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成型金属丝网专用回针三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7451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编织成型金属丝网专用回针三角,机板固定有起针三角(1)、(2),挺针三角(3),压针三角(4)、(5),眉毛三角(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征是相对于纬线运动方向的织针(9)的下端,设置有一组回针三角(7)、(8),使得织针(9)的下端在与回针三角(7)、(8)接触时,织针(9)超出针板筒口线“H”的高度。(*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金属网织造专用设备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横机编织成型金属丝网专用回针三角
技术介绍
使用普通横机编织金属丝网,其最大难度在于已织成的老线圈横列不能及时正常地脱离编织区,以至在编织第二个线圈横列时,织针会将已织成的线圈“顶断”和“顶起”,使编织无法正常进行。要解决老线圈及时脱离编织区,常用的方法是加大牵引力,将老线圈“拉出”编织区。但在编织有特殊要求的贵重细金属丝时,例如,专用于氨氧化炉的催化网所用的铂合金丝,其强度不够,网极易被拉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织针在编织第二个线圈横列时,不会顶到老线圈,保证编织的正常进行。本技术采取这样的技术方案。横机机板固定有起针三角,挺针三角,压针三角,眉毛三角,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相对于纬线运动方向的织针的下端,设置有一组回针三角,使得织针的下端在与回针三角接触时,织针带动已织成线圈(老线圈)超出针板筒口线“H”的高度。织针超出针板筒口线“H”的高度在0.3-1.5mm的高度。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由于设置一组回针三角(7)、(8),使得织针(9)的下端在与回针三角(7)、(8)接触时,织针(9)超出针板筒口线“H”的高度,带动织成的线圈及时脱离编织区,保护网不易被拉破。附图说明附图1为回针三角在机板的设置位置图附图2为公知技术中织针9、针板筒口1的相对位置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织针9、针板筒口1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中,1、2-起针三角,3-挺针三角,4、5-压针三角,6-眉毛三角,1、8-回针三角,9-织针,10-针板筒口线,11-织成线圈,12-针板具体实施方式编织成型金属丝网专用回针三角,机板固定有起针三角(1)、(2),挺针三角(3),压针三角(4)、(5),眉毛三角(6)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相对于纬线运动方向的织针(9)的下端,设置有一组回针三角(7)、(8),使得织针(9)的下端在与回针三角(7)、(8)接触时,织针(9)带动已织成线圈超出针板筒口线“H”的高度。织针(9)超出针板筒口线“H”的高度在0.3-1.5mm的高度。权利要求1.编织成型金属丝网专用回针三角,机板固定有起针三角(1)、(2),挺针三角(3),压针三角(4)、(5),眉毛三角(6)本技术的特征是相对于纬线运动方向的织针(9)的下端,设置有一组回针三角(7)、(8),使得织针(9)的下端在与回针三角(7)、(8)接触时,织针(9)超出针板筒口线“H”的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成型金属丝网专用回针三角,其特征是固定于机板上的一组回针三角(7)、(8),使得织针(9)的下端在与回针三角(7)、(8)接触时,织针(9)超出针板筒口线0.3-1.5mm的高度。专利摘要编织成型金属丝网专用回针三角,机板固定有起针三角(1)、(2),挺针三角(3),压针三角(4)、(5),眉毛三角(6)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相对于纬线运动方向的织针(9)的下端,设置有一组回针三角(7)、(8),使得织针(9)的下端在与回针三角(7)、(8)接触时,织针(9)带动已织成线圈超出针板筒口线“H”的高度。织针(9)超出针板筒口线“H”的高度在0.3—1.5mm的高度。适用于横机编织金属丝网,特别是编织贵金属网。文档编号D04B15/00GK2504295SQ01268769公开日2002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王建国, 胡文安, 宋玲梅, 陈培新 申请人:太原华贵金属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国胡文安宋玲梅陈培新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华贵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