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堵气囊弧形端面硫化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6349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堵气囊弧形端面硫化成型模具,包括一支架、一下模及一模芯,该下模设有一型腔,该型腔的形状与该模芯的形状相匹配,该下模侧壁内部设有加热管,该支架上设置有多根螺杆,该螺杆竖直设置并与该支架螺纹连接,这些螺杆均匀地分布在该模芯顶面的周边,该螺杆可竖直下移并压住该模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是模具压合装置可直接成型气囊的弧形端面,避免了气囊加工时端面的多次粘结,提高了效率与安全性。

A mold for sealing the vulcanization of the arc end of the air ba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ulcanizing molding die for the arc end end of an airbag,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a mold and a mold core. The low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The shape of the cavity is matched with the shape of the mold core, and a heating tub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side wall of the lower die, and a plurality of screws are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The bracket is threaded, and the screws are evenly distributed around the top surface of the die core. The screw can be moved vertically downward and pressed against the die core.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mould pressing device to directly form the arc end face of the air bag, which avoids the multiple bonding of the end face in the air bag processing, and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堵气囊弧形端面硫化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封堵气囊加工领域,特别涉及应用一种封堵气囊弧形端面硫化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当操作人员在检查井或排水管道道内作业时,上游管道内的水流会对作业区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人们设计了一种封堵气囊,将封堵气囊堵在上游的管道口,这样就能避免上游管道内的水流对作业区造成影响。但是封堵气囊的制作并不容易,传统封堵气囊端面都是弧形,一般通过粘结成型,需分多次裁剪、粘结,接口较多,密封性难以确保。本专利技术研发了一种直接将气囊弧形端面硫化成型模具,采用该模具制成的气囊端面与气囊周身进行粘结形成的气囊,减少了传统方法加工气囊的接口,提高了气囊密封性,对于气囊的安全使用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封堵气囊弧形端面硫化成型模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封堵气囊弧形端面硫化成型模具,包括一支架、一下模及一模芯,该下模设有一型腔,该型腔的形状与该模芯的形状相匹配,该下模侧壁内部设有加热管,该支架上设置有多根螺杆,该螺杆竖直设置并与该支架螺纹连接,这些螺杆均匀地分布在该模芯顶面的周边,该螺杆可竖直下移并压住该模芯。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模由4个模块拼接而成。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个模块的外侧表面设有一连接板,还包括四根水平设置的拉杆,该拉杆与该支架螺纹连接,四根拉杆的端部分别与四个模块上的连接板连接。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该支架包括多根竖杆、多根上横杆及多根下横杆,该上横杆与该竖杆的上端部连接,该下横杆与该竖杆的下端部连接,该螺杆与该上横杆螺接,该拉杆与该竖杆螺接,该下模架设在所述下横杆上。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个模块底部设有插销,该下横杆上设有插槽,所述模块拼成该下模时,该插销插入到该插槽内。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竖杆可伸缩,包括插接在一起的内管和外管。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模芯上表面设有把手。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成型时,气囊体贴在该型腔的内表面的四周,封口片贴在该型腔的底面上,封口片与气囊体的底部开口边沿重叠,并且二者之间放有生胶。