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萧世贤专利>正文

针织横编织机调纱线器的导紧松余纱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5369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针织横编织机调纱线器的导紧松余纱线装置,包括:万向弹杆,分为万向弹杆前段和万向弹杆后段,所述万向弹杆后段的后端设置有轴心固定孔,通过所述轴心固定孔可旋转的固定在所述调纱线器上;所述万向弹杆前段的后端固定连接到所述万向弹杆后段的前端,较所述万向弹杆后段细;止纱线轮支架,一端设置有支架挡杆;中部延伸设置有支架轴,通过所述支架轴可旋转的固定在所述调纱线器上;所述止纱线轮支架另一端沿所述支架轴方向可旋转的固定有止纱线轮。导纱止纱线轮座,位于所述止纱线轮的下方,固定在所述调纱线器上,设置有与所述止纱线轮配合压紧纱线的凹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针织横编织机调纱线器,特别涉及一种针织横编织机调纱线器的导紧松余纱线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现有针织横编织机用的调纱线器传统式或电子式的导紧松余纱线装置,皆以单一的长弹簧杆做为导紧松余纱线装置,然因其只能有上下摆动的导紧松余纱线功能,又无止纱轮使其在遇有特殊的编织纱线或特殊的编织工艺操作时,常常不能达到充分导紧松余纱线致织物的质量控制难度高而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横编织机调纱线器的导紧松余纱线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万向弹杆,分为万向弹杆前段和万向弹杆后段,所述万向弹杆后段的后端设置有轴心固定孔,通过所述轴心固定孔可旋转的固定在所述调纱线器上;所述万向弹杆前段的后端固定连接到所述万向弹杆后段的前端,较所述万向弹杆后段细;所述万向弹杆前段以其后端为支点进行上下左右摆动,所述万向弹杆后段以所述轴心固定孔为支点进行上下摆动。止纱线轮支架,一端设置有支架挡杆;中部延伸设置有支架轴,通过所述支架轴可旋转的固定在所述调纱线器上;所述止纱线轮支架另一端沿所述支架轴方向可旋转的固定有止纱线轮。导纱止纱线轮座,位于所述止纱线轮的下方,固定在所述调纱线器上,设置有与所述止纱线轮配合压紧纱线的凹槽。所述导纱止纱线轮座一端为圆环形,另一端为半圆环形,所述凹槽设置在中部。所述万向弹杆后段与所述调纱线器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止纱线轮支架与所述调纱线器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万向弹杆前段的前端设置有瓷圈,所述万向弹杆后段的前端设置有瓷圈,所述调纱线器上设置有瓷圈,在导紧松余纱线时,纱线通过所述多个瓷圈和所述导纱止纱线轮座形成M形。此外,还可以是,所述万向弹杆前段前端设置有瓷圈,在导紧松余纱线时,纱线通过所述瓷圈和所述导纱止纱线轮座形成倒V形。所述万向弹杆前段在其后端设置有螺旋弹簧。本技术的上述和另外的特征、优点可以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得到进一步的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导紧松余纱线装置各个部件示意图;图2为导紧松余纱线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A为导紧松余纱线装置工作过程示意图之一;图3B为导紧松余纱线装置工作过程示意图之二;图3C为导紧松余纱线装置工作过程示意图之三;。附图标记说明1万向弹杆;11万向弹杆前段;111螺旋弹簧;12万向弹杆后段;121轴心固定孔;2止纱线轮支架;21支架挡杆;22支架轴;23止纱线轮;24旋转方向;3导纱止纱线轮座;31凹槽;4调纱线器;41万向弹杆弹力调节机构;42纱线松紧调节机构;5纱线;51纱线走向;6瓷圈;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针织横编织机调纱线器的导紧松余纱线装置,包括万向弹杆1,分为万向弹杆前段11和万向弹杆后段12,万向弹杆后段12的后端设置有轴心固定孔121,通过轴心固定孔121可旋转的固定在调纱线器4上;万向弹杆前段11的后端固定连接到万向弹杆后段12的前端,较万向弹杆后段12细;万向弹杆前段11以其后端为支点进行上下左右摆动,万向弹杆后段12以轴心固定孔121为支点进行上下摆动。止纱线轮支架2,一端设置有支架挡杆21;中部延伸设置有支架轴22,通过支架轴22可旋转的固定在调纱线器4上;止纱线轮支架2另一端沿支架轴22方向可旋转的固定有止纱线轮23。导纱止纱线轮座3,位于止纱线轮23的下方,固定在调纱线器4上,设置有与止纱线轮23配合压紧纱线5的凹槽31。