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及其切割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592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及其切割方法,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工作台、切割机构和用于定位内衬管样品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和/或切割机构可沿切割机构的切割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在工作台上;切割机构包括转动轴、至少两切割刀片和电动机,所述至少两切割刀片平行设置在转动轴上,且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具有切割间距,转动轴由电动机驱动,以带动各切割刀片对定位机构所定位的内衬管样品进行切割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代替人工对内衬管样品进行切割作业,不仅大大提高了内衬管样品的切割效率,还能确保切出来的试验样条两侧的平整度,从而减小试验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及其切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切割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及其切割方法。
技术介绍
光固化内衬软管是在工厂由ECR类的玻璃纤维布及光固化树脂制成的用于地下管道内衬加固的修复材料,该材料制作时,需要在施工现场操作,具体是在管道内进行充气使浸有树脂的内衬软管紧贴原有管道,再将紫外光灯置入管道内,使内衬软管紫外光固化成型。《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T/CECS717-2020中规定紫外光固化内衬管的样条必须现场截取样品后切割成样条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因此,内衬管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前,需先将其切割成试验样条,再对试验样条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对此,目前,多由人工采用切割刀具对内衬管样品切割成试验样条,这不仅切割效率低下,还无法保证试验样条两侧的平整度,造成试验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及其切割方法,其切割效率高,并能够保证切出的试验样条两侧的平整度。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包括工作台、切割机构和用于定位内衬管样品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和/或切割机构可沿切割机构的切割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在工作台上;切割机构包括转动轴、至少两切割刀片和电动机,所述至少两切割刀片平行设置在转动轴上,且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具有切割间距,转动轴由电动机驱动,以带动各切割刀片对定位机构所定位的内衬管样品进行切割动作。进一步的,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支架,所述电动机设置在该支架上,该支架沿所述切割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底部设有若干滑轮,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若干滑轨,该若干滑轨并列设置,且各滑轨分别位于所述支架的移动方向上,滑轮与滑轨滑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支撑滑块,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电动机的一端与该支撑滑块转动连接,该支撑滑块沿所述切割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还包括驱动机构,由该驱动机构驱使所述支架沿所述切割方向往复移动。进一步的,所定位机构包括若干定位柱和若干定位螺母,该若干定位柱间隔分布,且各定位柱分别立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定位螺母与定位柱一一对应,并螺纹连接。进一步的,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的切割间距可调。进一步的,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由调距螺母隔开,该调距螺母与所述转动轴螺纹连接;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切割刀片分别由与所述转动轴螺纹连接的压紧螺母压紧。进一步的,所述调距螺母具有若干种,该若干种调距螺母的厚度不相同,且各种包括至少一个调距螺母,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由一个调距螺母隔开。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位于所述切割刀片下方的落屑孔,该落屑孔之下具有碎屑仓。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护罩,该防护罩套在所述转动轴及切割刀片外,且各切割刀片下端分别位于防护罩外。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的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待切割的内衬管样品进行定位;2)启动电动机,驱使转动轴及其上的各切割刀片转动,使各切割刀片沿所述样品的弧度方向对内衬管样品进行切割;3)驱使切割机构沿切割方向移动,和/或,驱使内衬管样品沿与切割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使转动轴上的切割刀片从内衬管样品上切割出试验样条。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2)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调好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的切割间距。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切割装置包括所述定位机构、切割机构,能够代替人工对内衬管样品进行切割作业,不仅大大提高了试验样条的切割效率,还能确保切出来的试验样条两侧的平整度,从而减小试验误差。2、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支架,所述电动机设置在该支架上,该支架沿所述切割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使得切割机构只需通过其支架相对工作台滑动即可实现移动切割,且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特别的,支架通过滑轮及滑轨与工作台配合,使支架的移动摩擦力小,滑动顺畅,从而使切割刀片切割连贯、顺畅。3、本专利技术可以进一步包括所述驱动机构,由该驱动机构驱动支架移动,从而使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切割,从中解放人力,并进一步提高切割效率。