该模芯可插入到该型腔内将气囊体、封口片和生胶压紧,然后,该加热管加热使下模升温,当生胶达到熔融状态时,生胶便可将气囊体和封口片熔接在一起。本技术采用模具压合来代替手工封口的方式,方便快捷,产品结构牢固,同时降低人为操作的危险性。特别是,该螺杆可以向下压住该模芯,使模芯更牢固地压住气囊体和封口片。2.该下模由4个相同的模块拼接而成的,在设备使用时可随时拆装,方便模芯与气囊的放置与取出。3.该装置设有加热管,加热管设置在下模内部,当放入气囊体和封口片时可通过对下模外表面快速对生胶进行加热,此过程中操作人员只需对连接加热管的控制台进行简单的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与安全性。4.该装置还设有拉杆与模块相连接,转动拉杆可以带动模块进行移动,方便拆装下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封堵气囊弧形端面硫化成型模具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封堵气囊弧形端面硫化成型模具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封堵气囊弧形端面硫化成型模具型芯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封堵气囊弧形端面硫化成型模具型芯的俯视图图中标号分别表示:支架1,竖杆11,上横杆12,下横杆13,插槽14,下模2,形腔21,模块22,连接板23,插销24,模芯3,把手31,加热管4,螺杆5,拉杆6,控制器7。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封堵气囊弧形端面硫化成型模具包括一支架1、一下模2及一模芯3,该下模2设有一型腔21,该型腔21的形状与该模芯3的形状相匹配,该下模2侧壁内部设有加热管4,该支架1上设置有多根螺杆5,该螺杆5竖直设置并与该支架1螺纹连接,这些螺杆5均匀地分布在该模芯3顶面的周边,该螺杆5可竖直下移并压住该模芯3。本技术采用的是模具压合装置来代替手工封口的方式,方便快捷,同时降低人为操作的危险性。该支架1包括多根竖杆11、多根上横杆12及多根下横杆13,该上横杆12与该竖杆11的上端部连接,该下横杆13与该竖杆11的下端部连接。这些上横杆12拼接形成十字形骨架,这些下横杆同样拼接成十字形骨架。该螺杆5与该上横杆12螺接,该下模2架设在所述下横杆13上。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由4个模块22拼接而成,可随时拆装,方便模芯3与气囊的放置与取出。每个模块22的外侧表面设有一连接板23。还包括四根水平设置的拉杆6,该拉杆6与该支架1螺纹连接,该拉杆6与该竖杆11螺接,四根拉杆6的端部分别与四个模块22上的连接板23连接,优选地,拉杆6与连接板23螺纹连接,拆装时用拉杆6将模块22拖出或推入即可。该拉杆6与螺杆5均为固定压紧结构,可在设备工作时,保证下模2与模芯3的稳定性,不会发生松动或者脱落的情况。每个模块22底部设有插销24,该下横杆上设有插槽14,所述模块22拼成该下模2时,该插销24插入到该插槽14内,这样可加强下模2在支架1上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竖杆11可伸缩,包括插接在一起的内管和外管,这样可方便模芯3与气囊的放入与取出。由于模芯3较重,因此在模芯3的上表面设有把手31。实际使用时,气囊体贴在该型腔21的内表面的四周,封口片贴在该型腔21的底面上,封口片与气囊体的底部开口边沿重叠,并且二者之间放有生胶。之后将模芯3放入型腔21内并将气囊体、封口片和生胶压紧。压紧之后将加热管4连接的控制器7打开,加热管4加热使生胶加热至熔融状态即可将连接口处封死,这样不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而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封堵气囊弧形端面硫化成型模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堵气囊弧形端面硫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架、一下模及一模芯,该下模设有一型腔,该型腔的形状与该模芯的形状相匹配,该下模侧壁内部设有加热管,该支架上设置有多根螺杆,该螺杆竖直设置并与该支架螺纹连接,这些螺杆均匀地分布在该模芯顶面的周边,该螺杆可竖直下移并压住该模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堵气囊弧形端面硫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架、一下模及一模芯,该下模设有一型腔,该型腔的形状与该模芯的形状相匹配,该下模侧壁内部设有加热管,该支架上设置有多根螺杆,该螺杆竖直设置并与该支架螺纹连接,这些螺杆均匀地分布在该模芯顶面的周边,该螺杆可竖直下移并压住该模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堵气囊弧形端面硫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由4个模块拼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封堵气囊弧形端面硫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模块的外侧表面设有一连接板,还包括四根水平设置的拉杆,该拉杆与该支架螺纹连接,四根拉杆的端部分别与四个模块上的连接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宝勇王清顺陈毅斌朱志英朱庆忠刘振路遆仲森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安越非开挖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