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前后载针升降槽台使前后织针各上升到设定的高点(前后针床的织针) 做出编织中的纱线相互交替所编织出的移针、收针、吞针(编织工艺)的编织。利用载针升降槽台将在编织位的织针载降到左归闲置位整针三角及右归闲 置位加针续推三角之三角区内使其靠此两边三角再将其下压至闲置位而停止该4十的编织为之减4十编织。
技术介绍
传统编织机是通过使用各种菱型三角来推动织针的上升与下降,这种编织方 式的编织行程较长又繁复,有时只需编织三、五支织针,但机头仍需往复的行走 几十支织针的距离。为了节约机头的行走距离,遇到上述情况,传统的手摇针织横编织机需要配 备熟悉编织工艺的人工编织,但随着国家进步以及生活水平提升,这种艰辛的工 作已很难再找到足够的人员来应付生产需要;现有的全电脑化的针织横编织机虽 然不会存在上述问题,但其缺点也很明显价格昂贵,开机成本高且需有很专业 的工程师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横编织机载针升降 装置及其载针升降方法,使针织横编织机可以容易地移动少量的织针,以节约机 头的行走距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织横编织机载针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针升降槽台、左归闲置位整针三角、右归闲置位加针续推三角、整针三角和左拦针三角,其中: 所述的载针升降槽台具有一个横向开设的槽口,所述的槽口可供一个或者数个织针的针踵并列容置,所述的载针升 降槽台在一个位移机构的驱动下纵向位移,其槽口位置至少能够停留在上升位、编织位以及下降位等多个高度位置; 所述的左归闲置位整针三角设置在载针升降槽台左方,其左侧具有一个从左下方往右上方延伸的左归闲置位整针三角左导斜面,所述的左归闲置位整 针三角左导斜面最高处对应于所述的编织位高度;所述的左归闲置位整针三角的右侧具有一个从左下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