贴身衣物时,就使用的穿戴者而言,该布料可提供穿戴者一种具有弹性、厚实感、透气性佳、以及穿戴舒适的使用功效;就制造者而言,则具有可提升该布料的制造品质、节省制作工时等优点。以上所述,只是作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而并不是用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凡是根据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作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布料结构,适合于制作贴身衣物,其特征在于,该布料结构包括有一上层弹性纱层,具有多层上层弹性纱;一下层弹性纱层,具有多层下层弹性纱;一中间非弹性纱层,具有多层非弹性纱,并结合于上层弹性纱层及下层弹性纱层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弹性纱是分别与该上层弹性纱及该下层弹性纱交互编织而相互结合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是以一圆编机将该非弹性纱与该上层弹性纱及该下层弹性纱予以交互编织结合的。专利摘要一种布料结构包括有一上层弹性纱层,具有多层上层弹性纱;一下层弹性纱层,具有多层下层弹性纱;以及一中间非弹性纱层,具有多层非弹性纱,并交互编织结合于该上层弹性纱层及该下层弹性纱层之间。由于该布料为上层、中间层、以及下层等多层结合的结构,因而具有厚实的触感,并可避免布边的卷曲;而且由于该布片是以编织结构结合非弹性纱层及两弹性纱层,而具有弹性及透气性均佳、以及穿戴舒适的效果。文档编号A41B17/00GK2797396SQ20052003994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4日专利技术者郑阿凤 申请人:郑阿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布料结构,适合于制作贴身衣物,其特征在于,该布料结构包括有:一上层弹性纱层,具有多层上层弹性纱;一下层弹性纱层,具有多层下层弹性纱;一中间非弹性纱层,具有多层非弹性纱,并结合于上层弹性纱层及下层弹性纱层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阿凤
申请(专利权)人:郑阿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