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及在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内侧形成放针线圈的针织物技术

技术编号:1857142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容易编织、对纱线的负担小且使在放针线圈形成部位产生的孔不显眼的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以及具有放针线圈的针织物。通过下述步骤形成放针线圈:步骤a,将已经保持在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上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的空针移圈,使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成为空针;步骤b,在具有成为空针的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的针床中从编织区域的一端至另一端进行下一个线圈横列的编织,进行该编织时在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上进行空针成圈;步骤c,将在步骤b中编织出的线圈中的、保持在与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的一方相邻的织针侧的织针上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的空针移圈;步骤d,横移针床,以使在步骤c中进行移圈的线圈远离进行空针成圈的线圈后,将在步骤a和步骤c中移圈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的空针移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横机编织针织物时在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 的内侧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和形成这种放针线圈的针织物。
技术介绍
在利用横机编织针织物的过程中,为了将针织物编织成所希望的 形状,进行放针或收针。在这里,作为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公知有 两个方法。 一个是在位于前侧针织物部或后侧针织物部的编织宽度方 向端部的线圈外侧的空针上新形成线圈以增加编织宽度的方法(下面 称为外放针)。另一个是使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多个纵行的 线圈向编织宽度外侧移动而在针织物的编织区域内产生空针,在该空 针上新形成线圈而增加编织宽度的方法(下面称为内放针)。作为进行外放针的编织方法,例如公开于专利文献1中。专利文献1公开的编织方法,通过使2个喂纱口在针床的长度方向上错开时间移动而编织的双系统编织将针织物编织成筒状的同时进行外放针。在这里,在外放针中,由于每次形成放针线圈时在针织物的编织 宽度方向端部新形成纵行,因而针织物的端缘部不整齐,外观不太美 观。相对于此,在内放针中,由于在针织物的端缘以外的部位形成新 纵行,因而在针织物的端缘部出现一连串形成的纵行,夹着前后针织 物部的边界线的纵行成为平行美观地整齐一致的状态。但是,在上述任意的放针线圈的形成方法中,都通过向不存在前 线圈横列的线圈的空针喂纱,形成放针线圈。因此,在放针线圈形成部位,新形成的线圈被下一个线圈横列的线圈上拉而在放针线圈形成 部位产生较大的孔,存在外观变差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该开孔的问题,本申请人提出了使在放针线圈形 成部位产生的孔难以显眼的利用内放针形成放针线圈的形成方法(参 照专利文献2)。该放针线圈形成方法,首先,将保持于在前后的不同 针床上相对配置的第一针和第二针中的第一针上的线圈向第二针移 圈,并且向第一针喂纱,紧接着向第二针移圈的线圈而在该第一针上 新形成线圈。通过在该第一针上新形成线圈,向第二针移圈的线圈成 为放针线圈。然后,通过横移使针床横向移动,在第一针的旁边设置 空针后,通过将向第二针移圈的线圈向该空针移动,成为在保持在第 一针上的线圈的侧旁形成放针线圈的状态。在该放针线圈形成方法中, 利用设在前后不同针床上的针之间的移圈形成放针线圈,成为一个线 圈被分割为2部分而形成放针线圈的状态(下面称为分割放针)。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第31212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昭62 — 52063号公报在通过分割放针形成放针线圈的情况下,由于放针线圈处于保持 在前线圈横列的线圈上的状态,因而不会被下一个线圈横列的线圈上 拉。因此,可在孔的开度非常小的状态下编织具有放针线圈的针织物, 能够提供外观美观的针织物。但是,在通过分割放针形成放针线圈的情况下,将已经形成的线 圈分割为两个而新形成线圈。因此,在使用容易产生断头的纱线以较 小的线圈密度进行编织的情况下,由于放针线圈比其他线圈小,因而 存在难以进行移圈等编织,产生脱圈的担心。并且,线圈变得很小时 对纱线的负担也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容易编织、对纱线的负担小且使 在放针线圈形成部位产生的孔不显眼的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以及通过 该方法编织的具有放针线圈的针织物。本专利技术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横机在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 端部的内侧形成放针线圈,该横机至少具有前后一对的针床,前后针 床中的至少一方可左右横移,并且能够在前后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 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形成放针线圈。