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混凝土地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680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地面,包括素土夯实层、基层和面层,面层包括彩色透水混凝土表层和素色透水混凝土层,基层包括透水基层和垫层,素土夯实层上依次铺设透水基层、垫层、素色透水混凝土层和彩色透水混凝土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素色透水混凝土层和彩色透水混凝土表层使得雨水能透入地下,从而有效补充地下水,消除地面上的油类化合物等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同时通过彩色透水混凝土表层使得路面方便辨识,对在路上行驶的车辆起到标记,警示作用。

Permeable concrete groun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ermeable concrete ground, including a plain soil ramming layer, a base layer and a surface layer. The surface layer includes a color permeable concrete surface layer and a plain permeable concrete layer. The base layer includes a permeable base and a cushion. The plain soil rammed layer is sequentially laid with a permeable base, a cushion, a plain permeable concrete layer and a color permeable mixtur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s that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permeable through the surface of the plain permeable concrete layer and the color permeable concrete surface, thus effectively replenishing the groundwater, eliminating the harm of the oil compounds on the ground and the harm to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making the road through the surface of the color permeable concrete. The surface is convenient to identify, marking and warning the vehicles running on the r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水混凝土地面
本技术涉及地坪,具体涉及透水混凝土地面。
技术介绍
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也可称排水混凝土。其由欧美、日本等国家针对原城市道路的路面的缺陷,开发使用的一种能让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并能有效的消除地面上的油类化合物等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同时,是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优良的铺装材料;其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良性发展及城市雨水管理与水污染防治等工作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透水混凝土利用无砂混凝土的原理,以水泥为主要的胶结料,配比高效外加剂和矿物掺料,实现高强度的粗骨料的点连接,结构内有15%~20%的孔隙,地面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是兼顾透水性和承载力的硬质景观产品。透水混凝土由透水混凝土专用胶结剂、碎石、水组成;透水混凝土胶结剂是一种专用胶结剂,是以高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为基料,配以多种助剂增加强度与粘结力组成的粉状料,并可按用户要求加入无机耐候颜料,使其和碎石、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组成不同色彩的透水混凝土面层;透水混凝土用的碎石应具有技术要求,一般采用二级品标准的高强度碎石;碎石颗粒也有一定的要求;普通自来水即可用。一般未经过滤的混浊的地下水或使用过的不洁水,不能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地面,解决在保证路面结构稳定的情况下,雨水能透过混凝土,不在混凝土表面聚集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透水混凝土地面,包括素土夯实层、基层和面层,面层包括彩色透水混凝土表层和素色透水混凝土层,基层包括透水基层和垫层,素土夯实层上依次铺设透水基层、垫层、素色透水混凝土层和彩色透水混凝土表层。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透水基层与垫层之间设置有用于排水的透水管,其中透水管的外管壁与透水基层的接触处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层。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透水基层上还开设有引流槽,引流槽的槽口与透水管连通,引流槽的槽底铺设有第二防水层。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透水基层的上表面由中部向两侧边缘向下倾斜,其中透水管沿透水基层上表面的两侧边缘处设置,引流槽由透水基层上表面的中部向透水管处开设。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垫层上开设有透水通孔,透水通孔的孔口口径由垫层的上表面至下表面逐渐减小,其中位于垫层下表面的透水通孔孔口位于引流槽槽口的正上方。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透水管的管内竖直设置有环形支撑架,环形支撑架的内环内竖直安装有十字支撑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素色透水混凝土层和彩色透水混凝土表层使得雨水能透入地下,从而有效补充地下水,消除地面上的油类化合物等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同时通过彩色透水混凝土表层使得路面方便辨识,对在路上行驶的车辆起到标记,警示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带有透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带有透水管和引流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透水基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透水管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透水混凝土地面,包括素土夯实层1、基层2和面层3,面层3包括彩色透水混凝土表层4和素色透水混凝土层5,基层2包括透水基层6和垫层7,素土夯实层1上依次铺设透水基层6、垫层7、素色透水混凝土层5和彩色透水混凝土表层4。在本实施例中,要施工出高质量、高标准的透水混凝土地面,在原材料固定的条件下,严格控制以上三种原材料的配比,是施工中的重要关键,在施工现场负责人必须严格控制比例,其中彩色透水混凝土表层4的厚度一般不低于3cm,基层2采用级配砂砾或级配碎石等,这样使得基层2具有适当的强度和较好的透水性,而垫层则采用天然碎石,并在铺设时,保持均匀平整。实施例2:如图2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透水基层6与垫层7,透水基层6与垫层7之间设置有用于排水的透水管8,其中透水管8的外管壁与透水基层6的接触处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层9。在本实施例中,虑大暴雨季节因素,为防止基层2过多积水,影响地基,在基层2处设置专用透水管8进行排水,通向道路边的排水系统,及时排除过量的雨水。实施例3:如图3、4所示,对比于实施例2,本实施例优化了透水基层6,透水基层6上还开设有引流槽10,引流槽10的槽口与透水管8连通,引流槽10的槽底铺设有第二防水层14。在本实施例中,引流槽10能方便将多余的雨水排入引流槽10,并通过引流槽10将雨水引入透水管8,从而避免基层2过多积水,并及时排除过量的雨水。实施例4:如图3所示,对比于实施例3,本实施例优化了透水基层6,透水基层6的上表面由中部向两侧边缘向下倾斜,其中透水管8沿透水基层6上表面的两侧边缘处设置,引流槽10由透水基层6上表面的中部向透水管8处开设。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倾斜设置的引流槽10,使得雨水能够更直接的引入到透水管8处,这样加快引流槽10内的流动,使得雨水更加快捷的流入到透水管8,从而避免基层2过多积水,并及时排除过量的雨水。实施例5:如图3所示,对比于实施例4,本实施例优化了垫层7,垫层7上开设有透水通孔11,透水通孔11的孔口口径由垫层7的上表面至下表面逐渐减小,其中位于垫层7下表面的透水通孔11孔口位于引流槽10槽口的正上方。在本实施例中,透水通孔11通过一个管来进行开设支撑,通过透水通孔11的孔口口径由垫层7的上表面至下表面逐渐减小,从而加快垫层7与基层2之间雨水收集的速度。实施例6:如图5所示,对比于实施例2,本实施例优化透水管8,透水管8的管内竖直设置有环形支撑架12,环形支撑架12的内环内竖直安装有十字支撑杆13。在本实施例中,透水管8通过环形支撑架12支撑,能避免透水管8受到重力影响,导致透水管8压碎,而十字支撑杆13能进一步提高环形支撑架12的支撑能力。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透水混凝土地面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水混凝土地面,包括素土夯实层(1)、基层(2)和面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3)包括彩色透水混凝土表层(4)和素色透水混凝土层(5),所述基层(2)包括透水基层(6)和垫层(7),所述素土夯实层(1)上依次铺设透水基层(6)、垫层(7)、素色透水混凝土层(5)和彩色透水混凝土表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混凝土地面,包括素土夯实层(1)、基层(2)和面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3)包括彩色透水混凝土表层(4)和素色透水混凝土层(5),所述基层(2)包括透水基层(6)和垫层(7),所述素土夯实层(1)上依次铺设透水基层(6)、垫层(7)、素色透水混凝土层(5)和彩色透水混凝土表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基层(6)与垫层(7)之间设置有用于排水的透水管(8),其中透水管(8)的外管壁与透水基层(6)的接触处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层(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基层(6)上还开设有引流槽(10),所述引流槽(10)的槽口与透水管(8)连通,所述引流槽(10)的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圣雄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