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面料高性能绒类织物的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4260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柔软光泽而绒头充分解捻的经编绒织物的生产方法。生产主要过程为:采用扁型短纤涤纶单纱,两根同向的单纱进行反向并捻,然后,以这样的扁型短纤股线为绒纱原料,在双面经编机上进行部绒组织结构的编织,再后,经过通常的经编剖绒后整理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面料的制造方法,尤其是一种柔软光泽而绒头充分解捻的经编绒织物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绒类经编织物是汽车内装饰用布的大类品种,尤其适用于座椅面料。现在的经编绒产品,在绒纱的选用上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化纤长丝,特别是聚酯长丝的应用非常广泛(全球90%以上的汽车座套用的是涤纶),二是化纤短纤纱,用得较少,而且即使用,也是常规截面的圆柱型短纤维。因此,目前用于汽车座椅面料的经编绒织物有着较多的不尽如人意的缺点,比如手感不太好,光泽黯淡,产品档次不高,毛绒不够柔软等缺点。这些缺陷都与绒纱的原料或是长丝结构或是常规圆截面有直接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绒织物中因为采用长丝或采用常规圆截面短纤纱线而带来的对性能的不利影响,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性能良好,并且绒纱能够得到充分解捻的汽车座椅绒类面料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首先,采用扁型短纤涤纶单纱,两根同向的单纱进行反向并捻,然后,以这样的扁型短纤股线为绒纱原料,在双面经编机上进行剖绒组织结构的编织,再后,经过通常的经编剖绒后整理过程就制成了高性能的绒织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绒织物具有较大的刚性、良好的弹性、高度的蓬松性、柔和的闪光性、优良的导湿透气性能,改善了的抗起球性,可用于高档汽车座椅及内饰织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单纱并捻成股线时的解捻作用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经编机上编织绒组织的工艺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绒织物绒头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采用扁型涤纶短纤单纱,如图1a所示;随后,将两根这样的同向捻向的扁型涤纶短纤单纱,经过与单纱捻向相反的并纱工序并捻成双股的扁型涤纶短纤股线,如图1b所示;然后,将这种并捻后的股线作为绒纱在双面经编机上进行剖绒绒组织结构的编织,织造工艺如图2所示,形成间隔结构的绒坯布;再后,经过剖绒工序,使间隔结构的绒坯布剖绒成两片绒布织物;最后再将已经剖开的绒布经过通常的绒织物的整理工序,例如剪绒、刷绒及定型等工序,形成最终绒产品。因为使用了扁型涤纶短纤,又因为采用了能充分得到解捻的股线结构和制作工艺,扁型短纤绒织柔软就具有了如下的特点柔软而有身骨的风格、舒适的手感、适中的压缩弹性和刚性,这些性能最终使其在用作汽车座椅面料时独具魅力。扁型截面纤维的各向力学性能不同,长轴方向与短轴方向的弯曲性能差异较大,因而编织成绒类产品总体具有良好的刚性,毛绒长期不易倒伏。扁型截面纤维具有较低的耐磨性,这容易使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毛丝较容易地从织物上脱落,因此,改善了绒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提高了汽车座椅面料织物的外观及服用性能。扁型截面纤维在纺成纱线织成布后,纤维与纤维之间留有一定空间,减少了纤维间的紧密程度,使空气得以流通,令其更为通爽。图1示意表达了作为实施例的由单纱并捻成股线的作用。并捻工序的目的是使单纱的较高捻度在并捻后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捻,这有利于绒织物在后整理工序中较容易地开松解捻成为几乎无捻的状态,以形成丰满而柔软的绒面。在图1a所示的单纱中,纤维以与单纱轴线成较大的角度捻合在一起,而在图1b所示的股线中,纤维以与单纱轴线的角度就减少了许多。图2表示了作为实施例的,在双针床经编机上编织绒组织的工艺。梳栉GB1、GB2和GB5、GB6均为满穿,分别对各自针床的织针垫喂常规经纱,形成前后两片地组织;GB3、GB4均为一穿一空,对前后针床的织针轮流垫喂扁型涤纶短纤股线,形成绒纱。图3表示了经双针床编织双层织物,然后用剖幅机将织物剖开,再进行剪毛,以及后整理,最后形成的成品绒布。由图可看出,织物的扁型短纤维的绒头,因为得到了较好的解捻,所以挺立而蓬松。权利要求1.一种高性能汽车座椅绒类面料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双面经编机上以经过与单纱捻向相反的并捻工序得到回捻后的双股的扁型短纤纱为绒纱原料进行剖绒组织结构编织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作为剖绒组织结构的绒组织的扁型短纤绒纱的成分为聚酯纤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剖绒组织结构的地组织由两把梳栉构成。4.如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两把梳栉构成的地组织均为成圈组织。5.如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两把梳栉构成的地组织为编链衬纬组织。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剖绒组织结构的绒组织由两把一穿一空的梳栉构成。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剖绒组织结构的绒组织由一把满穿的梳栉构成。全文摘要一种柔软光泽而绒头充分解捻的经编绒织物的生产方法。生产主要过程为采用扁型短纤涤纶单纱,两根同向的单纱进行反向并捻,然后,以这样的扁型短纤股线为绒纱原料,在双面经编机上进行剖绒组织结构的编织,再后,经过通常的经编剖绒后整理过程。文档编号D02G3/26GK1940158SQ20051010607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沈介良, 吴秋仙, 周罗庆 申请人:江苏旷达汽车织物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性能汽车座椅绒类面料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双面经编机上以经过与单纱捻向相反的并捻工序得到回捻后的双股的扁型短纤纱为绒纱原料进行剖绒组织结构编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介良吴秋仙周罗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旷达汽车织物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