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脱硫塔的双孔径高效脱硫塔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6305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0:41
一种用于脱硫塔的双孔径高效脱硫塔盘,涉及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置于脱硫塔内烟气入口和最下层喷淋层之间,为穿流型多孔筛板,采用一层或者多层布置。其结构特点是,它的盘面上均布有圆孔一和圆孔二两种孔径的开孔。在上述双孔径高效脱硫塔盘中,所述圆孔一的孔径D1为35~45mm,圆孔二的孔径D2为20~30mm,且D2=(50%~70%)*D1。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提高脱硫塔盘的操作弹性,提高脱硫效率,降低运行费用。

Double aperture high efficiency desulfurizing tray for desulfurizing tow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ouble aperture high-efficient desulfurizing tray for desulfurizing towers,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imestone gypsum gypsum wet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lue gas inlet and the bottom spray layer in the desulfurization tower, and is a perforated sieve plate with one or multiple layers. Its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holes on 22 sides of a circular hole and a circular hole. In the above two-hole high-efficiency desulfurization tray, the diameter D1 of the round hole 1 is 35-45 mm, the diameter D2 of the round hole 2 is 20-30 mm, and the diameter D2 =(50%-70%)*D1.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peration elasticity of the desulfurization tray, improve the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opera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脱硫塔的双孔径高效脱硫塔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
,特别是用于脱硫塔的双孔径高效脱硫塔盘。
技术介绍
煤燃烧后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烟尘(可吸入颗粒物)和作为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由于燃煤排放的原因,我国的SO2的污染已经非常严重。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逐渐提高,为了降低电厂烟气中SO2的排放量,许多行业(如电力、化工、钢铁、水泥、垃圾焚烧等)的锅炉和其他设备(如水泥窑、烧结机等)纷纷增设烟气脱硫装置,或对已有脱硫设备进行提效改造。脱硫装置的核心设备为吸收塔。吸收塔的底部是吸收剂浆液池,吸收剂通常采用石灰石。浆池上部是锅炉原烟气入口,再向上的位置是若干喷淋层。浆液循环泵将循环浆液(pH通常为5~6)从浆液池中抽出,通过喷淋层吸收剂浆液变成大量的液雾,与原烟气逆向进行传热传质交换,从而除去烟气中的SO2。烟气中的SO2在浆液池中主要以HSO3—的形式存在,通过向浆池中鼓入氧化风,最终变成石膏(CaSO4·2H2O)。脱硫塔盘是一种可在脱硫塔内使用的增效节能部件,通常布置于脱硫塔烟气入口上方,最下层喷淋层的下方,如图1所示,可设一层或者多层。脱硫塔盘是一种穿流型多孔筛板,通常由耐磨耐腐蚀合金板制成。其作用是:1、通过脱硫塔盘上持液层的气液接触,强化气液传质,提高脱硫效率,降低液气比;2、均布烟气流场,避免烟气偏流,从而提高脱硫效率;3、提高石灰石的溶解量,强化对SO2的吸收。因而脱硫塔盘在提高脱硫效率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运行费用,同时对脱硫塔协同除尘也有很大的好处。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脱硫塔盘上的开孔多为均匀分布,孔径大小一致,通常为30~40mm。由于孔径较大,因而操作弹性较差。低负荷时,由于烟气流速较低,脱硫塔盘上无法形成有效的持液层,因而对气液传质无明显作用。高负荷时,持液层较高,又造成阻力太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脱硫塔的双孔径高效脱硫塔盘。它可有效提高脱硫塔盘的操作弹性,提高脱硫效率,降低运行费用。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一种用于脱硫塔的双孔径高效脱硫塔盘,它置于脱硫塔内烟气入口和最下层喷淋层之间,为穿流型多孔筛板,采用一层或者多层布置。其结构特点是,它的盘面上均布有圆孔一和圆孔二两种孔径的开孔。在上述双孔径高效脱硫塔盘中,所述圆孔一的孔径D1为35~45mm,圆孔二的孔径D2为20~30mm,且D2=(50%~70%)*D1。在上述双孔径高效脱硫塔盘中,所述脱硫塔盘上各开孔之间的孔间距L根据脱硫塔盘的平均开孔率确定,平均开孔率由脱硫塔内的液气比及脱硫效率确定通常为25~50%。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操作弹性好。低负荷时,圆孔一主要用于鼓泡,气体主要从圆孔一通过,而圆孔二鼓泡较少,主要用于漏液,从而可以有效维持持液层的高度,保持高效的气液接触传质。而高负荷时,由于有圆孔一的存在,阻力系数较小,可有效避免堵塞等情况的发生,减少运行费用。由于有大孔的存在。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及本专利技术中高效脱硫塔盘的位置示意图;图2为一种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脱硫塔盘上的开孔分布图;图3为另一种实施例中实施例二中本专利技术脱硫塔盘上的开孔分布图;图4为第三种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脱硫塔盘上的开孔分布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用于脱硫塔的双孔径高效脱硫塔盘,它置于脱硫塔内烟气入口和最下层喷淋层之间,为穿流型多孔筛板,采用一层或者多层布置。脱硫塔盘的盘面上均布有圆孔一和圆孔二两种孔径的开孔,圆孔一的孔径D1为35~45mm,圆孔二的孔径D2为20~30mm,且D2=(50%~70%)*D1。脱硫塔盘上各开孔之间的孔间距L根据脱硫塔盘的平均开孔率确定,平均开孔率由脱硫塔内的液气比及脱硫效率确定通常为25~50%。参看图2至图4,为三种本专利技术脱硫塔盘上的开孔相间均匀分布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分布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脱硫塔的双孔径高效脱硫塔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脱硫塔的双孔径高效脱硫塔盘,它置于脱硫塔内烟气入口和最下层喷淋层之间,为穿流型多孔筛板,采用一层或者多层布置;其特征在于,它的盘面上均布有圆孔一和圆孔二两种孔径的开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脱硫塔的双孔径高效脱硫塔盘,它置于脱硫塔内烟气入口和最下层喷淋层之间,为穿流型多孔筛板,采用一层或者多层布置;其特征在于,它的盘面上均布有圆孔一和圆孔二两种孔径的开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脱硫塔的双孔径高效脱硫塔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一的孔径D1为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海涛汤乐萍邵小珍张彦锋孙超
申请(专利权)人:同方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