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升降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6679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升降车架,包括扶手横杆、伸缩杆、踏脚板、支撑杆、电动机、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支撑杆设有四根,支撑杆的下方均安装有支撑腿,侧壁上均安装有车轮组件,所述车轮组件包括车轮连接块、调节螺杆、调节螺母、车轮支架和车轮,所述电动机通过导线连接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有控制电动机启动或停止的控制按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地通过电控制实现升降车架的升降;车轮组件结构简单,能够自由调节车轮的高度,实现车架的移动或稳定静置。

A lifting frame for build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fting frame for building, including a handrail cross bar, a telescopic rod, a tread board, a support rod, an electric motor, a first wire rod, a second wire rod, a first push rod and a second push rod. The support rod is provided with four legs and a wheel assembly is installed on the side wall. The wheel assembly includes the wheel connection block, the adjusting screw, the adjusting nut, the wheel support and the wheel. The motor connects the control box through the wire, and the control box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button that controls the starting or stopping of the motor.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reasonable and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lifting and lifting of the lift frame through electric control; the wheel assembly is simple in structure, can adjust the height of the wheel freely, and can move or stabilize the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升降车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建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升降车架。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建筑工程建设实施的工作过程,是各类建筑物(包含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市政工程、矿山水利设施等)的建设过程。建筑施工的应用非常广泛,其技术方面包含有地质、力学、结构、材料、信息等各个领域,所用设备也涉及相当广泛,升降车架就是其中之一,主要用于较高位置的建筑施工,如粉刷、清洗等。目前广泛使用的升降车架很多都没有自动升降功能,高度单一,应用范围较小,且固定方式主要通过人力或刹车踏板固定,刹车踏板固定式车架中,刹车系统容易由于失灵或者塌板踩踏不完全而自动弹开,造成施工过程中车架滑动,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用升降车架,包括扶手横杆、伸缩杆、踏脚板、支撑杆、电动机、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支撑杆设有四根,每根支撑杆均为上端开口的筒体状结构,各支撑杆的下方均安装有支撑腿,侧壁上均安装有车轮组件,支撑杆的筒体内设有所述伸缩杆,伸缩杆能够在支撑杆内滑动伸缩,伸缩杆的杆体上固定设有固定套,所述踏脚板呈方形,踏脚板的四个角分别固定在四个固定套上,伸缩杆的顶端设有所述扶手横杆,所述扶手横杆设有互相平行的两根,每根扶手横杆的两端固定搭接在伸缩杆上,所述踏脚板下表面铰接有一根第一推杆和两根第二推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与踏脚板的铰接点连线呈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一推杆的下方铰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通过螺纹配合在所述第一丝杆上,每根所述第二推杆下端均铰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通过螺纹配合在所述第二丝杆上,所述电动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电动机的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丝杆上设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均架设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第一丝杆、第二丝杆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均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电动机放置在减震块上,所述减震块固定在横板上,所述横板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车轮组件包括车轮连接块、调节螺杆、调节螺母、车轮支架和车轮,所述车轮连接块设有四个,分别固定在四个所述支撑杆上,车轮连接块上方设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加工有六边形通孔,固定筒侧壁加工有竖槽,所述车轮连接块上加工有圆形通孔,车轮连接块上的圆形通孔和固定筒内的六边形通孔的中轴线相对齐,所述调节螺杆上方的六角形螺杆头放置在固定筒的六边形通孔内,螺柱穿过车轮连接块的圆形通孔和所述车轮支架连接,所述车轮支架的下方安装有所述车轮,所述调节螺母和所述调节螺杆通过螺纹配合,所述电动机通过导线连接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有控制电动机启动或停止的控制按钮,所述控制盒接外部电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丝杆、第二丝杆上加工有矩形外螺纹,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加工有矩形内螺纹。进一步地,所述扶手横杆上装有防滑橡胶层。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筒侧壁上的竖槽边缘加工有刻度线。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安装在伸缩杆上。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地通过电控制实现升降车架的升降;车轮组件结构简单,能够自由调节车轮的高度,实现车架的移动或稳定静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所述车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位置关系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所述固定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用升降车架,包括扶手横杆1、伸缩杆2、踏脚板3、支撑杆4、电动机5、第一丝杆6、第二丝杆7、第一推杆8和第二推杆9。