步骤a,将已经保持在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上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 的空针移圈,使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成为空针;步骤b,在具有成为空针的形成上述放针线圈的织针的针床中从 编织区域的一端至另一端进行下一个线圈横列的编织,进行该编织时 进行将针织纱保持在形成上述放针线圈的织针的针钩内的空针成圈;步骤c,将步骤b中编织出的线圈中的、保持在与形成上述放针线 圈的织针的一方相邻的织针侧的织针上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的空针移 圈;步骤d,使针床横移以使步骤c中移圈的线圈远离空针成圈的线圈 后,将步骤a中移圈的线圈和在步骤c中移圈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的空 针移圈。本专利技术的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优选的是,至少进行1次下述步 骤紧接着形成上述放针线圈的方法的步骤d,使保持有在步骤d中移 圈的线圈中的在步骤a移圈的线圈的织针漏针,同时从编织区域的一 端至另一端进行下一个线圈横列的编织。本专利技术的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优选的是,还在步骤b和步骤c 之间,包括下述步骤而进行编织与在步骤b中编织的空针成圈的线 圈连续地,从编织区域的一端至另一端进行下一个线圈横列的编织。本专利技术的放针线圈的形成方法,还能够适用于使上述横机进而构成具有第一喂纱口和第二喂纱口,使用所述两个喂纱口进行双系统编 织的同时在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内侧形成放针线圈的情况。 在进行双系统编织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以筒状编织针织物。在通过双系统编织方式以筒状编织针织物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将后行的第二喂纱口 5设在从针织机前面侧看时的靠前侧,将先行的 第一喂纱口 6设在内侧而编织成筒状时,存在2根针织纱在成为喂纱 口的行进方向的反转位置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一方交叉的问题。该 针织纱的交叉部分,因周围的线圈拉紧针织纱,在前后针织物部的边 界X产生如图10所示的孔g。在专利文献l中,进行编织以使该交叉 部分的孔不显眼,但孔仅是不显眼,可在针织物上依然形成有孔。本专利技术的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优选的是,在通过双系统编织方 式以筒状编织针织物的同时形成放针线圈的情况下,形成作为前侧针 织物部和后侧针织物部的前后边界的边界纵行。该边界纵行,在扭转 线圈的同时连续形成线圈,并且将与形成该扭转的线圈的针织纱不同 的针织纱巻绕在扭转的线圈上而形成,由此不会在纱线的交叉部分形 成孔。通过上述方法在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内侧形成放针线圈 的针织物,在相对的针床上放置已经保持在要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上 的线圈,由此在使要形成该放针线圈的织针成为空针的状态下具有使 针织纱保持在该空针的针钩内而形成的放针线圈。此外,通过上述方 法形成的针织物,具有穿过该放针线圈和与该放针线圈相邻的线圈之 间的在上述相对的针床上放置的线圈,形成与该穿过的线圈连续的新 线圈。另外优选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内侧形 成放针线圈的针织物形成筒状针织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在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预先形 成线圈的状态下,将该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移圈,通过该移圈在成为空 针的织针上形成放针线圈后,将移圈的线圈返回该放针线圈的旁边。 其结果,由于即使成为通过放针线圈形成孔的状态,也形成通过该移 圈而返回的线圈堵住孔的一部分的状态,因而能够使在放针线圈形成 部位产生的孔不显眼。在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形成放针线圈的情况下,由于不将已经形成的 线圈分割为两个而形成放针线圈,因而无论在用容易断头的纱线编织 的情况下,还是在以较小的线圈密度编织的情况下,都能够简单地编 织放针线圈,对纱线的负担也小。并且,通过在紧接着上述步骤d的编织中,使保持有在上述步骤a移圈的线圈的织针漏针的同时,从编织区域的一端至另一端进行下一 个线圈横列的编织,与在步骤a移圈的线圈连续的新线圈,在形成漏 针(miss)的线圈横列的下一个线圈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使用横机在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内侧形成放针线圈,该横机至少具有前后一对的针床,前后针床中的至少一方可左右横移,并且能够在前后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形成放针线圈: 步骤a,将已经保持在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上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的空针移圈,使形成放针线圈的织针成为空针; 步骤b,在具有成为空针的形成上述放针线圈的织针的针床中从编织区域的一端至另一端进行下一个线圈横列的编织,进行该编织时进行将针织纱保持在形成上述放针线圈的织针的针钩内的空针成圈; 步骤c,将步骤b中编织出的线圈中的、保持在与形成上述放针线圈的织针的一方相邻的织针侧的织针上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的空针移圈; 步骤d,使针床横移以使步骤c中移圈的线圈远离空针成圈的线圈后,将步骤a中移圈的线圈和在步骤c中移圈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的空针移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岛崎宜纪由井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