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体芯片与流体系统的管路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476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路连接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微流体芯片与流体系统的管路连接装置,包含:可拆卸地设置在微流体芯片上用于连通微流体芯片的样品进口和样品出口的适配管组、用于插入适配管组内的流体接头组件、用于固定流体接头组件的安装体、被流体接头组件穿过的制动件、设置在安装体上的传感器。其中,制动件用于在流体接头组件插入适配管组时,被适配管组推动朝着背离适配管组的方向进行滑动,传感器用于在抵住制动件时输出压力信号。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传感器反馈的压力信号,可对流体接头组件插入适配管组内的深度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在方便测试人员建立管路的同时,还能保证管路建立后的密封性能,避免测试样品出现泄漏、污染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流体芯片与流体系统的管路连接装置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管路连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微流体芯片与流体系统的管路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微流体芯片技术是以微尺度下流体输运为平台,通过对流动的操控,实现化学分析、药物筛选、细胞培养等多种功能。在此技术中,通常需要精确有效的控制反应物和样品试剂在复杂管路中的输运、混合、反应等。然而在采用微流体芯片对样品试剂进行测试的过程中,需要在流体设备与微流体芯片之间建立管路连接,通过流体设备将测试样品通过微流体芯片的样品进口送入微流体芯片的内部,以实现测试。而在测试完成后,又可采用流体设备通过微流体芯片的样品出口将样品试剂从微流体芯片中取出。然而技术人发现,由于微流体芯片的体积非常小,因此流体设备在与微粒体芯片之间在进行管路连接时,需要采用极细的管路,从而就会增大管路建立的难度,时长会因管路连接时的密封问题而造成测试样品的泄露、污染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影响着最终测试结果的质量,甚至是成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流体芯片与流体系统的管路连接装置,可使得微流体芯片在与流体系统建立管路连接时,提高管路连接时的密封性能,避免测试样品出现泄漏、污染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微流体芯片与流体系统的管路连接装置,包含:适配管组,可拆卸地设置在微流体芯片上,用于连通所述微流体芯片上的样品进口和样品出口;流体接头组件,用于插入所述适配管组内;安装体,用于固定所述流体接头组件;制动件,被所述流体接头组件穿过,且与所述流体接头组件滑动配合;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体上,用于抵住所述制动件;其中,所述制动件还用于在所述流体接头组件插入所述适配管组时,被所述适配管组推动朝着背离所述适配管组的方向进行滑动,并在所述制动件抵住所述传感器时,所述传感器输出压力信号,且所述流体接头组件与所述适配管组紧密连接。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整个管路连接装置是由适配管组、流体接头组件、安装体、制动件和传感器构成,并且传感器是安装在安装体上的,而制动件是可滑动地设置在流体接头组件上的,并用于抵住传感器。因此在实际的应用时,首先可将适配管组安装在微流体芯片上,使其与微流体芯片上的样品进口和样品出口进行连通,然后将流体接头组件与流体系统进行连接,最后利用安装体将流体接头组件插入适配管组内,并在插入的过程中,可利用制动件抵住设置在安装体上的传感器,使传感器反馈压力信号,从而可对流体接头组件插入适配管组内的深度进行有效控制,因此不但方便了测试人员对微流体芯片与流体系统之间建立管路连接,而且还可确保流体接头组件与适配管组连接后的密封性能,避免测试样品出现泄漏、污染等现象。进一步的,所述适配管组包含:与所述样品进口连通的第一适配管、与所述样品出口连通的第二适配管、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微流体芯片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适配管和所述第二适配管的固定件;所述流体接头组件包含:用于插入所述第一适配管内并与所述第一适配管紧密连接的第一流体接头、沿所述第一流体接头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被所述安装体固定的第一导向管、用于插入所述第二适配管内并与所述第二适配管紧密连接的第二流体接头、沿所述第二流体接头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被所述安装体固定的第二导向管;其中,所述制动件用于同时被所述第一流体接头和所述第二流体接头穿过,且用于沿所述第一导向管和所述第二导向管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通过固定件分别对第一适配管和第二适配管在微流体芯片上的固定,可有效实现第一适配管、第二适配管分别与样品进口和样品出口的连通,同时通过将第一流体接头和第二流体接头分别插入第一适配管和第二适配管内,又可使得第一流体接头、第二流体接头分别与第一适配管和第二适配管的紧密连接,从而实现流体系统与微流体芯片之间的管路建立。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含: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微流体芯片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适配管的第一芯片接头、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微流体芯片上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适配管的第二芯片接头;其中,所述第一芯片接头与所述样品进口连通,且用于被所述第一适配管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第二芯片接头与所述样品出口连通,且用于被所述第二适配管至少部分插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流体接头在插入所述第一适配管内时,与所述第一适配管相互契合;所述第二流体接头在插入所述第二适配管内时,与所述第二适配管相互契合。由此可知,通过第一流体接头与第一适配管的契合,以及第二流体接头与第二适配管的契合,可在方便管路连接的同时,还可实现第一流体接头和第二流体接头分别与第一适配管和第二适配管的紧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流体接头和所述第二流体接头均为一锥体;其中,所述第一流体接头的管径从与所述第一导向管相连一端朝着远离所述第一导向管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流体接头的管径从与所述第二导向管相连一端朝着远离所述第二导向管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适配管和所述第二适配管均为一锥体;其中,所述第一适配管的管径从朝向所述样品进口的一端朝着远离所述样品进口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适配管的管径从朝向所述样品出口的一端朝着远离所述样品出口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流体接头与所述第一适配管通过两个锥体的锥面相互契合,所述第二流体接头与所述第二适配管通过两个锥体的锥面相互契合。