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剂与煤泥水混合模拟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5061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8:59
絮凝剂与煤泥水混合模拟试验装置属于模拟试验设备;该模拟试验装置包括定压水箱、缓冲输水管道、蓄水池、水泵和回水管道,有机玻璃透明管道的入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缓冲输水管道的出水端和蓄水池入水口连接,在有机玻璃透明管道位于入水端一侧管道侧壁上立向插入且横向可移动调节的配装加药管,所述加药管的下侧部位整体置于有机玻璃透明管道内部,在加药管下侧部位壁部上从上至下立向依次开设2层以上的注药孔,螺旋叶片安装在有机玻璃透明管道位于出水端一侧管道内;本装置可准确模拟絮凝剂与煤泥水混合过程及变化,为絮凝剂与煤泥水混合生产设备的设计提供可靠技术数据,具有结构合理、适用能力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絮凝剂与煤泥水混合模拟试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科研试验设备,主要涉及一种选煤厂洗选循环过程中絮凝剂与煤泥水混合的模拟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絮凝剂是目前选煤厂在煤泥水处理作业中必须的一种药剂。在当前的生产实践中,向煤泥水中添加絮凝剂的设备均是单层孔结构,由于絮凝剂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采用单层孔结构向煤泥水中添加絮凝剂无法使絮凝剂与煤泥水达到充分混合,作业效果差。为了提高混合作业效果,必须增加絮凝剂的添加用量,不仅浪费絮凝剂,使用效率低,生产作业成本提高,选煤厂经济效率下降,尤其是增大了后续脱介流程的难度。另外,由于各选煤厂条件不同,对生产作业中使用的絮凝剂与煤泥水混合装置的设计要求不同,如何能满足和适应各厂对生产设备的不同需求,需进行科研试验分析研究,为生产设备的研发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生产作业使用的实际需求,设计一种絮凝剂与煤泥水混合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通过模拟生产中煤泥水处理作业过程,观察、分析水体在模拟试验装置中发生的反应过程,计算设计出最适合多层孔加药条件的絮凝剂与煤泥水混合设备,达到为生产实践设备的设计提供指导性作用、保证设备作业使用的适用性、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业效果的目的。本技术的基本设计是:絮凝剂与煤泥水混合模拟试验装置包括定压水箱、缓冲输水管道、蓄水池、水泵和回水管道,所述定压水箱的出水口与缓冲输水管道的入水端连接,所述蓄水池的出水口与水泵入水口连接,回水管道的入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水泵出水口和定压水箱入水口连接,在所述缓冲输水管道上安装阀门,有机玻璃透明管道的入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缓冲输水管道的出水端和蓄水池入水口连接,在所述有机玻璃透明管道位于入水端一侧管道侧壁上立向插入且横向可移动调节的配装加药管,所述加药管的下侧部份整体置于有机玻璃透明管道内部,在所述加药管的下侧部份壁部上从上至下立向依次开设2层以上的注药孔,在所述有机玻璃透明管道位于出水端一侧管道内轴向安装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外直径尺寸与有机玻璃透明管道内径尺寸相匹配。本模拟试验装置采用在有机玻璃透明管道上立向插入且横向可移动调节的配装带有2层以上注药孔的加药管,配合安装在有机玻璃透明管道内的螺旋叶片,观察水体在模拟煤泥水处理过程中发生的混合反应实况,得出在该试验条件下的有机玻璃透明管道上最适合的多孔加药条件,包括加药管位置和加药管上的注药孔层数、孔数、孔径大小,以及螺旋叶片尺寸与有机玻璃透明管道尺寸的匹配关系,为生产作业设备的设计、制造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技术参数,保证生产设备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提高絮凝剂与煤泥水混合效果,增大混合面积,减少作业时间和絮凝剂用量,降低作业成本。