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肥料造粒机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5963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31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肥料造粒机模具,包括模板和模孔,所述的模板是由开设有上孔的上模板和开设有下孔的下模板组合而成的组合模,所述的上模板由两块一样的半圆形平面模板对称拼合而成,所述的模孔为上孔孔径小于或等于下孔孔径的组合式通孔,所述的上孔开设于上模板上,其直径根据肥料颗粒尺寸设定,所述的下孔开设于下模板上,当粉料经过挤压穿过上孔后,在下孔位置不与模孔接触,不产生摩擦力,因而可以保证模板的厚度及强度,在挤压造粒过程中,原料受到的阻力大大减小,模孔通畅,堵塞的情况大大降低,同时组合模板的结构也更加便于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肥料造粒机模具
本技术属于有机肥料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肥料造粒机模具。
技术介绍
造粒机在有机肥料的生产过程中被广泛应用,目前使用造粒机生产的过程为:在开设有多个模孔的平板模具平面上对粉料进行强力碾压,粉料通过模孔被挤压成条状并挤出模孔下端后,用刮料刀片切断,使肥料形成柱状的颗粒;在造粒过程中,造粒模板承受着巨大的加工压力,薄的模板往往很容易破裂或变形,而太过厚重的模板又极易发生模孔堵塞,只能停机进行清理,而且这类模板大多采用在模板外圆处开设凹口进行嵌装,在造粒机碾压粉料的过程中,连接处的凹口也处于滚轮碾压的范围,常有粉料被挤压入连接缝隙,形成粘结,导致了模板拆卸极为困难,再加上模板过于厚重,清理安装就更加不便,同时停机清理还对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在实际生产中有较大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实际应用中能有效减少造粒机模具堵塞,同时拆装更加方便的新型有机肥料造粒机模具,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有机肥料造粒机模具,包括模板和模孔,所述的模板上均匀开设有模孔,所述的模孔为上孔孔径小于或等于下孔孔径的组合式通孔,所述的上孔开设于所述的模板的挤压面,其直径根据肥料颗粒尺寸设定,所述的下孔开设于模板的背压面。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优选的,所述的上孔与下孔构成的组合式通孔为同轴阶梯圆柱孔或者同轴的圆柱孔与圆锥孔结合;当其组合为同轴阶梯圆柱孔时,下孔直径大于上孔直径0.2~4mm;当为同轴的圆柱孔与圆锥孔结合时,下孔圆锥孔的上端口与上孔圆柱孔的底部相接,或者下孔圆柱孔的上端口与上孔圆椎孔的底部相接。优选的,所述的模板是由开设有上孔的上模板和开设有下孔的下模板组合而成的组合模板。优选的,所述的上孔圆周阵列排布于上模板上,所述的下孔圆周阵列排布于下模板上,所述的上孔与下孔一一对应且同轴心。优选的,所述的上模板由两块一样的半圆形平面模板对称拼合而成,拆卸时只需要将碾压机抬离模板表面,就可从两侧取出上模板,避免了在需要将碾压机完全抬高才能取出模板的繁琐操作。优选的,所述的上模板的外圆周上至少设置安装有一个径向限位块,所述的径向限位块上开设有吊装孔。优选的,所述的上模板与下模板的内圆平面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或拆装的圆孔或螺纹孔。优选的,所述的上孔与下孔均采用拉孔工艺加工,加工纹路与上孔、下孔的轴线方向一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该有机肥料造粒机模具结构简单有效,采用出料孔直径大于进料口的设计以及拉孔工艺,模孔内无横向加工条纹,大大减少了造粒机模具的模孔堵塞情况。2、采用上薄下厚的组合模板结构,既保持了模具的厚度,使模具在减少模孔堵塞的情况下,仍然有足以承受滚轮碾压的强度,同时上模板对称拼合安装的结构还能做到不需要完全抬起碾压机即可方便地拆装模板,更加省事省力。3、通过增设可以进行吊装拆卸的圆孔或螺纹孔,且其吊装安装孔位于模板外沿,使得使用过程中不易堵塞,拆装更为方便,拆装效率大幅度提高。4、因为模具堵塞而造成停机的概率大大降低,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方便拆卸的结构也保证了操作工人的安全。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有机肥料造粒机模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模孔的实例一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模孔的实例二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上模板2:下模板3:径向限位块11:上孔12:圆孔或螺纹孔(孔)21:下孔31:吊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能有效减少造粒机模具堵塞,同时拆装更加方便的有机肥料造粒机模具,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一种有机肥料造粒机模具,包括模板和模孔,所述的模板上均匀开设有模孔,所述的模孔为上孔11孔径小于下孔21孔径的组合式通孔,所述的上孔11开设于所述的模板的挤压面,其直径根据肥料颗粒尺寸设定,所述的下孔21开设于模板的背压面。