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横机副罗拉机构的罗拉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5894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针织横机副罗拉机构的罗拉连接装置,属于针织横机上的附属设施技术领域。它包括一两端分别与相邻两节罗拉连接的芯轴、用于将芯轴与罗拉固定的定位销,其特点是:在所述的芯轴上设置有密封轴承,密封轴承位于相邻两节罗拉之间。优点:可有效避免织物在挟持状态下向下牵引时出现的缠线现象,提高了整机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针织横机上的附属设施
,特别是涉及一种针织横机副罗拉机构中的罗拉连接装置,是对现有针织横机副罗拉机构的罗拉连接装置的改进。
技术介绍
在针织横机例如电脑针织横机上,都需要配备副罗拉机构,所谓的副罗拉机构是用于对针织横机在编织过程中的编织成形后的织物处于挟持状态下向下牵引,以供卷布机构卷取,因为卷布机构是不可能直接地将织物卷取的,如果由卷布机构直接卷取,那么卷布的拉力均匀性无法获得,而且无法在确保理想的适度张力状态下卷取,使织物卷绕于卷布机构的卷布辊上,尤其,如果由卷布机构直接将电脑针织横机在编织过程中编织完毕后的织物卷取,那么势必会殃及编织工作,使编织工作无法进行。所以,副罗拉机构是介于电脑针织横机的编织机构与卷布机构之间的用于使织物过渡的一个过渡机构。 在已有技术中,作为针织横机的副罗拉机构中的罗拉有一对,电脑针织横机的编织机构编织成形后的织物经过该对罗拉引出后由卷布机构的卷布辊卷取。然而,由于一对罗拉的长度是与针织横机的针板等长的,所以冗长的罗拉不免存在挠度,而挠度的存在会引发引布拉力不均匀,如果为了避免或减少一对罗拉的挠度而将其制造得粗大,则会导致罗拉到线圈距离太远,影响织物的质量。当然,或许认为在罗拉的区间范围合理地间设支撑件藉以避免挠度的产生是一种有效之举,然而过多的支撑件同样会影响整机的整洁效果,而且也难以控制成本的不合理增大。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目前采取的方式是将每根罗拉分成两节或两节以上,然后在相邻两节罗拉的中间通过罗拉连接装置将其连为一体,图2所揭示的是目前应用于针织横机副罗拉机构上的罗拉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它包括一两端分别与相邻两节罗拉1连接的芯轴2、用于将芯轴2与罗拉1固定的定位销3以及套设在芯轴2上的且位于相邻两节罗拉1之间的铜套4′,所述的铜套4′上还连接有用于使一对罗拉1实现分离或啮合的凸轮摆臂机构。该罗拉连接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铜套4′与罗拉1之间在A、B处(图2所示)存在有间隙,导致织物中的纱线在工作过程中会缠入缝隙中,直至缠死不能动弹,从而造成副罗拉机构不能正常运行,最终会影响织物的工作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缠线、提高工作效率的针织横机副罗拉机构的罗拉连接装置。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针织横机副罗拉机构的罗拉连接装置,它包括一两端分别与相邻两节罗拉1连接的芯轴2、用于将芯轴2与罗拉1固定的定位销3,其特点是在所述的芯轴2上设置有密封轴承4,密封轴承4位于相邻两节罗拉1之间。 本技术由于用密封轴承4替代了已有技术中的铜套4′,因此能完全消除密封轴承4与罗拉1之间存在的间隙,从而可有效避免织物在挟持状态下向下牵引时出现的缠线现象,提高了整机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应用实例图。 图2为已有技术中罗拉连接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中1.罗拉、2.芯轴、3.定位销、4.密封轴承、4′.铜套、5.固定臂、6.固定轴、7.中心轴、8.凸轮轴、9.摆臂、10.弹簧、11.凸轮、12.滚轮、13.中心轴孔。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一对彼此对置的罗拉1分别分成两节,在相邻两节罗拉1之间分别设置有罗拉连接装置,该罗拉连接装置包括芯轴2、密封轴承4、定位销3,所述的密封轴承4套固在芯轴2的中间,芯轴2的两端分别插入预先预制于相邻两节罗拉1两端端部中间的中心轴孔13内,并用定位销3将芯轴2与罗拉1两者相固定。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中心轴孔13的孔径与芯轴2的外径之间最好为紧配合。 请继续参阅图1,在图1中还揭示了本技术针织横机副罗拉机构中的凸轮摆臂机构,该凸轮摆臂机构能实现一对罗拉1之间的分离与啮合。对于凸轮摆臂机构,在这里只作简单的描述,它主要包括固定臂5、摆臂9、弹簧10、凸轮11、滚轮12,所述固定臂5的一端与其中一罗拉1中间的芯轴2上的密封轴承4连接,固定臂5的另一端与固定轴6连接;所述摆臂9的中间枢置于中心轴7上,摆臂9的一端与另一罗拉1中间的芯轴2上的密封轴承4连接,摆臂9的另一端上安装有一滚轮12;所述的凸轮11安装在凸轮轴8上,且与摆臂9上的滚轮12配合;所述的弹簧10的一端与摆臂9连接、另一端与凸轮11连接;所述的一对罗拉1、固定轴6、中心轴7、凸轮轴8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电脑针织横机下方的机架上。在工作时,需要一对罗拉1处于啮合状态,这时通过电机带动凸轮轴8转动,凸轮轴8上的凸轮11同时转动,使凸轮11上的凹面与摆臂9上的滚轮12相结合,迫使摆臂9的一端(图中所示为摆臂9的上端)向着固定臂5的一端(图中所示为固定臂5的上端)方向摆动,直至一对彼此对置的罗拉1相啮合为止;而当需要一对彼此对置的罗拉1处于分离状态,这时通过电机带动凸轮轴8转动,凸轮轴8上的凸轮11同时转动,使凸轮11上的凸面与摆臂9上的滚轮12相结合,迫使摆臂9的一端(图中所示为摆臂9的上端)向着反方向(即远离固定臂5的一端)摆动,直至一对罗拉1分离为止。 本技术由于用密封轴承4替代了已有技术中的铜套4′,因此在工作中,当电脑针织横机的编织机构编织成形后的织物经过该对罗拉1并呈挟持状态向下牵引时,能避免织物中的纱线在罗拉连接装置处因缝隙的存在而出现的缠线现象,从而可减少针织横机副罗拉机构的故障率,提高整机的工作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针织横机副罗拉机构的罗拉连接装置,它包括一两端分别与相邻两节罗拉(1)连接的芯轴(2)、用于将芯轴(2)与罗拉(1)固定的定位销(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芯轴(2)上设置有密封轴承(4),密封轴承(4)位于相邻两节罗拉(1)之间。专利摘要一种针织横机副罗拉机构的罗拉连接装置,属于针织横机上的附属设施
它包括一两端分别与相邻两节罗拉连接的芯轴、用于将芯轴与罗拉固定的定位销,其特点是在所述的芯轴上设置有密封轴承,密封轴承位于相邻两节罗拉之间。优点可有效避免织物在挟持状态下向下牵引时出现的缠线现象,提高了整机的工作效率。文档编号D04B15/90GK201148511SQ20082003056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7日专利技术者金永良, 兰先川 申请人: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织横机副罗拉机构的罗拉连接装置,它包括一两端分别与相邻两节罗拉(1)连接的芯轴(2)、用于将芯轴(2)与罗拉(1)固定的定位销(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芯轴(2)上设置有密封轴承(4),密封轴承(4)位于相邻两节罗拉(1)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永良兰先川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