4、所定位机构包括所述若干定位柱和若干定位螺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5、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的切割间距可调,使本专利技术通用性好,可以切割出多种不同宽度的试验样条。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由调距螺母隔开,只需调节或更换该调距螺母即可调节切割间距,操作便捷。特别的,还可以利用调距螺母与转动轴螺纹连接而压紧切割刀片,使切割刀片的工作稳定性较好,不会出现晃动。6、所述工作台上进一步设置所述落屑孔和碎屑仓,使切割产生的碎屑能通过落屑孔收集到碎屑仓,减小了碎屑污染及对人的不良影响。7、本专利技术还包括防护罩,该防护罩套在所述转动轴及切割刀片外,仅各切割刀片下端分别位于防护罩外,使本专利技术能够利用防护罩提高本专利技术作业的安全性,避免人员意外触及处于工作状态的转动轴和/或切割刀片而产生伤害。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及其切割方法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含局部剖视);图2是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切割出来的试验样条的主视图;图3是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切割出来的试验样条的俯视图;图4是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含局部剖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请参见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包括工作台1、切割机构和用于定位内衬管样品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和/或切割机构可沿切割机构的切割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在工作台1上;切割机构包括转动轴2、至少两切割刀片3和电动机4,所述至少两切割刀片3平行设置在转动轴2上,且相邻的切割刀片3之间具有切割间距,转动轴2由电动机4驱动,以带动各切割刀片3沿内衬管样品的弧度方向对定位机构所定位的内衬管样品进行切割动作。所述切割刀片3的数量具体为两个,使切割机构一次能切出一个试验样条。所述转动轴2与电动机4的输出轴同轴相接,但不局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组件与转动轴传动连接,该传动组件可以是齿轮传动组件或皮带轮传动组件或链条传动组件等。所述切割刀片3为圆形刀片,其中部设有供转动轴2穿过的通孔。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及其所定位的内衬管样品不可移动,仅切割机构可沿切割方向往复移动。具体,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支架5,所述电动机4设置在该支架5上,该支架5沿所述切割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具体,所述支架5底部设有若干滑轮6,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若干滑轨7,该若干滑轨7并列设置,且各滑轨7分别位于所述支架5的移动方向上;滑轮6与滑轨7滑动配合。在其它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还包括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架连接,以驱使所述支架沿所述切割方向往复移动;所述驱动机构例如可以是电动推杆,或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和丝杆传动机构等,电动机通过丝杆传动机构与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切割机构和用于定位内衬管样品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和/或切割机构可沿切割机构的切割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在工作台上;切割机构包括转动轴、至少两切割刀片和电动机,所述至少两切割刀片平行设置在转动轴上,且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具有切割间距,转动轴由电动机驱动,以带动各切割刀片对定位机构所定位的内衬管样品进行切割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衬管试验样条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切割机构和用于定位内衬管样品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和/或切割机构可沿切割机构的切割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在工作台上;切割机构包括转动轴、至少两切割刀片和电动机,所述至少两切割刀片平行设置在转动轴上,且相邻的切割刀片之间具有切割间距,转动轴由电动机驱动,以带动各切割刀片对定位机构所定位的内衬管样品进行切割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管样条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支架,所述电动机设置在该支架上,该支架沿所述切割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衬管样条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部设有若干滑轮,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若干滑轨,该若干滑轨并列设置,且各滑轨分别位于所述支架的移动方向上,滑轮与滑轨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内衬管样条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支撑滑块,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电动机的一端与该支撑滑块转动连接,该支撑滑块沿所述切割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还包括驱动机构,由该驱动机构驱使所述支架沿所述切割方向往复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管样条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定位机构包括若干定位柱和若干定位螺母,该若干定位柱间隔分布,且各定位柱分别立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定位螺母与定位柱一一对应,并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管样条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切割刀片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遆仲森朱志英陈毅斌廖宝勇王清顺朱庆忠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安越非开挖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