支撑杆4设有四根,每根支撑杆均为上端开口的筒体状结构,各支撑杆4的下方均安装有支撑腿10,侧壁上均安装有车轮组件。支撑杆4的筒体内设有伸缩杆2,伸缩杆2能够在支撑杆4内滑动伸缩。伸缩杆2的杆体上固定设有固定套11,踏脚板3呈方形,踏脚板3的四个角分别固定在四个固定套11上。伸缩杆2的顶端设有扶手横杆1,扶手横杆1设有互相平行的两根,每根扶手横杆的两端固定搭接在伸缩杆2上,扶手横杆1上装有防滑橡胶层12。踏脚板3下表面铰接有一根第一推杆8和两根第二推杆9,第一推杆8、第二推杆9与踏脚板3的铰接点连线呈等腰三角形,第一推杆8的下方铰接有第一滑块13,第一滑块13通过矩形螺纹配合在第一丝杆6上,每根第二推杆9下端均铰接有第二滑块14,第二滑块14通过矩形螺纹配合在第二丝杆7上。电动机5的转轴连接第一丝杆6,电动机5的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15,第二丝杆7上设有第二齿轮16,第一齿轮15和第二齿轮16相啮合,如图3所示。第一丝杆6和第二丝杆7均架设在第一支撑板17(如图1中虚线表示第一支撑板,由于第一支撑板被支撑杆4挡住,正视图上不可见,所以用虚线表示)和第二支撑板18之间,第一丝杆6、第二丝杆7与第一支撑板17、第二支撑板18均通过轴承连接,使得第一丝杆6、第二丝杆7能够转动。电动机5放置在减震块19上,起到减震的作用。减震块19固定在横板20上,横板20和支撑杆4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车轮组件包括车轮连接块21、调节螺杆22、调节螺母23、车轮支架24和车轮25。车轮连接块21设有四个,分别固定在四个支撑杆4上,车轮连接块21上方设有固定筒26,固定筒26内加工有六边形通孔27,固定筒26侧壁加工有竖槽28,如图4所示。车轮连接块21上加工有圆形通孔,车轮连接块21上的圆形通孔和固定筒26内的六边形通孔的中轴线相对齐。调节螺杆22上方的六角形螺杆头放置在固定筒的六边形通孔内,螺柱穿过车轮连接块21的圆形通孔和车轮支架24连接。车轮支架24的下方安装有车轮25。调节螺母23和调节螺杆22通过螺纹配合。电动机5通过导线29连接控制盒30,控制盒30内设有控制电动机启动或停止的控制按钮,为便于操作,控制盒30安装在伸缩杆2上,所述控制盒30接外部电源(图中未画出),为电动机提供电能。使用时,操作人员站在踏脚板3上,如果需要升高踏脚板3的位置,只需要按下控制盒30上的控制按钮启动电机正转,带动第一丝杆6旋转,使得第一滑块13向左移动;同时由于第一齿轮15和第二齿轮16的啮合作用,带动两根第二丝杆7旋转,使得两个第二滑块14均向右移动,第一推杆8和两根第二推杆9同时推动踏脚板3上移。当需要降低踏脚板3的位置时,只需要按下控制盒30上的控制按钮启动电机反转,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依照上述相反的方向转动即可实现踏脚板的下降。当需要移动车架时,只需要用扳手拧动调节螺母23,使得调节螺杆22向下移动(相对于车架),车轮25着地,顶起整个车架即可,当需要静置车架时,反向拧动调节螺母23,调节螺杆22向上移动(相对于车架),车轮25收缩,支撑腿10着地,使得车架不能移动。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用升降车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升降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横杆、伸缩杆、踏脚板、支撑杆、电动机、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支撑杆设有四根,每根支撑杆均为上端开口的筒体状结构,各支撑杆的下方均安装有支撑腿,侧壁上均安装有车轮组件,支撑杆的筒体内设有所述伸缩杆,伸缩杆能够在支撑杆内滑动伸缩,伸缩杆的杆体上固定设有固定套,所述踏脚板呈方形,踏脚板的四个角分别固定在四个固定套上,伸缩杆的顶端设有所述扶手横杆,所述扶手横杆设有互相平行的两根,每根扶手横杆的两端固定搭接在伸缩杆上,所述踏脚板下表面铰接有一根第一推杆和两根第二推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与踏脚板的铰接点连线呈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一推杆的下方铰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通过螺纹配合在所述第一丝杆上,每根所述第二推杆下端均铰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通过螺纹配合在所述第二丝杆上,所述电动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电动机的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丝杆上设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均架设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第一丝杆、第二丝杆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均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电动机放置在减震块上,所述减震块固定在横板上,所述横板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车轮组件包括车轮连接块、调节螺杆、调节螺母、车轮支架和车轮,所述车轮连接块设有四个,分别固定在四个所述支撑杆上,车轮连接块上方设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加工有六边形通孔,固定筒侧壁加工有竖槽,所述车轮连接块上加工有圆形通孔,车轮连接块上的圆形通孔和固定筒内的六边形通孔的中轴线相对齐,所述调节螺杆上方的六角形螺杆头放置在固定筒的六边形通孔内,螺柱穿过车轮连接块的圆形通孔和所述车轮支架连接,所述车轮支架的下方安装有所述车轮,所述调节螺母和所述调节螺杆通过螺纹配合,所述电动机通过导线连接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有控制电动机启动或停止的控制按钮,所述控制盒接外部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升降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横杆、伸缩杆、踏脚板、支撑杆、电动机、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支撑杆设有四根,每根支撑杆均为上端开口的筒体状结构,各支撑杆的下方均安装有支撑腿,侧壁上均安装有车轮组件,支撑杆的筒体内设有所述伸缩杆,伸缩杆能够在支撑杆内滑动伸缩,伸缩杆的杆体上固定设有固定套,所述踏脚板呈方形,踏脚板的四个角分别固定在四个固定套上,伸缩杆的顶端设有所述扶手横杆,所述扶手横杆设有互相平行的两根,每根扶手横杆的两端固定搭接在伸缩杆上,所述踏脚板下表面铰接有一根第一推杆和两根第二推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与踏脚板的铰接点连线呈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一推杆的下方铰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通过螺纹配合在所述第一丝杆上,每根所述第二推杆下端均铰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通过螺纹配合在所述第二丝杆上,所述电动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电动机的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丝杆上设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均架设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第一丝杆、第二丝杆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均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电动机放置在减震块上,所述减震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鑫茂保温防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