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机动车电动辅助关严门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4756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机动车电动辅助关严门锁的方法,关门只需较小的力即可,同时也消除了用力过小致车门未关好的情况下对乘客的安全隐患,方便实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控制机动车电动辅助关严门锁的方法的技术方案包括:步骤一,PCB板控制单元接收微动开关处于触发状态下发送的信号一,所述触发状态为所述微动开关与处于半锁位置的棘轮相接触;步骤二,所述PCB板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信号一控制拉钩移动,所述拉钩带动所述棘轮旋转至全锁位置,所述拉钩的端部与所述棘轮的端部相抵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机动车电动辅助关严门锁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辅助设备,具体是指一种控制机动车电动辅助关严门锁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汽车行业尤其汽车附件行业基础薄弱,配套不完善,人性化设计多不到位。许多乘客上下车关门太用力,把车门关的砰砰响,当遇到“大力神”乘客摔车门,车主们碍于面子又不好直接提出,一瞬间带过来的气流、气压升高会造成驾驶员的耳膜疼痛,生理和心理受到双重煎熬,而且在某些重要的场合,接待重要客人时,大力关门也是对客人的不尊重。但如果家中有老人和孩子,关门时用力过小,导致车门未关好,造成乘车风险。此外,强迫症患者也不必因担心车门没关好而惴惴不安。车门上虽然没有发动机等重要配件,但是玻璃升降器、密封条、隔音层、门锁、密封条、感应器等零部件都集中于此,若长期大力关车门,铰链就会松动,玻璃升降机也容易移位和变形。其次力度大了会伤及车内各个塑料件的连接,造成各个卡扣松动产生异响,对门灯,感应开关也有损伤,甚至会导致密封胶条过劳,局部磨损掉漆生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机动车电动辅助关严门锁的方法,关门只需较小的力即可,同时也消除了用力过小致车门未关好的情况下对乘客的安全隐患,方便实用。本专利技术一种控制机动车电动辅助关严门锁的方法的技术方案包括:步骤一,PCB板控制单元接收微动开关处于触发状态下发送的信号一,所述触发状态为所述微动开关与处于半锁位置的棘轮相接触;步骤二,所述PCB板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信号一控制拉钩移动,所述拉钩带动所述棘轮旋转至全锁位置,所述拉钩的端部与所述棘轮的端部相抵靠。优选的,所述PCB板控制单元与所述拉钩通过驱动组件连接,所述PCB板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信号一发送指令至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正转带动所述拉钩移动。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之后还包括:步骤三,当所述棘轮位于全锁位置后,所述PCB板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反转,当所述拉钩和拉线移动至初始位置时,所述PCB板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停止工作。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优选的,所述步骤三具体包括:当所述棘轮位于全锁位置后,所述电机堵停并发送信号至所述PCB板控制单元,所述PCB板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电机反转,当拉钩和拉线移动至初始位置时,霍尔接近开关发送信号至所述PCB板控制单元,所述PCB板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电机停止工作。优选的,还包括拉线,所述拉线位于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拉钩之间。优选的,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PCB板控制单元通过信号传输线连接。优选的,还包括棘爪,所述棘轮与所述棘爪相配合,使得所述棘轮在半锁位置与全锁位置之间切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棘轮在转动过程中在半锁位置与全锁位置之间切换,当棘轮处于半锁位置时,PCB板控制单元控制拉钩沿某个方向移动,由于拉钩的端部与棘轮的端部相抵靠,则拉钩的移动必然推压棘轮转动,实现棘轮旋转至全锁位置。本专利技术通过几个零件实现电动锁紧功能,不再需要借助较大的外力锁紧车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机动车电动辅助关严门锁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机动车电动辅助关严门锁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机动车电动辅助关严门锁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机动车电动辅助关严门锁的方法,关门只需较小的力即可,同时也消除了用力过小致车门未关好的情况下对乘客的安全隐患,方便实用。