本装置结构新颖、简单、科学合理,试验使用适用能力强、试验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絮凝剂与煤泥水混合模拟试验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加药管结构示意图。图中件号说明:1、定压水箱、2、阀门、3、缓冲输水管道、4、加药管、5、有机玻璃透明管道、6、螺旋叶片、7、蓄水池、8、水泵、9、回水管道、10、注药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絮凝剂与煤泥水混合模拟试验装置,定压水箱1、缓冲输水管道3、蓄水池7、水泵8和回水管道9,所述定压水箱1的出水口与缓冲输水管道3的入水端连接,所述蓄水池7的出水口与水泵8入水口连接,回水管道9的入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水泵8出水口和定压水箱1入水口连接,在所述缓冲输水管道3上安装阀门2,有机玻璃透明管道5的入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缓冲输水管道3的出水端和蓄水池7入水口连接,在所述有机玻璃透明管道5位于入水端一侧管道侧壁上立向插入且横向可移动调节的配装加药管4,所述加药管4的下侧部份整体置于有机玻璃透明管道5内部,在所述加药管4的下侧部份壁部上从上至下立向依次开设2层以上的注药孔10,在所述有机玻璃透明管道5位于出水端一侧管道内轴向安装螺旋叶片6,所述螺旋叶片6的外直径尺寸与有机玻璃透明管道5内径尺寸相匹配。试验使用时,在定压水箱1内注入水体,开启阀门2和水泵8,使定压水箱1内的水体依次通过缓冲输水管道3、有机玻璃透明管道5、螺旋叶片6、蓄水池7和回水管道10进行正常安全运行,利用阀门2的开度大小变化调控流经缓冲输水管道3内的水速及流量大小,根据流量计算水流速度最佳值后,从加药管4上的2层以上的注药孔10处向有机玻璃透明管道5内加注絮凝剂,絮凝剂及水体在螺旋叶片6导流辅助作用下完成均匀旋转流动混合,防止了絮凝剂在水体中的层状分布,保证混凝剂与水体的完全混合。试验过程中,水体的循环使用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和效果。试验中,通过有机玻璃透明管道5可方便观察整个过程中絮凝剂与水体混合状况,有利于大量技术数据的准确采集,分析加剂点位置、数量、尺寸等参数变化对絮凝剂添加量及混合效果的影响,相应调控阀门2开度,分析计算对比各类参数,以指导生产用装置的设计,以满足不同要求和不同条件选煤厂对絮凝剂与煤泥水混合装置的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絮凝剂与煤泥水混合模拟试验装置,包括定压水箱(1)、缓冲输水管道(3)、蓄水池(7)、水泵(8)和回水管道(9),所述定压水箱(1)的出水口与缓冲输水管道(3)的入水端连接,所述蓄水池(7)的出水口与水泵(8)入水口连接,回水管道(9)的入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水泵(8)出水口和定压水箱(1)入水口连接,在所述缓冲输水管道(3)上安装阀门(2),其特征在于:有机玻璃透明管道(5)的入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缓冲输水管道(3)的出水端和蓄水池(7)入水口连接,在所述有机玻璃透明管道(5)位于入水端一侧管道侧壁上立向插入且横向可移动调节的配装加药管(4),所述加药管(4)的下侧部份整体置于有机玻璃透明管道(5)内部,在所述加药管(4)的下侧部份壁部上从上至下立向依次开设2层以上的注药孔(10),在所述有机玻璃透明管道(5)位于出水端一侧管道内轴向安装螺旋叶片(6),所述螺旋叶片(6)的外直径尺寸与有机玻璃透明管道(5)内径尺寸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絮凝剂与煤泥水混合模拟试验装置,包括定压水箱(1)、缓冲输水管道(3)、蓄水池(7)、水泵(8)和回水管道(9),所述定压水箱(1)的出水口与缓冲输水管道(3)的入水端连接,所述蓄水池(7)的出水口与水泵(8)入水口连接,回水管道(9)的入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水泵(8)出水口和定压水箱(1)入水口连接,在所述缓冲输水管道(3)上安装阀门(2),其特征在于:有机玻璃透明管道(5)的入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缓冲输水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超高广言吴秋波吕一波曹鑫胜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