进一步的,所述适配管组还包含: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适配管和所述第二适配管的管件固定架。通过管件固定架可实现对第一适配管和第二适配管的有效固定,从而进一步方便了第一适配管、第二适配管分别与第一流体接头和第二流体接头的有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适配管和所述第二适配管均为硬质管道。从而可进一步方便第一适配管、第二适配管分别与第一流体接头和第二流体接头的连接,使得两者的连接更为稳定、可靠。进一步的,所述流体接头组件还包含:与所述第一导向管相连并暴露于所述安装体外的第一管接头、与所述第二导向管相连并暴露于所述安装体外的第二管接头;其中,所述第一管接头和所述第二管接头分别用于连接流体系统。通过在安装体外设置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可方便第一流体接头和第二流体接头与流体系统之间的管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体包含:用于固定所述流体接头组件的安装架、用于固定所述安装架的安装板;其中,所述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安装板上还形成用于收纳所述传感器和所述制动件的容置区。进一步的,所述管路连接装置还包含:套设在所述流体接头组件上的回弹组件,且所述回弹组件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安装体和所述制动件。从而当制动件朝着背离适配管组的方向进行滑动时,该回弹组件会被压缩。通过回弹组件可实现适配管组与流体接头组件的自动分离,避免人工分离对测试样品和流体系统造成污染。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方式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微流体芯片与流体系统的管路连接装置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适配管组与流体接头组件分离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适配管组与流体接头组件连接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适配管组与流体接头组件分离时的状态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体芯片与流体系统的管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适配管组,可拆卸地设置在微流体芯片上,用于连通所述微流体芯片上的样品进口和样品出口;流体接头组件,用于插入所述适配管组内;安装体,用于固定所述流体接头组件;制动件,被所述流体接头组件穿过,且与所述流体接头组件滑动配合;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体上,用于抵住所述制动件;其中,所述制动件还用于在所述流体接头组件插入所述适配管组时,被所述适配管组推动朝着背离所述适配管组的方向进行滑动,并在所述制动件抵住所述传感器时,所述传感器输出压力信号,且所述流体接头组件与所述适配管组紧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体芯片与流体系统的管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适配管组,可拆卸地设置在微流体芯片上,用于连通所述微流体芯片上的样品进口和样品出口;流体接头组件,用于插入所述适配管组内;安装体,用于固定所述流体接头组件;制动件,被所述流体接头组件穿过,且与所述流体接头组件滑动配合;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体上,用于抵住所述制动件;其中,所述制动件还用于在所述流体接头组件插入所述适配管组时,被所述适配管组推动朝着背离所述适配管组的方向进行滑动,并在所述制动件抵住所述传感器时,所述传感器输出压力信号,且所述流体接头组件与所述适配管组紧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芯片与流体系统的管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管组包含:与所述样品进口连通的第一适配管、与所述样品出口连通的第二适配管、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微流体芯片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适配管和所述第二适配管的固定件;所述流体接头组件包含:用于插入所述第一适配管内并与所述第一适配管紧密连接的第一流体接头、沿所述第一流体接头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被所述安装体固定的第一导向管、用于插入所述第二适配管内并与所述第二适配管紧密连接的第二流体接头、沿所述第二流体接头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被所述安装体固定的第二导向管;其中,所述制动件用于同时被所述第一流体接头和所述第二流体接头穿过,且用于沿所述第一导向管和所述第二导向管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体芯片与流体系统的管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含: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微流体芯片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适配管的第一芯片接头、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微流体芯片上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适配管的第二芯片接头;其中,所述第一芯片接头与所述样品进口连通,且用于被所述第一适配管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第二芯片接头与所述样品出口连通,且用于被所述第二适配管至少部分插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体芯片与流体系统的管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接头在插入所述第一适配管内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于立婷赵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圣极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