优选的,所述的上孔11与下孔21构成的组合式通孔为同轴阶梯圆柱孔或者同轴的圆柱孔与圆锥孔结合;当其组合为同轴阶梯圆柱孔时,下孔21直径大于上孔11直径0.2~4mm;当为同轴的圆柱孔与圆锥孔结合时,下孔21圆锥孔的上端口与上孔11圆柱孔的底部相接,或者下孔21圆柱孔的上端口与上孔11圆椎孔的底部相接;当粉料经过挤压穿过上孔11后,在下孔21的位置上不与模孔接触,不产生摩擦力,因而不需要减少整体模板的厚度,保证模板强度足够承受碾压机的压力,同时在挤压造粒过程中,原料行进的路程短,受到的阻力大大减小,模孔通畅,堵塞的情况大大降低。优选的,所述的模板是由开设有上孔11的上模板1和开设有下孔21的下模板2组合而成的组合模,在实际操作中根据需要,只要更换上模板1即可。优选的,所述的上孔11圆周阵列排布于上模板1上,所述的下孔21圆周阵列排布于下模板2上,所述的上孔11与下孔21一一对应且同轴心。优选的,所述的上模板1由两块一样的半圆形平面模板对称拼合而成,拆卸时只需要将碾压机抬离模板表面,就可从两侧取出上模板1,避免了需要将碾压机完全抬高才能取出模板的繁琐操作。优选的,所述的上模板1的外圆周上至少设置安装有一个径向限位块3;所述的径向限位块3设置于模板的外圆部位向外凸出,其上开设有吊装孔31;所述的径向限位块3为凸台结构,可以避开滚轮的滚压,避免粉料被挤入安装缝隙。优选的,所述的上模板1与下模板2的内圆平面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和/或拆装的圆孔或螺纹孔12,便于使用螺钉将模具顶出,或安装螺栓用来固定模板。优选的,所述的上孔11与下孔21均采用拉孔工艺加工,加工纹路与模孔11的轴线方向一致;在实际生产中,若模孔采用钻削的加工工艺,其产生的是相对于模孔轴向的横向纹路,当原料被挤压通过模孔时,其相对的摩擦力远大于采用拉孔、铰孔或挤压扩孔产生的轴向纹路,因此,本技术的上孔11与下孔21均采用拉孔、铰孔或挤压扩孔方式对其进行加工,使其加工纹路是沿轴向的,挤压造粒时摩擦力小,不易产生粉料粘结、甚至堵塞的情况。安装时,通过吊装孔31吊装模板,对应径向限位块3分别将下模板2和上模板1安装于造粒机上,上、下模板上分布的模孔一一对应,并紧固螺钉;在上模板1的上端面铺布粉料,运行滚筒对粉料进行碾压,粉料通过上孔11被挤压成条状,从下孔21下端挤出,在下模板2平面下端面设置刮料刀,对条状原料进行切削,形成条状颗粒的有机肥料;当需要更换模板时,只需要将碾压机抬离上模板1表面,拆卸螺钉,就可从两侧分别取出两片半圆的上模板1,进行更换后再对称拼合安装,避免了需要将碾压机完全抬高才能取出整体模板进行更换的繁琐操作。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有机肥料造粒机模具与实施例一相似,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有机肥料造粒机模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肥料造粒机模具,包括模板和模孔,所述的模板上均匀开设有模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孔为上孔(11)孔径小于或等于下孔(21)孔径的组合式通孔,所述的上孔(11)开设于所述的模板的挤压面,其直径根据肥料颗粒尺寸设定,所述的下孔(21)开设于模板的背压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肥料造粒机模具,包括模板和模孔,所述的模板上均匀开设有模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孔为上孔(11)孔径小于或等于下孔(21)孔径的组合式通孔,所述的上孔(11)开设于所述的模板的挤压面,其直径根据肥料颗粒尺寸设定,所述的下孔(21)开设于模板的背压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料造粒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孔(11)与下孔(21)构成的组合式通孔为同轴阶梯圆柱孔或者同轴的圆柱孔与圆锥孔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肥料造粒机模具,其特征在于:当上孔(11)与下孔(21)为同轴阶梯圆柱孔时,下孔(21)直径大于上孔(11)直径0.2~4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肥料造粒机模具,其特征在于:当上孔(11)与下孔(21)为同轴的圆柱孔与圆锥孔结合时,下孔(21)圆锥孔的上端口与上孔(11)圆柱孔的底部相接,或者下孔(21)圆柱孔的上端口与上孔(11)圆椎孔的底部相接。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有机肥料造粒机模具,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乔陈忠柯韦江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力源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