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支座及桥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49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隔震支座及桥梁,涉及建筑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隔震支座包括:上封板、下封板、竖向缓冲组件和水平缓冲组件,上封板与下封板相对设置,竖向缓冲组件设于上封板与下封板之间;水平缓冲组件设于上封板的背离竖向缓冲组件的端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隔震支座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橡胶隔震支座有可能导致桥梁梁体脱落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震支座及桥梁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是涉及一种隔震支座及桥梁。
技术介绍
现有的桥梁隔震技术是在上部结构与墩台之间增加橡胶隔震支座,安装橡胶隔震支座,起到与下部基础的连接,通过这样的技术,可以把地震80%左右的能量抵消掉。但是其对于大梁结构遭遇罕遇地震时,原有的橡胶隔震支座由于剪切位移过大,墩台受力偏心,虽有效的保护了上部梁体的结构,但有可能导致桥梁梁体的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震支座,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橡胶隔震支座有可能导致桥梁梁体脱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隔震支座包括:上封板、下封板、竖向缓冲组件和水平缓冲组件,所述上封板与所述下封板相对设置,所述竖向缓冲组件设于所述上封板与所述下封板之间;所述水平缓冲组件设于所述上封板的背离所述竖向缓冲组件的端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水平缓冲组件包括拉锁和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套设于所述拉锁;所述上封板上设有安装结构,所述拉锁和所述缓冲件均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上封板,所述拉锁的两端伸出所述上封板,所述缓冲件的一端可跟随所述拉锁移动,以实现所述缓冲件的拉伸和压缩。进一步地,所述拉锁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防止所述缓冲件沿所述拉锁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缓冲件位于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安装结构的侧壁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拉锁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拉锁在所述上封板的端面上间隔分布,每根所述拉锁上均套设有所述缓冲件。进一步地,每相邻的两根所述拉锁中,每根所述拉锁上均套设有一个所述缓冲件;两根所述拉锁上的缓冲件位于所述上封板相对的两侧边。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包括缓冲弹簧。进一步地,所述竖向缓冲组件包括多层橡胶层和多层加强板层,所述橡胶层和所述加强板层均设于所述上封板与所述下封板之间,且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层的数量比所述加强板的数量多两个,每相邻两个所述橡胶层之间设有一层所述加强板。进一步地,所述上封板的上侧设有上连接板,所述下封板的下侧设有下连接板;所述上封板与所述上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封板与所述下连接板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的隔震支座包括:上封板、下封板、竖向缓冲组件和水平缓冲组件,上封板与下封板相对设置,竖向缓冲组件设于上封板与下封板之间;水平缓冲组件设于上封板的背离竖向缓冲组件的端面上。本技术提供的隔震支座应用于桥梁结构中时,竖向缓冲组件承受竖向荷载,对竖向荷载起到缓冲作用;水平缓冲组件承受水平方向的荷载,对水平荷载起到缓冲作用,当隔震支座本身剪切位移达到最大时,隔震支座中的水平缓冲组件提供恢复力,起到了有效的限位作用,从而避免了桥梁梁体脱落的情况发生。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橡胶隔震支座有可能导致桥梁梁体脱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桥梁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隔震支座。所述的桥梁与上述的隔震支座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隔震支座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隔震支座的俯视图。图标:100-上封板;200-下封板;300-竖向缓冲组件;310-橡胶层;320-加强板;330-铅芯;400-水平缓冲组件;410-拉锁;420-缓冲件;430-限位结构;500-上连接板;510-阻挡壁;600-下连接板;700-上盖板;710-上锚筋;800-下盖板;810-下锚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隔震支座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隔震支座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隔震支座包括:上封板100、下封板200、竖向缓冲组件300和水平缓冲组件400,上封板100与下封板200相对设置,竖向缓冲组件300设于上封板100与下封板200之间;水平缓冲组件400设于上封板100的背离竖向缓冲组件300的端面上。进一步地,水平缓冲组件400包括拉锁410和缓冲件420,缓冲件420套设于拉锁410;上封板100上设有安装结构,拉锁410和缓冲件420均通过安装结构安装于上封板100,拉锁410的两端伸出上封板100,缓冲件420的一端可跟随拉锁410移动,以实现缓冲件420的拉伸和压缩。如图1和图2所示,上封板100的上侧设有上连接板500,下封板200的下侧设有下连接板600,上连接板500的水平截面和下连接板600的水平截面均呈矩形,上连接板500的尺寸大于上封板100的尺寸,下连接板600的尺寸大于下封板200的尺寸;上连接板500的下端面与上封板100的上端面接触,下连接板600的上端面与下封板200的下端面接触,上连接板500与上封板100固定连接,下连接板600与下封板200固定连接;上连接板500与上封板100、下连接板600与下封板200均通过螺栓连接,以上连接板500与上封板100的连接为例进行说明,上连接板500与上封板100通过多个螺栓连接,多个螺栓沿圆周均匀分布。如图2所示,上连接板500的上端面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长度方向与上连接板500的侧边垂直,拉锁410呈杆状,拉锁410设于安装槽内,拉锁410的两端伸出安装槽,缓冲件420的一端与拉锁410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槽的侧边接触连接,拉锁410的伸出端与上部桥梁结构连接。上部桥梁结构受到水平荷载时,拉锁410在水平方向运动,拉锁410带动缓冲件420运动,缓冲件420产生变形对拉锁410产生与水平荷载方向相反的力,进而对上部分桥梁结构起到缓冲作用。进一步地,拉锁410上设有限位结构430,限位结构430防止缓冲件420沿拉锁410的长度方向移动;缓冲件420位于限位结构430与安装结构的侧壁之间。具体的,拉锁410端部的外壁上设有柱形凸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封板、下封板、竖向缓冲组件和水平缓冲组件,所述上封板与所述下封板相对设置,所述竖向缓冲组件设于所述上封板与所述下封板之间;所述水平缓冲组件设于所述上封板的背离所述竖向缓冲组件的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封板、下封板、竖向缓冲组件和水平缓冲组件,所述上封板与所述下封板相对设置,所述竖向缓冲组件设于所述上封板与所述下封板之间;所述水平缓冲组件设于所述上封板的背离所述竖向缓冲组件的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缓冲组件包括拉锁和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套设于所述拉锁;所述上封板上设有安装结构,所述拉锁和所述缓冲件均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上封板,所述拉锁的两端伸出所述上封板,所述缓冲件的一端可跟随所述拉锁移动,以实现所述缓冲件的拉伸和压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锁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防止所述缓冲件沿所述拉锁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缓冲件位于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安装结构的侧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锁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拉锁在所述上封板的端面上间隔分布,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吴志峰朱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