在本实施例中,导纱止纱线轮座3的一端为圆环形,另一端为半圆环形,所述凹槽设置在中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万向弹杆前段11的前端设置有瓷圈6,调纱线器4上设置有瓷圈6,万向弹杆后段12的前端设置有瓷圈6,纱线5依次穿过上述瓷圈6,然后穿过导纱止纱线轮座3以及纱线松紧调节机构42。具体实施时,如图3A至图3C所示,当编织机处于正常编织位置时,如图3A所示,纱线5处于绷紧状态,并通过瓷圈6将万向弹杆1向下拉,此时,万向弹杆后段12顶靠并下压止纱线轮支架2的支架挡杆21,于是止纱线轮支架2绕支架轴22旋转,使得止纱线轮23脱离导纱止纱线轮座3的凹槽31,不压紧纱线5,从而纱线沿纱线走向51移动,进行正常编织。当编织时产生松余纱线的时候,如图3B所示,万向弹杆1的万向弹杆后段12与调纱线器4之间连接有弹簧(图中未示),通过弹簧的弹力将万向弹杆1向上拉,由此借助万向弹杆前段11和万向弹杆后段12上的瓷圈6将纱线5向上拉起,从而导紧松余纱线5。在调纱线器4上设置有万向弹杆弹力调节机构41,可以调节上述弹簧的弹力大小,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万向弹杆1拉动纱线的力度。止纱线轮支架2与调纱线器4之间连接有弹簧(图中未示),通过弹簧的弹力拉动止纱线轮支架2,使其沿图中所示旋转方向24旋转,当万向弹杆1被向上拉起的时候,止纱线轮支架2也同时被弹簧拉动旋转,使得止纱线轮支架2的止纱线轮23逐渐向导纱止纱线轮座3的凹槽31靠近,直到止纱线轮23压紧凹槽31,从而通过止纱线轮23和凹槽31的配合,将纱线5压紧在两者之间,使纱线5从止纱线轮23和凹槽31处分为两段,一段可以由万向弹杆1继续进行导紧,另一段被固定住,不再沿纱线走向51移动。此时,当纱线5松余量较大,万向弹杆1继续向上拉动导紧纱线5的时候,如图3C所示,此时万向弹杆后段12脱离止纱线轮支架2的支架挡杆21,继续向上被拉动,直到完全导紧松余的纱线5。如图3B和3C所示,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在导紧松余纱线时,纱线5通过多个瓷圈6和导纱止纱线轮座3形成M形。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导紧的纱线松余量的多少以及导紧时受到的阻力的大小,通过减少或增加瓷圈6来改变纱线5在被导紧时的形状,比如,可以只在万向弹杆前段11的前端设置有瓷圈6,在导紧松余纱线时,纱线5通过瓷圈和导纱止纱线轮座3形成倒V形。纱线5回到正常编织位置的过程与上述导紧松余纱线的过程正好相反。纱线5通过瓷圈6向下拉动万向弹杆1,直到导紧松余纱线装置回到如图3A所示的状态。如图1所示,万向弹杆前段11在其后端可以设置有螺旋弹簧111,使得万向弹杆前段11可以更加灵活的进行上下左右摆动,以配合编织时纱线5的摆动,由此可以更加顺利的进行编织。如图2所示,此外,在调纱线器4上还可以设置有纱线松紧调节装置42,可以根据编织的需要调节纱线5在纱线走向51方向上的松紧程度。应当理解,以上结合实施例的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本技术做出许多变更和修改,其都将落在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针织横编织机调纱线器的导紧松余纱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万向弹杆,分为万向弹杆前段和万向弹杆后段,所述万向弹杆后段的后端设置有轴心固定孔,通过所述轴心固定孔可旋转的固定在所述调纱线器上;所述万向弹杆前段的后端固定连接到所述万向弹杆后段的前端,较所述万向弹杆后段细;所述万向弹杆前段以其后端为支点进行上下左右摆动,所述万向弹杆后段以所述轴心固定孔为支点进行上下摆动。止纱线轮支架,一端设置有支架挡杆;中部延伸设置有支架轴,通过所述支架轴可旋转的固定在所述调纱线器上;所述止纱线轮支架另一端沿所述支架轴方向可旋转的固定有止纱线轮。导纱止纱线轮座,位于所述止纱线轮的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织横编织机调纱线器的导紧松余纱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万向弹杆,分为万向弹杆前段和万向弹杆后段,所述万向弹杆后段的后端设置有轴心固定孔,通过所述轴心固定孔可旋转的固定在所述调纱线器上;所述万向弹杆前段的后端固定连接到所述万向弹杆后段的前端,较所述万向弹杆后段细;所述万向弹杆前段以其后端为支点进行上下左右摆动,所述万向弹杆后段以所述轴心固定孔为支点进行上下摆动。止纱线轮支架,一端设置有支架挡杆;中部延伸设置有支架轴,通过所述支架轴可旋转的固定在所述调纱线器上;所述止纱线轮支架另一端沿所述支架轴方向可旋转的固定有止纱线轮。导纱止纱线轮座,位于所述止纱线轮的下方,固定在所述调纱线器上,设置有与所述止纱线轮配合压紧纱线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世贤
申请(专利权)人:萧世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