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一种机动车电动辅助关严门锁的技术方案包括:棘轮,所述棘轮转动设置;拉钩,所述拉钩左右往复移动,其端部与所述棘轮的端部相抵靠;PCB板控制单元,当所述棘轮处于半锁位置时,控制所述拉钩移动,所述拉钩带动所述棘轮旋转至全锁位置。本专利技术机动车电动辅助关严门锁,棘轮在转动过程中在半锁位置与全锁位置之间切换,当棘轮处于半锁位置时,PCB板控制单元控制拉钩沿某个方向移动,由于拉钩的端部与棘轮的端部相抵靠,则拉钩的移动必然推压棘轮转动,实现棘轮旋转至全锁位置。本专利技术通过几个零件实现电动锁紧功能,不再需要借助较大的外力锁紧车门。在上述机动车电动辅助关严门锁的技术方案中,棘轮在半锁位置与全锁位置之间切换可通过棘轮与棘爪的配合实现,棘爪位于棘轮的转动轨迹内。棘轮在转动过程中,当棘轮转动至与棘爪相锁合时,棘轮此时处于全锁位置,车门由半锁状态切换至全锁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上文提及的半锁状态为车门还未完全关紧时的状态,此时棘轮处于半锁位置。在上述机动车电动辅助关严门锁的技术方案中,PCB板控制单元控制拉钩移动主要通过微动开关来实现。具体的,当微动开关与处于半锁位置的棘轮相接触时,微动开关处于触发状态,微动开关发送信号至PCB板控制单元(为了便于与后续提及的信号相区别,此处信号可定义为信号一,一、二不具有实际含义,仅用于区分),PCB板控制单元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该信号一发出指令至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转动,驱动组件带动拉钩移动,从而带动棘轮转动。进一步的,微动开关与PCB板控制单元通过信号传输线连接,PCB板控制单元与驱动组件连接,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齿轮,电机驱动齿轮转动,实现拉钩的左右往复移动。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一种控制机动车电动辅助关严门锁的方法包括:步骤一101,PCB板控制单元接收微动开关处于触发状态下发送的信号一,触发状态为微动开关与处于半锁位置的棘轮相接触;步骤二102,PCB板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一控制拉钩移动,拉钩带动棘轮旋转至全锁位置,拉钩的端部与棘轮的端部相抵靠。在上述机动车电动辅助关严门锁的技术方案中,拉钩与驱动组件通过拉线连接,拉钩和拉线同步左右往复移动。进一步的拉钩、拉线与驱动组件之间还可以设有弹簧,如当棘轮由半锁位置转动至全锁位置时,电机正向旋转,拉线和拉钩的移动使得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并具有恢复至初始位置的趋势,此时,电机反向旋转,拉钩和拉线往初始位置移动。在拉钩和拉线移动至初始位置时,PCB板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组件停止工作。具体的,该机动车电动辅助关严门锁包括霍尔接近开关,当拉钩和拉线移动至初始位置时,霍尔接近开关发送信号至PCB板控制单元,PCB板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组件停止工作。下面结合图1针对上文所描述的机动车电动辅助关严门锁的结构展开说明。由图1可知,机动车电动辅助关严门锁包括驱动组件1;信号传输线2;微动开关3;棘轮4;棘爪5;拉钩6;拉线7;PCB板控制单元8;霍尔接近开关9。上述各部件的结构和连接关系为:驱动组件1包括电机和齿轮;微动开关3通过信号传输线2与PCB板控制单元8连接,微动开关3与处于半锁位置的棘轮4相接触;棘轮4与棘爪5相配合,当棘轮4由图1中的半锁位置转动至于棘爪5相锁合时,棘轮4切换至全锁位置;拉钩6的端部与棘轮4的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机动车电动辅助关严门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PCB板控制单元接收微动开关处于触发状态下发送的信号一,所述触发状态为所述微动开关与处于半锁位置的棘轮相接触;步骤二,所述PCB板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信号一控制拉钩移动,所述拉钩带动所述棘轮旋转至全锁位置,所述拉钩的端部与所述棘轮的端部相抵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机动车电动辅助关严门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PCB板控制单元接收微动开关处于触发状态下发送的信号一,所述触发状态为所述微动开关与处于半锁位置的棘轮相接触;步骤二,所述PCB板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信号一控制拉钩移动,所述拉钩带动所述棘轮旋转至全锁位置,所述拉钩的端部与所述棘轮的端部相抵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控制单元与所述拉钩通过驱动组件连接,所述PCB板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信号一发送指令至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正转带动所述拉钩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之后还包括:步骤三,当所述棘轮位于全锁位置后,所述PCB板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反转,当所述拉钩和拉线移动至初始位置时,所述PCB板控制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明唐伟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